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摸頭髮抱胳膊捏被角,斷奶後的小怪癖不簡單,關乎孩子的心理成長

摸頭髮抱胳膊捏被角,斷奶後的小怪癖不簡單,關乎孩子的心理成長

「請問大家,在孩子斷奶後,有沒有出現一些小怪癖的?比如,摸媽媽頭髮或者抱著媽媽胳膊,才能入睡的。」悅悅媽媽在群里一提問,媽媽們紛紛回應。

大部分媽媽都表示,在斷奶以後,寶寶都有一些小怪癖。這些怪癖主要分為三大類:撫摸類、擁抱類、吸吮類。

撫摸類的怪癖,對象通常是媽媽,有的爸爸也可以。撫摸的部位有,媽媽的頭髮、肚子、胸部、耳朵、胳膊肘等。有的孩子會選擇摸被子或者小毯子等。

擁抱類的怪癖,對象是媽媽或者爸爸,還有毛絨玩具、抱枕、毯子等。

吸吮類的怪癖,吸吮手指的較多,還有的孩子會吸吮自己身邊的物品,如被子衣物等。還有一些孩子,則是嘴巴做出吸吮的動作,沒有實質的吸吮物。

孩子的這些小癖好,通常是在斷奶以後才出現,也有部分是在斷奶就有,但是斷奶後出現的頻率更高。看起來,這些行為更像是斷奶「後遺症」。

為什麼在斷奶以後,孩子會出現一些小怪癖。

1、緩解焦慮。

斷奶對於孩子來說,是跟媽媽的一場「分離」。在孕期,寶寶跟媽媽緊密相連,當出生後,雖然離開了母體,但是通過哺乳,讓孩子又能夠跟媽媽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在人生的初始階段,孩子跟媽媽更像是一個整體,而斷奶則是孩子真正離開媽媽,走向獨立的開始。

尤其是對於使用母子分離方式斷奶的孩子,焦慮的問題會更嚴重。突然間跟媽媽分開,讓他們措手不及,出於本能他們開始尋求自我安慰,來緩解焦慮的感受。

弗洛伊德提出,當人們受到挫折或者面臨焦慮、應激的狀態時,會出現【退行】行為,這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行為模式,會退行到早期生活階段的某種行為方式。斷奶後的孩子,出現的吸吮、撫摸的行為,也是屬於退行的現象,他們開始使用嬰兒期的行為模式來降低焦慮。

2、自我調節。

孩子的這些小怪癖,並不代表是不好的行為,反而是孩子成長的重要環節。這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調節情緒,安撫不安的自己。

面臨負面情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理方式。孩子的小怪癖,能夠讓他們有安全感,去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這對於孩子情緒管理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

會安撫自己的孩子,在長大以後,面臨環境的改變,負面情緒的影響,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去適應新環境。孩子在斷奶後,通過這些小怪癖,逐漸讓自己適應走向獨立的過程。

其實,對於孩子斷奶後的小怪癖,家長不用過於焦慮。孩子在生理上成功斷奶了,但是在心理上的斷奶還沒有結束,這些行為的延續,則是孩子心理斷奶的過程。

在孩子心理斷奶的過程中,他們需要一些安慰和幫助。

親戚家的優優一歲半斷奶後,就特別喜歡抱著從小一直使用的一條小毯子。之前優優媽媽全職帶娃,斷奶後就去上班了。白天跟奶奶在家,午睡的時候,優優就必須抱著小毯子,還念叨著「媽媽」。對她而言,小毯子成了媽媽的替代物。

兒童精神分析家溫尼考特提出的「過渡性客體」概念,解釋了類似優優這樣的行為,通過客體讓孩子可以從幻想向現實過渡,逐漸接受跟媽媽的分離,在心理上實現斷奶。

喜歡撫摸家長或者是擁抱某物的行為,則是孩子在尋求曾經熟悉的安全感。在母乳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吃奶那麼簡單,還有跟媽媽的肌膚接觸,聞到媽媽身上的奶味,以及感受到媽媽身上的溫度。這些感受,讓孩子形成早期的母子依戀,從中獲得安全感。

