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自然資源已耗盡?人類還能做什麼

自然資源已耗盡?人類還能做什麼

人類正在超額「支出」地球生態資源。

近日,世界自然基金會發布的《全球生態足跡網路》報告顯示,截止7月29日,人類已用光2019年全年的水、土壤和清潔空氣等自然資源定量,地球從此進入生態赤字狀態。7月29日也即成為「地球生態超載日」。

與過去20年相比,今年的「地球生態超載日」系史上最早,提前了2個月。

消息一出,引發了廣泛關注。人類已無生態資源可用?地球被透支到了怎樣程度?

警示但不具決策依據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消息稱,「地球生態超載日」是由其合作夥伴、國際民間組織「全球生態足跡網路」發起的活動,是指人類對自然資源索取超過該整年地球生態系統所能再生還原的一天。過了這一天地球就進入了本年度生態赤字狀態。

該組織核算地球生態超載時,通過每年追蹤地球生態資源「供給」(地球竭盡全力所能提供的資源)與「需求」(地球養活人類需要提供多少資源),從而計算得出哪天為地球全年可再生資源耗盡的日期。

地球生態超載日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日期。自1970年12月29日地球自然資源首次進入「欠費」模式以來,每一年地球超載日都在不斷提前,且幾乎每隔十年會提前1個月。

全球生態足跡網路負責人稱,人類目前使用大自然的速度是地球生態系統再生速度的1.75倍。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1.75顆地球所生產的自然資源才能滿足人類的需求。

「有警示意義,但不能作為決策依據。」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鄖文聚告訴《中國科學報》,地球生態超載可看作一種對生態環境承載狀況的新的表達方法,但其採用的演算法、數據採集的密度和準確性等問題有待考量。

從事生態環境科學研究實踐10餘年的全球環境研究所彭奎博士也表示:「相當於給人們提個醒,但總體趨勢如此。」

彭奎告訴《中國科學報》,生態赤字的代價表現為生物多樣性喪失、土壤侵蝕、氣候變化等。他還特別提到,地球生態超載並不意味著半年內把自然資源用完了,其意義在於目前人類消耗地球自然資源的方式和強度,把後人該享用的資源提前使用了,「這是一個『提前消費』的概念」。

自然資源用盡了?

然而,也有人對「用盡」自然資源提出了質疑,認為自然資源沒有所謂的「天花板」。

彭奎表示,每年的自然資源定量是相對的,隨著人類技術的進步,通過各種方法會獲得新的資源。「不過,地球資源存儲積累是漫長的過程,但人類消耗的速度不斷變化,且趨勢是越來越快。」

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戴星翼同樣認為,自然資源具有發展性,地球承載力也是動態變化的。

他以一個故事舉例,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生態學家和經濟學家兩位學者打賭——地球未來10年「主要礦物供開發的儲蓄量是否將被耗盡」,前者認為將會耗盡,後者則認為不會,最終經濟學家獲勝。

「這不是經濟學家獲勝,而是隨著人類科技進步和對地球資源認識的提高,我們能夠挖掘和利用更多資源。」戴星翼解釋道,但這並不意味著自然資源用之不竭,而是人類能通過科技進步、改變生活方式等手段,讓等量的自然資源為人類創造更多福利。

不過,需要承認的是,人們在過去的發展中的確忽視了生態承載程度,而「地球生態超載日」恰是發出警示,不要一味粗放地利用自然資源。

《全球生態足跡網路》報告還顯示,每個國家的生態超載日各不相同,比如美國是3月15日,法國是5月15日,中國是6月14日。

事實上,中國生態「負債」來得晚,也正說明了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卓有成效的結果。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今年2月份報告,2000年~2017年全球綠葉凈增長面積最多的國家就是中國。

鄖文聚認為,在不同經濟增長階段和經濟結構下,環境承載力會改變,但由於自然資源是依靠自身循環過程得以維持,因此,無論區域還是全球都需要一個不能逾越的紅線。「問題的嚴重性不能低估,人們要有危機感,科學家還要有使命感和責任感。」

付諸行動時不可待

與6年前需要「1.5個地球的資源」相比,如今人類的消耗越來越大。森林消失、物種滅絕、極端氣候增加……這些現象背後都是大自然敲響的警鐘——當下的生產生活方式是不可持續的。

全球生態足跡網路認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勝敗取決於城市如何發展。據統計,到2050年,全世界70%~80%的人口將居住在城市。

彭奎說,城市化一方面意味著佔用更多的自然空間,而更重要的是由於人們消費方式的極大變化,產生更多廢棄物,消耗更多自然資源。

「城市化是人類文明的必然走向,我們不可能再回到原始社會和農業社會。但人類可以採用更節約和生態的生產生活方式,學會與自然共處,因為我們正在走向更高層次的生態文明形態。」彭奎建議,新城市設計之初就應考慮使用節能和低碳設備,建造更自然化的城市生態系統,工業生產採用節能減排的技術,提高生態產品價值等。

在這方面,我國的實踐行動卓有成效。鄖文聚說,自然資源部正組織編製國家、省級、市級、縣級國土空間規劃,其中一個重要的基礎工作是紮實開展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新型城鎮化的一個重要目標是不能減少自然資本資產。這需要綜合評價,從國土空間治理體系來『算賬』。」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劉小樂教授當選ISCB Fellow,張學工教授當選ISCB理事
即將90歲的袁隆平有了新身份!每天還在辦公室「坐班」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