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蘇軾54歲時寫下一首詞,最後一句看透人生真諦,成千古名句

蘇軾54歲時寫下一首詞,最後一句看透人生真諦,成千古名句

公元1091年,年逾54歲的蘇軾在杭州任職,當他的好友自越州徙知瀛洲途徑杭州時和蘇軾相遇,老友多年未見,剛一見面就要分別,蘇軾便寫下一首《臨江仙》來送別好友。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軾54歲時寫下一首詞,最後一句看透人生真諦,成千古名句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蘇軾和好友自從京城一別已經三年沒有見面了,老友則奔波在全國各地。「依然一笑作春溫」是說老友雖然歷經奔波之苦,但依然保持著樂觀的心態。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這是對老友操守的讚美,指出老友的心始終如古井的水不起波瀾,高風亮節就像秋天的竹竿。這裡既是對好友忠君報國,堅守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蘇軾自己人生的寫照。

蘇軾54歲時寫下一首詞,最後一句看透人生真諦,成千古名句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然而兩個好久不見的朋友剛剛見面,友人卻要連夜就出發了,在送行的時候雲色微茫月光淡淡,雖然離別令人惆悵,但也不用端著酒杯愁眉不展了。

蘇軾54歲時寫下一首詞,最後一句看透人生真諦,成千古名句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最後一句是蘇軾安慰好友的話,意思是人生就是一趟艱難的旅途,我們都是那匆匆的過客,聚散離合之事,又有什麼值得悲傷的呢?這是寄寓思想的另一種表述,這樣就擺脫了悲傷落淚的常規寫法,使得面貌一新又看透人生的真諦,成為了流傳千古的名句。

蘇軾54歲時寫下一首詞,最後一句看透人生真諦,成千古名句

那麼,生命到底是什麼呢?根據對蘇軾詩詞的理解可以表述為:每一個生命都是自然的產物,都是自然之子,最終還會回歸自然。生命不論長短,都只不過是大自然或人世間的一個過客。人來世上一遭,就如同一段短暫的旅遊,既要來得有意義,又總有結束的時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