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6歲前,要是還不會做這4件事,上學後得被同學嘲笑了

孩子6歲前,要是還不會做這4件事,上學後得被同學嘲笑了

小琳的孩子今年六歲,眼看就要上小學了,但是連自己穿脫衣服都不會,可以說是沒有一點自理能力。這讓小琳和老公都很著急,生怕自己的孩子,到了學校會被其他的同學看不起。因此小琳決定,從現在開始,加緊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通過一個多月的集中訓練,小琳的孩子已經有了些樣子,這也讓小琳意識到,不是孩子自己沒自理能力,而是家長沒有做到「放手」。那麼就讓我們看看,如何一步步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吧?

1、自己穿脫衣服

首先想要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長可以把訓練他自己穿脫衣服,作為第一步。剛開始家長可以用最簡單、最家常的衣服進行訓練,比如說孩子的睡衣。因為睡衣的面料柔軟,且寬鬆舒適,不容易給孩子第一次穿脫衣服,製造太大困難,引起他的煩躁和不滿,從而導致自理訓練的第一步,就進展困難。等到孩子適應自己穿脫睡衣後,再用帶扣的衣服鍛煉孩子系扣的能力。

2、自己整理房間

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第二步就是要訓練他自己收拾房間。首先家長可以教孩子疊衣服,並給他準備一個獨立的衣櫃,督促他每天保證自己衣櫃的整潔。其次家長要讓孩子學會收拾自己的玩具,以及學慣用品,這樣既能鍛煉他的自理能力,還能培養他的收納能力,可以說是兩全其美。最後家長可以教孩子如何疊被子、鋪床單,不僅能讓孩子學會一項生活技能,還能促進親子關係。

3、能夠做簡單的家務

第三步,家長就可以讓孩子分擔一些家裡的家務活,比如說擦桌子、掃地,以及澆花之類簡單的家務活。而且家長可以實施獎勵制度,比如說掃一次地獎勵一些錢,或者可以多看幾分鐘電視,這樣能夠有效提高孩子幹活的興趣,使他從被動自理,轉變為主動自理。

4、能夠和陌生人對話

第四步就是要培養孩子,能夠和陌生人對話的能力。也許很多家長不認為這是自理能力的一種,且會感覺讓孩子和陌生人對話很不安全。但孩子總是要融入社會的,而且6歲以後就要上小學,到時候那麼多陌生人都需要孩子一一去認識,所以家長應該在家裡,就把孩子和陌生人交流的能力鍛煉好。

6歲還是一個,能夠好好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年紀,因此家長一定不要錯過,以免讓孩子長大後,成為一個「巨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羊駝阿福 的精彩文章:

2歲寶寶不愛說話?可能不是心理疾病,其實是娃缺了這些
親戚送的這幾種舊衣服,不要給寶寶穿,別因面子影響了寶寶的健康

TAG:羊駝阿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