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謚號為「大帝」的皇帝,只有孫權一個嗎,漢朝的大帝算不算

歷史上謚號為「大帝」的皇帝,只有孫權一個嗎,漢朝的大帝算不算

自秦始皇稱帝開始,世事變幻,朝代更迭,先後出現的皇帝有數百之多,但被稱為「大帝」的卻寥寥無幾,只有那些創造了極盛的王朝,對歷史做出過突出貢獻,對後世產生了極大影響,功勛卓著,千古無二的君主才能被稱為大帝。在史書上,雖然很少有直接稱某皇帝為「大帝」的現象,但在民間卻普遍接受了這種說法,從最初太昊伏羲為大帝,再到帝乙大帝、盤庚大帝,以及更為普遍的漢武大帝、永樂大帝、康熙大帝等。雖然是一種不太正式的稱謂,但也表現了人們對這些君主一生功業的肯定,以及對他們的讚美與敬重。當然,並不是每位皇帝的「大帝」稱號都來自民間,還有一些人因謚號為「大」,被稱為大帝。

謚號中只有一個「大」字的皇帝,在歷史上只有孫權一個,公元252年,孫權病逝,謚號為「大皇帝」。隋朝以前皇帝的稱謂方式,應是國號加謚號再加一個帝字,比如漢武帝、隋文帝等,按照這種叫法,孫權應該被稱為「吳大帝」,一不小心這個割據東南的局部皇帝就成了與漢武帝、明成祖並列的「大帝」了。雖然,孫權繼承父兄之業以後,在江南混的還算是風生水起,在與曹操和孫權的爭霸中,保住了江東基業,還曾經派人到達過海外的「夷州」,也算得上是一位有為之君了,但比起其他幾位被稱為「大帝」的君主,還是顯得有些弱了。

其實,孫權被謚為「大」並不是他的子孫憑空想出來的,在《謚法》中確實有「大」這個謚號。《逸周書·謚法解》中說「則天法堯曰大」,意思是能順應天意,效法唐堯的君主,應該稱為「大」,至於孫權能否達到「則天法堯」的地步,這個問題見仁見智,無法定論,畢竟有人認為他是偏安一隅的軍閥,也有人認為他是亂世之中的英雄,「生子當如孫仲謀」。

在歷史上,孫權並不是第一個被謚為「大皇帝」的人,在他之前,西漢開國之初,我國歷史上第一位活著的太上皇劉煓的謚號也是「大皇帝」。這位劉煓,名昂,字執嘉,號顯初,又號太平,是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的父親。劉邦建立漢朝以後,不想讓這個老爺子當皇帝,於是就想出了「太上皇」的名號,待到劉煓死後,劉邦給他上了皇帝的尊號,也就是「漢大帝」。

除了孫權和劉煓外,還有在大字之前加別的字的謚號,最為出名的是唐代唐高宗李治的「天皇大帝」。唐高宗在位時期,唐朝經濟文化繼續快速發展,史稱「永徽之治」,唐朝的疆域和國力也在此時達到鼎盛,滅西突厥、破百濟、滅高句麗,李治稱「大帝」倒也是實至名歸的。與李治相比,唐末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建立者劉龔,僅僅佔據了嶺南一隅,稱帝已經是自不量力了,死後竟也被謚為「天皇大帝」,顯得十分荒誕。

從唐朝開始,謚號已經失去了以前的嚴謹性,成為為帝王歌功頌德的一種手段,而且字數越來越多,越來越浮誇。宋真宗時期,在宰相王旦的蠱惑下,追認趙玄朗為先祖,追尊為「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廟號聖祖,這也是歷史上最後一個,因為謚號,被稱為「大帝」的人。

雖然李治、劉龔、趙玄朗的謚號也被成為「大帝」,但他們的謚號並不僅僅是一個「大」字,而被謚為「大皇帝」的另一個人劉煓,卻沒有當過皇帝,如此算下來,數百位皇帝之中,竟真的只有孫權一人的謚號是「大皇帝」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花布雨 的精彩文章:

秦國之危莫大於合縱,戰國二百年遭遇超五次,看歷代秦王如何化解
既能開國立朝,又能明哲保身,三位古代軍師中的智者,姜子牙居首

TAG:歷史花布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