斷奶以後,孩子就會從其他的方式中,尋求曾經熟悉的感覺,穩固自己的安全感。這樣的過程,有利於孩子順利地完成心理斷奶。

很多孩子都會在斷奶後出現一些小怪癖,但是這些行為出現的頻率和程度跟斷奶的方式有很大關係。

哪些斷奶行為,更容易引發孩子的小怪癖。

媽媽的態度。

斷奶雖然意味著「分離」,但是這種分離並不是負面的意思。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路,是他們走向獨立的關鍵。所以,媽媽面對斷奶的態度,應該是一種平和的心態,最好是積極的。

如果在斷奶的過程中,媽媽一開始就很焦慮,表現出傷心、痛苦、依依不捨,那麼孩子會受到媽媽的影響,也變得非常焦慮。在這種狀態下,孩子更容易出現小怪癖。

暴力的斷奶方式。

採取母子分離的方式斷奶,或者是在乳頭上塗抹藥水等方式,去暴力斷奶。這些行為,對孩子來說,是很大的傷害。不僅要面臨突然離開自己熟悉的甜美乳汁,還要去面對強制的分離。這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是一項難以完成的考驗,也是一種打擊。

暴力斷奶的方式,也容易傷害到孩子的親子依戀關係,讓他們對於母親產生抗拒的心理。早期親子依戀關係,是以後人際交往的基礎,如果此時出現問題,會容易讓孩子在長大以後不願信任他人,難以建立親密關係。

我的一個朋友,在十個月的時候,被強行斷掉母乳,不管她如何哭泣,母親都不理會她。這導致她至今睡覺時都保持著嬰兒的蜷縮姿勢,同時大拇指放在唇邊,雖然不再有吸吮的動作,但是只有這樣才能給她安全感。而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她不太願意與人有親密的互動,不容易信賴他人。

有些家長對於孩子斷奶後出現的小怪癖,很是煩惱,總想極力去改變孩子的行為。這樣的做法,不僅對孩子有所傷害,還會適得其反,越阻止越嚴重。

在不影響健康的狀況下,不用刻意去改變孩子的小怪癖。這些行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只要家長正確應對,都會自然地消失。

面對孩子斷奶後的小怪癖,家長要採取「三不」態度,使用「三多」技巧。

「三不」——不鼓勵、不阻止、不責備。

當孩子出現這些小怪癖,家長不要過於緊張急於阻止,也不要覺得既然有利於緩解孩子的斷奶焦慮,就鼓勵孩子去做。要用平常心去對待孩子的小怪癖,正視它們。

當孩子有這些行為的時候,可以使用注意力的轉移,在無意中逐漸幫助孩子減少這樣的行為。

「三多」——多陪伴、多擁抱、多溝通。

在斷奶以後,媽媽要讓孩子感覺到,你的愛是沒有減少的,這樣在心理上孩子才能夠真正地接受斷奶這件事。

多陪伴孩子,進行一些親子活動;多擁抱他們,讓孩子依然能有跟媽媽的親密接觸;多跟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引導孩子排解內心的不安,告訴孩子你對他的愛。

咩小胖育兒感悟:

我女兒在斷奶以後,也出現了一些小怪癖。從開始摸我肚子睡,到後來偶爾抱著我胳膊,到現在可以自己入睡了。這樣的過程,用了半年多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曾想過要改變她,卻發現那樣只會讓她很抗拒。而順其自然,加上更多的陪伴,讓女兒可以順利地走過這個階段。斷奶有時候很容易,但是孩子在斷奶以後的心理成長,需要家長更多地關注。

我是咩小胖,育嬰師早教師更是寶媽,多平台育兒領域原創優質作者。有著多年早期教育經驗,為家長提供個性化教育指導。歡迎關注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育兒更要育己,讓我們跟寶貝一同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咩小胖 的精彩文章:

李艾產後三天洗頭受爭議,遵循科學不怕月子病,產婦也要涼爽度夏
銀手鐲小金鎖寶寶穿金戴銀顯貴氣?其實弊大於利,家長別誤傷孩子

TAG:咩小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