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來勢洶洶的紙老虎:幼兒急疹

來勢洶洶的紙老虎:幼兒急疹

寶貝出生後從沒生過病,半歲後有天突然就發燒,體溫很快超過39℃,來勢洶洶很容易讓父母手忙腳亂、手足無措。擔心受怕地看著孩子燒了又燒,吃完葯接著燒,覺得自己都快崩潰的時候,孩子突然不燒了,然後身上出現大片的紅疹子……

來勢洶洶的紙老虎:幼兒急疹

原來這就是幼兒急疹,也是很多家長經歷的孩子第一次生病。

什麼是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又稱嬰兒玫瑰疹,俗稱「燒疹子」,是一種嬰幼兒期常見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傳染源多由患兒或無臨床表現的感染者(成人也可帶有病毒),通過空氣飛沫-唾液傳播。多見於6個月到1歲半的嬰幼兒,小於3個月和3歲後少見。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春、秋雨季多發,感染後可獲持久免疫,但不是終身免疫。

癥狀表現來勢洶洶

臨床特點是持續高熱3~5天,熱退後身上出現皮疹。退疹出是本病的主要特點。

●幼兒急疹具有一定的潛伏期,多為7~14天,平均10天。起病比較急,常無明顯原因突發高熱,體溫可達39℃~41℃,可伴有輕微鼻塞、流涕、煩躁易怒等,也可以出現輕微的嘔吐、腹瀉胃腸炎表現,很少會有咳嗽。少數患兒高熱時會出現「抽風」即驚厥。但患兒一般情況較好,發熱期間精神、食慾尚好。

●持續發熱3~5天,體溫驟然降至正常後(9~12小時),身上出現皮疹。皮疹為鮮紅色的斑疹(點片狀不突出皮膚表面)或斑丘疹(突出皮膚表面),直徑2~3毫米,多集中在軀幹、頸部、面部、上肢,下肢較少。皮疹多在24小時出齊,2~3天內消退,疹退後無色素沉著,不脫屑。

●發病期間查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常明顯下降,淋巴細胞相對增高。

來勢洶洶的紙老虎: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高熱護理4要點

幼兒急疹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病情恢復快,也就是說到一定時間就好了,所以不要緊張。通常不需特殊治療,主要是加強護理和對症治療。

此病初期主要表現為發熱,其他伴隨癥狀常較輕微或不明顯,所以初期護理主要是發熱尤其是高熱的護理。由於嬰幼兒大腦正處於繼續發育期,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不成熟,發熱後易出現高熱驚厥,故需注意發熱的護理。

來勢洶洶的紙老虎:幼兒急疹

高熱期間注意降低環境溫度,不要「捂」

小兒與成人不同,多通過皮膚散熱來使體溫下降。穿得、蓋得越多,不僅不能捂出汗,而且由於熱散不出去,還容易捂出抽風(驚厥)來,所以小兒發熱千萬不要捂。發熱期間要適當穿衣、蓋被。

飲食清淡,注意補充足夠的水分

小兒發熱時,胃腸功能減弱,消化能力也下降,此時飲食應以流食、半流食為主。由於發熱,營養物質也會丟失,還要適當補充營養,但切忌甜咸、油膩。鼓勵寶貝多喝水,可以適當吃點水果。

退熱處理:酌情服用退熱葯,要注意溫度和時間

一般體溫≥38.5℃時可服用藥物降溫,若患兒曾有過驚厥的,體溫達到38℃即可服退熱葯,兩次服用退熱葯的時間一定要間隔4~6小時。

避免到人多密集的場所,以減少交叉感染。

來勢洶洶的紙老虎:幼兒急疹

出皮疹期的護理3要點

1.飲食仍要清淡,可加些水果。

2.適當穿衣,最好選全棉材質,不要捂著孩子,注意皮膚清潔。

3.可以溫水擦浴,注意水溫不要過熱。

來勢洶洶的紙老虎:幼兒急疹

來勢洶洶的紙老虎: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鑒別

幼兒急疹結合年齡及熱退疹出的特點易於診斷,但臨床上還需與其他出疹性疾病鑒別,如麻疹、風疹、猩紅熱、腸道病毒感染、藥物疹等。

1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具有高度傳染性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發病多見。臨床以發熱、咳嗽、流涕、結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為主要特徵。麻疹是高熱期間出疹,且皮疹消退後可有糠麩狀脫屑及留有棕色色素沉著。

來勢洶洶的紙老虎:幼兒急疹

2

風疹

是由風疹病毒引起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發病多見。以發熱、皮疹及枕後、耳後淋巴結腫大為特點。多於發熱半天到1天後出疹,皮疹多於3天內迅速消退,疹退後不留色素沉著,俗稱「三日疹」。

3

猩紅熱

由A族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一種細菌感染性的呼吸道傳染病。全年均可發病。其特點是:發熱、咽扁炎、草莓舌、全身瀰漫性鮮紅色皮疹和疹後片狀脫皮。皮疹呈鮮紅色多於發熱24小時迅速出現,疹間無正常皮膚,呈雞皮樣,壓之暫呈白色。3~5天內皮疹消退,退疹後1周出現大片狀脫皮,不留色素沉著。血常規檢查白細胞數增高。

4

藥物疹

有發熱、服藥史。皮疹出現與服藥有關,皮疹呈多樣型,可呈斑丘疹、猩紅熱樣皮疹、皰疹、蕁麻疹等,分布不一。

群聊

加入媽咪寶貝社群,和寶媽們一起討論育兒大法

小助手拉你進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咪寶貝傳媒 的精彩文章:

這是寶寶從未來給你打的電話......
鍛煉孩子感統力這件事兒上,還能不能「彎道超車」?

TAG:媽咪寶貝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