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陸堅:超越連接人脈——從職場社交到社交化的職業發展平台

陸堅:超越連接人脈——從職場社交到社交化的職業發展平台

科技自媒體 / 倪叔

在國內,由於熟人社交已經形成了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其他APP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分得一杯羹,必須要在細分領域精耕細作,通過產品本身的價值吸引用戶。

在細分的職場社交領域,赤兔雖然下線了,但通過幾年的運營讓用戶感受到了其價值:不同於其他國內職場社交APP的、超越「人脈連接」的、「社交化的職業發展平台」的價值。如同「今天的撤退是為了明天更好的前進」,在總結成功、失敗的經驗之後,升級後的領英APP更加值得期待。

本文是領英中國總裁陸堅從中國職場社交真正需要什麼,到職場社交類APP該如何打通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深度分析,對整個職場社交行業、乃至跨國企業在中國的獨特發展道路都有著指示和引導作用。

作者:陸堅

領英中國總裁

今天我們正式和赤兔App告別了。這段時間,媒體和業內都有不少對「縱有一別,不負相遇」的評論。作為和赤兔「相遇」的早期種子用戶之一,我也想借這個時機,和所有關注領英和赤兔的朋友們說幾句心裡話。

我成為赤兔用戶的機會來自當時一位在領英工作的朋友的邀請。我還記得第一次打開這個應用,非常順暢地就從領英賬號遷移生成了自己的赤兔檔案,首頁信息流的展現方式也很新穎,是一個非常有想法的App。

在赤兔宣布下線後,我也看了一些兔友的回憶貼,很感謝大家的「相遇」和「同行」。看到我們的用戶真心地回憶著在赤兔上加入的小組、聽過的語音分享、提過的反饋、走過的職場,我感觸很深 —— 赤兔的確是中國職場社交產品不能被忘記的一筆,就像我們在赤兔站內信中所說:「在1438天里,我們做到了赤兔成立之初定下的目標——深度有趣的職場分享。」

對於領英中國團隊,赤兔完全是一個從零開始的嘗試。為了應對中國互聯網快速和激烈的競爭,在2015年,我們提出了「雙品牌」戰略,著手開發一個由中國團隊100%來控制和運營的產品,這完全是一個創業的過程。曾經兩次創業的我對其中的樂與苦雖未曾親歷,卻感同身受。我向所有赤兔團隊的同事們致敬,敬佩你們為之的奮鬥,傾注的心血。不管你們今天在何處,領英感謝你們的付出。

我們曾經真心地期望赤兔能夠成為一個移動端的、完全本地化的、為中國職場人連接人脈的平台,這份初心依然不變。然而一款產品在市場上的成功,其背後有很多複雜的因素,既有市場環境的作用,也有自身產品定位的影響,包括進入市場的方式和時機都會起到助力或者阻力。作為一個活躍在領英平台上13年的會員和過去9年在中國見證了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從業者,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個人的觀察和思考。

社交與職場社交,

僅僅是連接人脈,夠嗎?

在中國說到社交,就不能不說微信。在2015年6月赤兔上線時,微信已經擁有6億多用戶。從產品功能上看,2012年微信4.0開啟了朋友圈,2013年8月微信5.0推出了微信支付和公眾號和服務號,2014年新年微信6.1帶來了微信紅包——這些產品功能提供了極高的用戶價值和粘性,讓微信從一個通訊工具變成社交平台,再進一步成為移動互聯網生活的超級App。

中國用戶已經非常習慣使用這樣的超級App。在美國,用戶習慣把生活和職場社交分開。大家會在臉書上分享各種生活點滴,從美食到旅行再到家庭照片;在領英上分享職場生活花絮,比如自家公司團建、參觀和拜訪客戶、行業大會等等。在中國,當微信成為移動互聯網超級App,大部分用戶並不區分生活和職場社交。

實際上,「職場社交」這個概念本身就非常模糊。如果從用戶需求和產品提供的用戶價值來看,大家第一反應是建立和連接職場人脈,這也是早期領英產品的核心價值。領英取代了辦公桌上的羅樂德斯(Rolodex),可能90後的同學都不知道這個辦公用品是什麼,是領英把這個又重又佔地方的旋轉式名片盒變成了不需要自己維護更新的「電子名片簿」。建立人脈也是赤兔最早打的一個價值點,教育用戶在職場里想要成功,首先要建立人脈。

但是在中國,即使回到2015年,微信是一個大部分人已經互相連接的通訊和社交平台,任何以連接和溝通為主要價值主張的產品很難與其競爭。要做一款有競爭力的職場社交產品,我們需要回答並告訴給用戶的是,在建立和連接人脈後能做什麼、能給用戶提供什麼獨特的價值、是否比微信做得更好?

