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兒童繪畫要不要專註於美術技巧!

兒童繪畫要不要專註於美術技巧!

圍繞藝術教育

社群、用戶增長、線上招生

營銷、品牌、加盟連鎖

展開課程

讓機構校長實現互聯網化轉型

標註小星星 第一時間看到乾貨內容~

在低幼兒童繪畫教學中,對美術技能技巧的涉入一直是個有爭議的話題。

美術不僅僅是讓孩子們感知美認識美表達美,通過美術對兒童人格的塑造、語言的發展、科學的認知都可以通過美術這一途徑完善,兩者該怎樣平衡,才能相對完美?

當我們帶著問題去教學、看書、思考的時候,會發現,答案很快就會浮現。起初美術教育前期都是基礎的美學講解,構圖、色彩、黃金分割、幾何學……

隨著內容的深入,美術教育開始從最初的基礎美學轉向繪畫手法極其教育意義,其中有一段關於「遊戲規則——自由」的闡述讓我豁然開朗。

開放性自由表達是為了能夠看到更深層次的人格特質

低幼兒童美術教學在自由發展和美學之間還有一條路,就是「遊戲衝動」。在心理學中,人每個階段的發展都有其「任務性」,對於幼兒的來說「遊戲」就是唯一重要的任務。

幼兒通過遊戲來認識周圍事物,發展其社會性,遊戲是幼兒期最佳的教育途徑。大量案例都說明了遊戲是和兒童重要的溝通渠道。

那麼在幼兒美術教育中,該怎樣協調心理層次和技能部分之間的關係呢?

在教育學中,可以按照席勒的觀點來理解「遊戲」。不假思索的信筆塗鴉只是順應了一種片面化的、麻木乏味的「感性衝動」,只有按照規則行事,才能滿足那種片面化了的「理性衝動」。

沒有規則,就沒有遊戲——生活這樣告訴我們

「這兩種衝動的協同作用,」席勒說,「促成了第三種衝動,即遊戲衝動。

感性衝動是被外界支配的,它會接收客體,理性衝動是自主支配的,它會創造客體。

遊戲衝動令人嚮往的狀態是,自身怎樣去創造,就怎樣去接收,同時努力去創造,就像感官努力去接收一樣。

原始的少兒美術創作

開始引入美術技巧

具體化的美術技巧培養

始於天性的美術「創作」

開始接觸規範化印象

成人美術世界的熏陶

美術技巧的應用

有規則的自由是這個世界普遍存在的真理

幼兒的直覺是感性衝動,而將其表現出來則需要理性衝動去配合。

假如在兒童的作品中只有感性的存在,那麼人將不能自控,也就談不上自由了。

只有當人成為完全的人,形成了人的兩種基本衝動時,自由才開始顯現,才促成了人的自我發展,使人發展成為想要的樣子,成為應該成為的樣子。

是美,把人置於自由的狀態,介於感性和理性之間

尊重兒童的發展,適當的講解但不強求,等待兒童蒙昧的意識慢慢覺醒,很多知識就剛好能為之所用了。這就是我們一直強調的尊重和等待。

無論我們怎樣尊重兒童,願意付出多久的時間去等待孩子們的成長,對於一個老師來說美學中所蘊藏的構圖原則、色彩構成等基礎知識,雖然潛藏著的,但卻都是根本。

對美學原則形成敏銳的感覺是我們要不斷修鍊的基本功,至於孩子們,他們不需要的涉足這一塊。

所謂教師心中有,孩子方能在無形中學習和感受。

想要將兩者合二為一,首先就要具備兩者所需要的基礎知識,然後通過教育活動,慢慢滲透給孩子。學無止境,繼續修鍊吧!

— 完 —

小北是優秀作品的分享傳播者

如侵犯原作者權益,請作者聯繫小北刪除

為什麼兒童不宜過早學素描?

女畫家受梵高啟發,用星夜的畫法來畫狗狗,好有藝術感的狗狗!

孩子的畫,在家如何展示?

他是唯一被藝術大師稱為天才的繪畫大師!

有太多和藝術相關的故事

我們可以訴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出發 的精彩文章:

《千與千尋》曝中國風海報,最美不過「宮崎駿的夏天」!
你看,形畫准了是不是怎麼畫都好看?

TAG:極客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