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朝真有于成龍這個人嗎?為什麼康熙帝稱其為「天下第一廉吏」?

清朝真有于成龍這個人嗎?為什麼康熙帝稱其為「天下第一廉吏」?

于成龍(1617—1684),字北溟,號于山,清代山西永寧州(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人。電視劇《一代廉吏于成龍》《于成龍》等讓很多人知曉了這樣一位憂國憂民的清官能吏,他是三晉大地的良士先賢,康熙帝稱其為「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他的一生可用「大器晚成」四字概括,45歲經吏部詮選赴廣西羅城任知縣,宦海浮沉20年後,官至兩江總督。出鎮兩江是于成龍政治生涯的頂峰,也是其仕宦生涯中所遇風波最多之地。

清代不但有于成龍,而且還有兩個,兩個都是清官和名臣。第一個于成龍被稱為老於成龍,山西永寧州人,官至兩江總督。第二個于成龍被稱為小于成龍,漢軍鑲紅旗,生於遼寧,說起他來大家也不陌生,因為他是單田芳評書《於公案》的主角,官做到了河道總督和直隸巡撫。

今天講的這個是老於成龍。于成龍上任之初,只能住在當地的關帝廟中,因為亂世之初,盜匪橫行,他採用重典治理羅城,很快將縣城治安整頓了一番。同時,他又鼓勵農耕,還以身作則耕種農作物。為發展農業生產,流民只要肯在羅城定居,縣令于成龍就會親自歡迎並鼓舞其放心生產。在他的治理下,羅城發展很快,三年任期結束時當地百姓十里相送,人稱「於青天」。

因其卓越表現,兩廣總督金光祖在考核中將他評為廣西省唯一「卓異」。于成龍遂升任四川合州知州,此後又歷任湖北黃州府同知、知府,同樣在考核中被評為「卓異」。從政二十餘年,于成龍與家人聚少離多,赴任從不帶家眷,孑然一身。在兩江總督任上,于成龍終因操勞成疾去世,遺物僅一件朝服。康熙皇帝破例親撰碑文,金陵百姓聞之痛哭流涕,送葬隊伍多達30萬人,綿延二十餘里,哭喊嚎啕掩蓋長江流水之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涵聊拉美食 的精彩文章:

孔子的一句髒話,流傳千年,成為現代人的口頭禪,具體是哪一句?
經常揉肚子有什麼好處?

TAG:涵涵聊拉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