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要小看歌曲的威力:一首民謠可以摧毀一個王朝

不要小看歌曲的威力:一首民謠可以摧毀一個王朝

古時每當遇上王朝更迭或昏君讒臣弄政、天降大災,百姓們飽受苛政之苦,或賣兒賣女或背井離鄉,悲慘的生活和浮動的民心也導致各色的讖語和民謠。讖語這玩意晦澀難懂,而且大多數都是那些個有野心的統治階層鼓搗出來的玩意兒(比如說袁術就痴迷於「代漢者當塗高」這句讖語。),民謠則簡單生動朗朗上口,既表現了百姓們對朝廷的期盼,希望政府能夠讓他們安居樂業,但更多則體現出百姓們對朝廷的失望和怨恨。您別小看這簡簡單單的一首民謠,在這背後包含著民心向背,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小民發如韭》

小民發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吏不必可畏,從來必可輕。奈何望欲平。

這首民謠來自於東漢,大意就是統治階層把咱們小民當成了韭菜和飛鳥,韭菜割了還能繼續長,飛禽的頭被砍掉了還能接著叫(這個好像不能吧......)你們這些官吏都是紙老虎,根本就不可怕!我們小民從來都不是你們這些肉食者可以忽略輕視的,如果能夠滿足我們生活的要求和條件還罷了,如果你們繼續壓榨就等著看!

這首民謠出現在東漢政論家崔寔的《政論》中,東漢的社會、政治和經濟資源絕大部分都掌握在門閥、宦官們的手中。皇帝昏弱無能,大臣混吃等死,宦官更是把朝政搞的一團糟,朝廷內政如同亂麻,對外軍事上與西涼羌人常年的戰爭沉重的拖垮了帝國的經濟,龐大的軍費和行伍徵召把百姓們往死路上逼,而與百姓們豐年不得食,饑荒年頭出現人吃人悲慘情況相比,統治階層們則仍然過著醉生夢死的瀟洒日子,靈帝在朝堂上公開賣官(買到官的人當了官之後幹嘛?撈錢!就這樣愈演愈烈,對百姓的壓榨程度無以復加)在這樣政府腐敗,宦官當權,戰禍頻發的年代,百姓們則發出了《小民發如韭》的怒吼,小民的命是卑賤,但你們可千萬不要忽視!

在崔寔去世後沒多久,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爆發,腐朽的東漢王朝徹底被送進了垃圾堆。

《出東門》

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悵欲悲。盎中無斗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拔劍東門去,

舍中兒母牽衣啼:「他家但願富貴,賤妄與君共餔糜。上用倉浪天故,下當用此黃口兒。今非!」「咄!行!吾去為遲!白髮時下難久居。」

如果說小民發如韭就像是百姓們發出的怒吼,那麼出東門就完全是戰鬥的號角!這首民謠描繪了一幅凄慘而激昂的畫面,百姓們已經活不下去,詩歌中男子看著米缸里無米下鍋,衣架上無衣可穿,老婆孩子眼巴巴的看著自己卻無計可施(「悵欲悲」,絕望的現實已經逼他做出決定),要麼就無衣無食全家坐以待斃,要麼為了生存不再當順民起碼還能救活一家老小!男子打定了主意,即使是妻子拉著自己的衣服委屈的說就算是別人家裡大魚大肉,我還是願意和你吃糠咽菜啊!哪裡還有糠和菜可以吃?這樣黑暗的朝廷不鋌而走險哪裡還有活路?百姓們最是淳樸善良,對造反、起義這種誅九族的敏感辭彙平時是想都不敢想,但都被逼到這個份上了難道就活活餓死?所以這首歌謠在不斷的衝突,一方面講述了自己矛盾的心裡歷程,但看著破敗不堪的家庭又堅定了決心:拔劍東門去,去幹嘛?反他娘的!