舉個例子,幾年前我帶領一個團隊推出了一個連接學生和獨立老師的社群化在線學習平台,為老師提供了音視頻直播、電子白板、課件播放和課堂互動等在線教學工具。那時也有不少老師在微信上授課,可微信並不是為線上教學場景設計和優化的,作為教學工具可以說是非常簡陋和彆扭,只能在群里通過語音留言的方式授課。微信還對建群有人數限制,上一次課經常需要建立幾個群,並且授課時需要在幾個群之間同步消息。

可是,以甩掉微信幾條街的教學工具和能力就能贏得老師和學生嗎? 我以一手的經驗告訴大家:不全是。

當時我們成功地吸引了一些對教學工具有高要求的老師和學生,但是還是有很多老師和學生繼續用微信上課,原因是微信的連接和傳播太強大了。大家也許還聽說過微信群「裂變營銷」,它使在微信上的獲客量增大且成本也相對降低。

這個例子說明,微信的連接是如此強大,即使有其他差異化的產品功能,比微信做得更好,還是會因為連接而難以與微信爭奪用戶,純粹打連接的價值主張就更難了。

線上社交如何助力線下求職?

談到職場社交的第二重用戶價值,有人說是找工作。我相信找工作的確是職場社交的巨大潛力,但是到目前為止,對於大部分主動求職者,特別是在中國,線上職場社交和找工作的耦合度並不高。

何謂「主動求職者」?勞動力市場有雙向的需求,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有求職的需求,僱主有招聘的需求。招聘網站,如前程無憂和智聯招聘,一方面有僱主發布大量的招聘職位,另一方面有大量的用戶在網站上搜索和申請職位,這些用戶被稱為「主動求職者」。

主動求職者在招聘網站的行為有點像網上購物,屬於「交易型」(Transactional),他們在一段時間內在網站上活躍,上傳或更新簡歷,積極地瀏覽、搜索和申請工作職位,在找到合適的工作後就很長時間不再來了。

對於主動求職者而言,職場社交與在招聘網站主動求職的過程幾乎沒有關聯。一些招聘網站曾經嘗試加強社交屬性,改變「交易型」用戶特徵,讓用戶之間建立連接,但是效果並不好。

還有一種場景是「被動求職」,或者說是工作找人,也就是僱主主動找人,職場社交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領英正是這種招聘模式的先驅和全球市場的引領者。

從用戶端來看,領英是一個巨大的全球職場人的社交平台,用戶在上面建立連接,關注好友的職業動態並互動,跟蹤行業的資訊和動態,留意職場的變化和新機會;從企業端來看,領英的全球職場社交平台是一個巨大的企業招聘候選人渠道來源,領英以此創造了一個獨特而成功的B2B商業化模式。

事實上,今天的領英也是一個主動求職者找工作的平台。領英的使命是連接機會,不管是人找機會,還是機會找人,我們相信有巨大的空間來幫助領英平台上的6.45億會員,3,000萬僱主公司,以及2,000萬開放職位實現連接。

關於匿名職場社交

脈脈在中國的發展讓一些行業觀察者斷言:匿名職場社交是用戶的剛需,這個觀點我不認同。

匿名職場社區有用戶基礎這一點不容否認,職場人對僱主或上司的批評或吐槽,因為擔心影響個人職業發展或遭受報復而不願意以實名發聲可以理解,但是大部分用戶有聽吐槽的剛需嗎?除了少數用戶與當事人或僱主有關聯,大部分用戶是圍觀群眾。如果說對吐槽和八卦的圍觀是出於好奇心也就罷了,說成是剛需就給職場帶來太多負能量了。

首先,職場關係的建立是以信任為基礎的,而匿名大大削弱了信任的基礎;其次,不管是從國內還是國外看,匿名社區的存在為一些不負責任甚至違法的行為提供了便利,從泄露公司機密、到侵犯他人隱私、再到惡意誹謗都有發生。

