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從美國搬到中國?蘋果全面「美國製造」可能嗎?他只說了三個字

從美國搬到中國?蘋果全面「美國製造」可能嗎?他只說了三個字

上個月底,一條蘋果要將Mac Pro生產線遷至中國的消息不脛而走,引起了很大的討論,但該公司一直保持沉默,沒有正面回應,但就在30日,蘋果CEO庫克首度回應上述傳聞,無奈表示,我們倒是想留啊,申請關稅豁免就是為了能繼續在美國生產。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據悉,就在上周,就爆出蘋果向美國政府要求15種中國製造零部件的關稅豁免,雖然並不知道是什麼零部件,但無數媒體都指向了Mac Pro。特朗普也搶在他前面表示,如果Mac Pro在美國造,一點關稅也沒有。但果搬到中國,關稅就免不了了。

如今除了Mac Pro,iPhone、iPad和MacBook等幾乎都是在中國生產的,Mac Pro已經是獨苗苗了。庫克曾經還大肆宣揚過的,不斷強調該工廠每一個產品都印有「美國組裝」的字樣。可是因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Mac Pro在美國生產也開始變得艱難。

特朗普之所以不斷對中國加征關稅,遏制中國發展就是目標,而讓美國製造業迴流就是其中的一個小目標。自2016年特朗普任總統以來,特朗普就不斷對美國企業施壓,蘋果、哈雷等等都遭遇過類似的警告,意圖以此來完成「美國再次偉大」的宏圖霸業。

但這種做法完全是違背市場規則的。資本具有驅利性,全球化時代,資本往低成本、高收益的地方走,是再自然不過的道理。而且撇開這些不說,同樣的工種,美國工人的時薪、月薪是多少,勞動力成本最終也會轉化到消費者頭上,而這對企業來說自然是不利的。

美國想要製造業回歸的想法是短視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美國依靠產業鏈上游的優勢地位賺得盆滿缽滿,放棄了產業鏈中下游。如今這種模式已經差不多成型了,美國卻突然要打破它。可是多少年來建立的全球體系不可能隨隨便便打破,畢竟那些製造業體系不是一朝一夕能建成的。

如今美國發現國內確實對國際大企業來說吸引力太小了,所以開始從外部下手,對全球加征關稅,意圖將外部壓力轉化為內部吸引力,可是如果無視客觀規律,甚至不惜開歷史倒車,走「逆全球化」道路,最終這些壓力只會成為這些跨國企業離開美國的推動力。

曾經特朗普的前任就問過庫克的「前任」喬布斯一個問題,「要在美國生產 iPhone 的話,需要滿足什麼條件呢?當時喬布斯就給出了答案,不可能,如今這個答案依然適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占豪 的精彩文章:

晚節不保?梁朝偉出演漫威辱華角色,全網炸了,該抵制嗎?
英國宣布:向全人類「公敵」宣戰,中國網友表示大力支持

TAG:占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