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有尊嚴的亡國之君,為國不眠不休,至死不降,卻死於歪脖子樹

最有尊嚴的亡國之君,為國不眠不休,至死不降,卻死於歪脖子樹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講的是最後一個漢人為帝的朝代:明朝。與其他朝代相比,明朝顯得十分「固執」,在腹背受敵時堅決不投降,對關外的國土始終沒有放棄「全遼可復」的強烈願望,幾次北京保衛戰,至死不遷都。

也正是這樣「冥頑不靈」,明朝是唯一一個沒有和任何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的朝代,朝代歷史總是要經歷興衰,明朝也不是沒有出過「昏君」,卻始終堅持著「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

朱由檢,出生於1611年2月6日,他的童年也十分不幸,父親是明神宗所厭惡的太子,母親身份卑微不受寵,朱由檢自五歲喪母后,就輾轉多人門下長大成人,1627年10月2日,17歲的朱由檢因明熹宗沒有子嗣成為了皇帝明思宗。

江山到了明思宗手上已經是爛攤子,內憂外患,清軍和李自成頻頻來犯,明思宗勤政廉政,為了國事徹夜不眠地處理公文,一次他去看望劉太妃,竟然坐著睡著了,醒來後說自己已經幾天沒有睡覺了,與劉太妃相對落淚。

明思宗白天要與群臣商議如何解決國內存在的問題,晚上則要了解到軍事情況,當時國內出現大旱和瘟疫,百姓疾苦,民不聊生,還要抵禦後金,收復失地,而李自成和清朝頻頻來犯,使得明思宗常常深感無力。

明思宗有心將所有事情處理好,但不代表朝廷里眾人一心,因此心中積鬱頗多,一回朝廷上群臣一如既往的爭論不休,明思宗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使得朝廷上只有他的哭聲哀鳴,再沒有其他聲音。

哭過之後他依舊處理公事到深夜,不眠不休,只是明思宗無法將生靈塗炭的局面挽轉,1643年3月18日晚上,他看著城外和彰義門一帶的烽火連天,已經知道大勢已成定局,他不甘、他憤恨、他悲戚,全都在一聲嘆息中。

李自成還是攻入了北京,太監王廉苦勸明思宗還是投吧,投降了才能保住性命,然而明思宗不願,一劍刺死了王廉,他看著他的妻女,悲從中來,周皇后自盡了,其他嬪妃和女兒們也被他所殺。

這一年他33歲,模樣卻已經不年輕,他看著死去的妻女痛苦嗎?也似萬箭穿心,他心想,一亡國君王的妻女活下來又有什麼好下場,倒不如別去受那些罪,最後他也選擇了自縊於歪脖子樹,藍色袍服上寫著「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最有尊嚴的亡國之君,為國不眠不休,至死不降,卻死於歪脖子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天讀宋詞 的精彩文章:

她是唐朝最幽默的才女,一生敢愛敢恨,卻被薄情人拋棄而淪落獄中
她連拒2位上將堅持嫁窮書生,用2架飛機運嫁妝,婚後卻不幸福

TAG:每天讀宋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