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加稅威脅令世界錯愕 中國拒絕「極限施壓」

美加稅威脅令世界錯愕 中國拒絕「極限施壓」

【環球時報駐美國、新加坡特約記者 溫燕 辛斌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美方此舉嚴重違背中美兩國元首大阪會晤共識,背離了正確的軌道,無益於解決問題,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2日,中國商務部和外交部發言人對美髮出明確聲音。當地時間1日,美方突然宣稱擬從9月1日起,對剩餘的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的關稅。這距中美在上海重啟經貿高級別磋商還不到3天。對於這次磋商,美方和中方一樣,表示談判是「建設性的」。美方1日「畫風突變」的表態讓全球錯愕。當天,美國三大股指盤中呈「斷崖式跳水」,上演「黑色星期四」。「德國之聲」用「跳腳」形容美國商業團體的反應,眼下的貿易爭端已經讓它們苦苦支撐。美國四大零售貿易組織第一時間發出反對聲音,批評加稅實質上是將美國的千家萬戶作為貿易談判的人質。中美此前宣布,9月將在美國舉行下一輪經貿高級別磋商。雙方還能不能繼續談,不少媒體表示擔憂。「中國不接受任何極限施壓和恐嚇訛詐,在重大原則問題上我們一寸也不會退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日說,是打還是談,現在球在美國一方。美方需要展現誠意,向世界證明自己的誠信,證明它是值得信賴和可以談判的夥伴。

「一切後果全部由美方承擔」

「閃跌」,這個詞2日被外媒用來形容加稅消息帶給美國股市的震動。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四用推特發出這一消息5分鐘內,道瓊斯指數應聲下跌200點。截至當天收盤,該指數回吐超過300點反彈漲幅,下跌1.05%。標普500指數下跌0.90%,觸及一個月低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0.8%。按美股總市值估算,蒸發約3萬億元人民幣。對全球增長擔憂反應敏感的油價也暴跌近8%,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價格創下2015年2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亞洲股市2日跟進重挫收低。中國A股三大股指跌幅都超過1%,日經指數下挫2.1%。在歐洲,英、法、德等主要國家股市普遍收跌。美國《華盛頓郵報》評論說,美方突然威脅對華加征關稅,給脆弱的全球經濟帶來新的不穩定。

在6月29日於大阪舉行的中美元首會晤中,雙方達成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重啟經貿磋商、美方不再對中國出口產品加征新關稅的重要共識。英國路透社2日援引資深分析人士的話說,「在美中峰會後,大家原本預期會平靜好一段時間」,但美方此舉打破了之前的「停火」承諾。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以及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都反對提高關稅的做法。香港《南華早報》說,姆努欽和萊特希澤1日在白宮向特朗普彙報了有關美中上海經貿磋商的情況。在此前的聲明中,美方稱磋商是「建設性的」。但周四的會議氣氛緊張。談及加稅,與會的代理白宮幕僚長麥克·馬爾瓦尼提醒這將給市場帶來影響。然而,這沒能阻止最終的擬加稅決定。

2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曼谷出席東盟與中日韓外長會期間表示,單方面加征關稅肯定不是解決經濟和貿易摩擦的「建設性」方式。

美方1日抱怨中國沒有兌現購買更多美國農產品的承諾,並稱可能像之前那樣將關稅提高到25%,甚至更高,但也可能不那麼做。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國際貿易政策專家哈夫鮑爾對「美國之音」說,美方此時威脅加稅有兩個目標:一是向美國公眾表明,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態度比民主黨更強硬。二是為9月與中國的談判增加討價還價的砝碼。

「如果美方加征關稅措施付諸實施,中方將不得不採取必要的反制措施,堅決捍衛國家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一切後果全部由美方承擔」,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2日表示,美方升級貿易摩擦加征關稅不符合中美兩國人民利益和世界人民利益,將對世界經濟產生衰退性影響。中方始終認為貿易戰沒有贏家,不想打、不怕打,但必要時不得不打。「希望美方及時糾正錯誤,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解決問題,回到正確軌道上來。」

「對美國消費者的傷害遠大於對中國製造商」

「衝突即將衝擊美國消費者的錢包,並攪動金融市場」,《華爾街日報》2日稱,新關稅將影響此前未被加征關稅的幾乎所有產品類別,只有特定類別的產品除外,例如藥品。與之前幾輪關稅主要集中在工業品上不同,這3000億美元商品將包括從電子產品、手機到服裝的一系列消費產品。關稅基本上由美國進口商支付。

