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常說:道可道,非常道,啥意思?老祖宗的至理名言

常說:道可道,非常道,啥意思?老祖宗的至理名言

常說:道可道,非常道,啥意思?老祖宗的至理名言

《道德經》是我國一部著名的哲學經典。雖然全書只有區區五千字,但幾千年來,經久不衰,一直是文人墨客推崇的對象。因為在這本書中,看似寥寥幾句,卻句句都有無限的深意,可以任意領會。

讀書人讀了,能夠領悟到更多做人的道理。政客們讀了,又能悟到從政的理念,商人讀了,也能將書中內容運用到經商之中。總之,這本書的所表達的道理,千人千言。就好像有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一樣。

同樣的,古人著書立說,最講究開宗明義。開篇就會把全書的主旨講出來。而《道德經》的開篇語也是全書最重要的一句話,大家都很熟悉: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縱觀《道德經》全書,講的其實就是「道」這個東西究竟是什麼。那麼,只要理解了道是什麼,自然也就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了。當然了,還是本著千人千言的原則,關於這句話其實也有三種解讀。

第一、 道是不可言說的存在。

《道德經》中有一句話。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即是本體,又是萬物。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有著自己不同的屬性。比如有大就有小,有硬就有軟。道既然是萬物的本體,那麼它就不能有具體的屬性。

也就是說,若是道是大,那麼它就只能指代大這個概念,而不能表示具體大的東西。那麼所謂的道,也就超越了一切的經驗,是絕對的抽象,那麼它就是不可言說的。因為能夠用語言表達出來的都是經驗。

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可以言說的道,並非真正的,恆常不變的道,恆常不變的道是不可言說的。

第二、 道是世間萬物的規律。

人們從生產和生活的實踐中發現了很多自然規律,而規律是可以用言語來描述的,是人類經驗的總結。不過規律並非一成不變的,當道作用於人的身上時,道德便是人行事的規律和準則。而當把道作用於自然之時,人類的道德規律在自然規律面前又顯得不值一提了。

正所謂事物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規律也會有自身的局限性。比如牛頓證明三大定律的時候,很多人便以為這就是宇宙的規律,可後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產生了,人們才知道三大定律不過是低速宏觀宇宙中的概念。

那麼用在道上,則可以說道就是規律,但它並非人世間常俗的規律,而是世界最為根本的規律。所謂「大道至簡」,道的簡潔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

第三、 道是不斷變化的。

這也是最符合《道德經》主旨的一種解釋。整本《道德經》給大家講述的其實是一個變的概念。所謂「反者道之動」,意思就是說,道是循環運動的,它處於不斷的變化和發展中。在一定的認知範圍內,道是正確的,而離開了這個範圍,我們就需要對道的定義做出修正。我們的認知是有限的,所以我們看待事物往往只能了解它的一個表面,而從中悟到的道也是有局限性的。

比如當我們坐在一張椅子上時,我們可以把它定義為椅子,但當我們把它用來躺的時候,你可以把它定義為床,而當你踩著它夠東西的時候,它又可以被定義為墊腳。

總之道是不斷變化的。由此我們來看道可道這句話,它的含義就可以解釋為,道是可以認知的,但道並非恆常不變的,它永遠處於變化和發展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鼓瑟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漢代的「魔鏡」,老祖宗智慧的結晶,被古人封為「神物」

TAG:鼓瑟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