在與領英聯合創始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先生的一次交談中,他告訴了我為什麼領英自創立起就堅持做實名社區。他說:「在領英這樣一個會員使用實名展示真實職業檔案的社交平台,如果允許匿名就意味著會員可能會有分裂的多重身份:一個實名的光鮮職場人和一個或多個匿名馬甲。這種同一個人以不同身份在平台上交往和發聲的做法,不僅違反我們的職場價值觀,而且會毀掉會員對平台的信任。」

匿名社區或許能吸引一些用戶流量,但是難以成就一個可持續增長的用戶產品和商業化模式,從國外的Blind和一些類似的產品發展得不溫不火,就可見一斑。或許有人會說中國的國情不同,我們姑且不下定論,但是對一家公司的選擇而言,我想起張小龍在談及微信選擇做與不做哪些功能時,引用了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的一句話:」善良比聰明更重要。「

從職場社交到社交化的

職業發展平台

簡單總結一下,不是用戶沒有連接職場人脈的需求,而是這一需求已經被微信滿足。

在中國的市場環境下,職場社交產品要突破微信在連接上的巨大優勢,說服和吸引用戶到另一個平台上連接,必須有在連接之外的、強大的、用戶需要的差異化功能。這也是赤兔讓領英得到的寶貴經驗。

找工作是一個差異化很強也有極高用戶需求的功能,但是職場社交如何與找工作(主動求職)更緊密的關聯,為求職者和僱主同時提供更多價值和更好的匹配與連接,正是領英在持續探索的。我們始終堅持做真實身份的社交平台,建立長期的用戶信任。

領英從赤兔的實踐中收穫的另一個寶貴經驗是:我們要對自身的競爭優勢有明確認知,並建立揚長避短的競爭策略。赤兔是一個獨立於領英全球平台的本地化產品,赤兔團隊在產品設計、開發、運營上有100%的獨立性和自主權,從封閉開發到上線後的快速迭代,展現了一個創業團隊的拼搏精神和高度的敏捷性,這是在跨國公司中做產品開發很難做到的,也展現了領英總部對中國本地化業務一貫的支持。

但是作為一個獨立於領英的App,赤兔也放棄了一個全球社交平台多年積累的既有優勢,不管是切入的目標用戶群還是他們之間的連接。從這個角度看,赤兔完全就是一個從頭做起的本地社交產品,與市場上其他大大小小的社交產品競爭,包括已經擁有海量用戶的微信和微博,還有其他擁有大量風險資金投入的創業產品等等。赤兔面臨著強大對手的先發優勢,如果沒有任何可依託的壁壘或競爭優勢,僅僅依靠團隊的創業激情和拼搏精神是很難取勝的。

基於以上思考,領英在兩個月前發布了中國戰略2.0。這是一個從「雙品牌」產品中學習和實踐後而升級的新的本土化戰略。

在這次全新的探索中,領英將「連接」更進一步,為用戶提供了「一站式職業發展平台」, 推出了「職業指南」、「薪資洞察」、「職場問答」、「職場必修課」等全新功能。需要強調的是,社交仍然是領英平台的根基,我們致力於在連接人脈的基礎上為中國職場人在職業發展的每一個階段提供價值,陪伴他們成長的每一步,幫助他們連接機會。

最大化地利用領英的全球平台和海量數據是我們從赤兔學到的重要一課。領英做一站式職業發展平台有價值,不是因為我們單純地把所有功能集合在一起,而是因為領英的全球職場社交網路賦予我們的優勢。

我們還意識到,在中國發展我們不能是一個單打獨鬥的企業。領英希望和很多的合作夥伴攜手,共建職場發展生態體系。在我們一站式職業發展平台上,有與第三方夥伴的多維合作空間,比如在技能測評和職業學習等方面,我們都希望和重量級行業夥伴攜手同行。

我相信領英中國的一站式社交化職業發展平台能為中國職場人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提供更豐富和全面的價值,最終幫助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連接無限機會。

再次感謝赤兔用戶,領英真誠地邀請你們繼續同行,與全球6.45億會員一起探索職業發展之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vivo回應發放5G牌照:首款5G手機已經進行入網測試
拼多多回應「差評」指控,整件事到底是誰的錯?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