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說:中國也曾進行過黑奴貿易,不僅賣黑奴,還有賣印度人

說:中國也曾進行過黑奴貿易,不僅賣黑奴,還有賣印度人

發生於公元15世紀的黑奴貿易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黑奴貿易」堪稱是世界「地理大發現」之後最為泯滅人性的人類活動了,黑奴貿易在歷史上足足持續了400多年,其惡劣影響無以復加地給予非洲人乃至世界人民留下了刻苦銘心般的沉痛記憶。

「黑奴貿易」在深層次上來講分為兩個概念,我們一般認為的黑奴貿易是指歐洲販子以非洲黑人來向美洲種植園主換取錢財,其實這只是其狹義概念,「黑奴貿易」的真正定義則是為地中海沿岸的土耳其人和阿拉伯半島上的黑心商人以非洲黑人才牟取暴利的貿易活動。

我們今天要說的便是盛行於唐朝公元7世紀到9世紀的「崑崙奴」貿易,嚴格意義上來說,因為唐朝時期「崑崙奴」的來源不止為非洲黑奴,所以說「崑崙奴」不能稱作是「黑奴貿易」。唐朝時期的「崑崙奴」主要途徑來源有四種:

一是非洲北部:《舊唐書·南蠻傳》記載:「在林邑以南,皆捲髮黑身,通號『崑崙』。」唐朝長安城中「內有東西方四十餘國僑民」,這其中便包括來自非洲北部的黑人。(崑崙奴)

二是東南亞:葛承雍教授曾在《中華文史論叢》上發表過類似文章,上邊便介紹到唐朝時期的「崑崙奴」便是東南亞諸島之尼格里託人,因其膚色黝黑勝似非洲黑人故被唐人成為「崑崙人」(崑崙在古代有專指黑色之意)

三是印度:宋代學者周去非在《嶺外代答》卷三中記載:「西南海上有崑崙層期國,連接大海島,……海島多野人,身如黑漆,拳發,誘以食而擒之,動以千萬,賣為蕃奴。」文中之西南海島所指便為古代印度。另外,唐人在歷史上稱呼印度人為「崑崙人」,故通過貿易賣於唐朝之印度人稱為「崑崙奴」。

四是昆崙山原居住居民:這種說法是指昆崙山下原住人民,通過古代陸上絲綢之路而被商人販運到古代富庶之地。

唐朝小說《崑崙奴》中曾經記載崑崙奴:「瞥若翅翎,疾同鷹隼,攢矢如雨,莫能中之。」由此看來,「崑崙奴」能夠盛行唐朝還是有原因的。另外,崑崙奴最早被作為奴隸進行貿易出現在中國大約是在隋末唐初,也就是公元6世紀末期、7世紀早期。

眾所周知,在公元8世紀的時候,阿拉伯商人早已縱橫歐亞大陸之間,故「崑崙奴」貿易的進行主要是通過阿拉伯商人經手來進行的,而根據印度史料記載當時「西貢」是公元3世紀以來亞洲最大的貿易市場,因此往返於唐朝的「崑崙奴」都是阿拉伯商人從「西貢」買賣而來。

另外,在上個世紀80年代所出土的陝西西安唐朝非洲黑人俑更是證實了「崑崙奴」出現於唐朝早期的說法。

不論怎麼說,歐洲殖民者的「黑奴貿易」也好,唐朝盛行的「崑崙奴」也罷,都是有辱人權的邪惡行徑,我們應該引以為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慕楓歌歌 的精彩文章:

世界有兩個國家,每隔幾十年就會爆發一場戰爭,還打了三百年之久
自認老婆不能生育男孩,此人與其離婚,老婆改嫁後,生了五個男孩

TAG:慕楓歌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