這引發美國商業團體的強烈反應,四大零售貿易組織1日紛紛發出警告。全美零售商聯合會對政府加倍押注蹩腳的關稅戰略頗感失望,批評這種戰略已經在減緩美國經濟增長、造成不確定性並阻礙投資。沃爾瑪和亞馬遜均是該聯合會的成員。另一頗具影響力的貿易遊說團體——零售行業領袖協會說,10%的新關稅將直接衝擊消費品和家庭預算,「美國家庭不應成為這場貿易戰的棋子」。美國服裝和鞋類協會執行副主席拉馬爾表示驚訝,特朗普政府沒有讓剛重啟的美中貿易磋商向前推進,就急忙拋出加稅威脅。「這一舉措對美國消費者的傷害程度遠大於對中國製造商。」

《日本經濟新聞》編輯委員小竹洋之撰文說,據美聯儲經濟學家等估算,美國第一輪至第三輪對華懲罰性關稅,全年給美國家庭支出將造成約1060億美元的負擔。第四輪關稅消費品比重更高。「德國之聲」稱,過去這些消費是美國和全球經濟支撐的基石。現在全球都在觀望,美國要如何承擔徵稅後的巨大風險。

對美國政府擬加稅的反對聲不只來自企業界。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民主黨議員韋登1日批評政府聲稱把就業機會留在美國,實際卻掏了美國民眾的腰包。在7月30日和31日連續兩晚的辯論中,多名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對這一做法表示不滿。前科羅拉多州州長約翰·希肯盧珀說,「貿易戰是輸家做的事」。

《紐約時報》的評論說,美國政府的加稅威脅令這場持續一年多的「貿易戰」顯著升級,極有可能將招致中國對等的懲罰。法新社稱,中方2日在回應此事時,沒有指出會採取什麼回擊措施,但此前北京曾暗示可能限制稀土出口,並正在擬定「不可靠實體清單」。美中商會主席克雷格·艾倫說,他們擔心新關稅會令「中國離開談判桌」,也對中國的反擊措施感到擔憂。俄羅斯「今日經濟」網評論稱,中國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談判團隊,手中也有一些王牌。但中國的方法一直是在矛盾中盡量為達成協議尋找機會。

中國的誠信與美國的出爾反爾

在外媒看來,美方指責中國沒有開始大規模採購美國農產品,是因為貿易爭端刺痛美國農業州利益,影響了特朗普的重要票倉。據中國商務部介紹,在上海的磋商中,中美就中方根據國內需要增加自美農產品採購以及美方將為採購創造良好條件進行了討論。商務部發言人高峰1日說,7月19日以來,一些中國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就採購新的大豆、棉花、豬肉、高粱等農產品向美國的供貨商進行了詢價,根據市場條件,已經有一批農產品採購成交。法新社評論稱,在中美重啟貿易磋商過程中,這被認為是中方展現誠意之舉。

美國農業部也證實了中方的說法。路透社報道說,美國農業部1日的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一家中國民間企業購買了6.8萬噸美國大豆。這是自6月底購入54.4萬噸美國大豆後,中國買家的又一次採購。華春瑩2日強調,美方希望通過貿易戰解決自身國內問題,無異於飲鴆止渴。

與中國信守承諾,推動中美達成貿易協議的努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方一再出爾反爾。美國CNBC網站2日說,美國政府威脅加稅的舉動令人吃驚,嚴重誤讀中國的痛點。加征關稅預示著回到老路——在談判進行中對華施加更大壓力。俄羅斯「今日經濟」網評論說,美方在與中方談判中反覆無常的政策,會讓中國對美國失去信任,從而令未來談判達成協議變得複雜。

路透社援引「一名了解情況的中國官員」的話說,美方「變臉」不是第一次,中方有思想準備和應對,不會措手不及。如果美國相關部門也正式明確要加征關稅的話,恐怕連原本約定的9月磋商也會有變數。因為現在中方的態度更重務實,願意相向而行就努力談,不能的話也不會進行無效溝通。「中方希望能夠用平和的方式解決矛盾,但中國的底線不能被突破。」

閱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戶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港獨」藝人在聯合國發言被中方打斷?耿爽做出三點回應
快訊!葉門胡塞武裝稱對沙特機場發動了一起無人機襲擊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