《舉秀才》

舉秀才,不知書。

舉孝廉,父別居。

寒素清白濁如泥,

高第良將怯如雞。

這首民謠則辛辣的指出了東漢末年統治階級的腐朽和無能。東漢時期實行推舉制(也就是官員們向朝廷舉薦人才),那麼推舉出來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人才」呢?被推舉為「秀才」(與後世的秀才不同,這裡就指的是優秀的人才)連《詩經》、《尚書》基礎的經典都不知道,而被推舉為「孝廉」(也就是說這個人品德好,孝順而且廉潔)的人則根本就不孝順父母(把老爹打發到其他地方自己生活),那些清白的寒門子弟表面上禮儀道德,實際上骯髒不堪根本不是什麼好東西,而世家子弟和百戰良將無非都是些膽小如雞之徒,這些人壓榨百姓是把好手,說起治國安邦、保家衛國則兩手一攤,這樣的酒囊飯袋怎麼能治理的好國家?當尸位素餐之徒佔據朝堂,徒具虛名之人掌控權利,這樣黑暗的官場導致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無能之輩佔據高位,而有心報國的才智之士則默默無聞,帝國選拔制度的崩潰直接導致了在行政、軍事活動上的失敗和崩潰,這樣的惡性循環最終敲響了東漢的喪鐘。

這三首民謠真實的唱出了東漢末年無能的政府、黑暗的社會和無法生存的貧民,這樣的朝廷不滅亡,天理何在?

《無向遼東浪死歌》

民謠內容: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錦背襠。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盪。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這首民謠的名字翻譯過來其實就是:不要白白的去遼東送死!民謠的年代是隋朝末年,邁步子太大扯著蛋的隋煬帝大興土木,徭役和兵役壓的百姓民不聊生。這還不過癮,大業七年,楊廣老哥又為北征高句麗做準備,發全國兵、民數百萬之多!在楊廣的催促下,船工們夜以繼日的泡在水裡造船,腰部以下全都腐爛生蛆,將近四成的民工因此死去!而運送軍需和糧食的數十萬民工則「填咽於道,晝夜不絕,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天下騷動」,隋煬帝的一己之欲讓天下的百姓賣兒賣女,流離失所,他本人卻忘乎所以,根本不把百姓的性命放在心上,在他看來,賤民的命死了也就死了,無所謂。

而山東和河北因為距離涿郡最近,所以受到的破壞也最為嚴重,再加上洪災泛濫,官員橫徵暴斂百般壓榨,百姓們已經沒有活路!整個山東和河北就像是一個火藥桶一般,只要一個小火星就能爆發出最巨大的能量!而山東齊郡的王薄就是這麼一顆火星,他因不堪忍受當地政府的橫徵暴斂,率領著數百群眾在長白山舉起了反隋的大旗。這首民謠強調了咱們老百姓大好的性命,上山當土匪就去獵殺獐鹿,下山當強盜就去搶地主官員們的豬羊,要是官兵到了咱們就拿著刀槍和他們玩命和去遼東白白的送死比起來被官兵砍掉腦袋又算什麼呢! 這樣死了都算是好漢!

就像是一串連環炮仗,在王薄的感召帶領下,整個山東都爆炸了,起義如同雨後春筍一般連環的冒了出來,山東的張金稱、河北的高士達,這些人或數百或幾千宣布起義,起義的火焰從山東逐漸的蔓延到全國,轟轟烈烈的隋朝起義開始了!距離王薄起義的八年,隋朝宣布滅亡。

《闖王歌》

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歡悅。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吃他娘,著她娘,吃著不夠有闖王。不當差,不納糧,大家快活過一場。

崇禎年間大明已經到了內憂外患的時刻,關外女真人侵擾越來越凶,馬上就要威脅到京師腹心;而關內農民起義愈演愈烈,在小冰河期十年九澇、洪災剛停旱災又起的嚴酷自然條件下,不堪重負的百姓們選擇揭竿而起。大明朝廷對外要加大邊軍的投入,對內則要鎮壓農民軍,軍費瘋漲。打仗賑災都要錢,朝廷沒錢怎麼辦?加賦!沒辦法的崇禎只能一次再一次的把擔子往百姓身上壓,這又導致更多地百姓活不下去選擇起義。

但俗話說「兵過如梳,賊過如篦 」,這動蕩的年頭朝廷的兵馬和窮瘋了如同蝗蟲的起義軍們也沒什麼區別,打下一座城池農民軍們蝗蟲過境燒殺淫掠,官兵收復城池照樣縱兵搶掠,而在些人當中闖王則像是一股清流,在李岩的製作下這首歌很快製作並廣為傳唱,這首民謠給闖王贏得了無盡的民心,百姓們求什麼?活下去,而闖王給了百姓們這個承諾,多少城池是因為這首歌不戰而降的?闖王來了,咱們老百姓有活路啦!從崇禎十三年到崇禎十七年,北京被闖王軍隊攻破,大明名存實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中國名稱最尷尬的城市,二十多年來一直申請改名,但至今沒成功
預計傷亡1萬結果卻死傷35萬,1917年法軍尼韋勒攻勢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