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抗戰史以慘烈聞名之戰,2萬4精銳圍攻1千3日軍,傷亡6倍於敵

抗戰史以慘烈聞名之戰,2萬4精銳圍攻1千3日軍,傷亡6倍於敵

禪達,是中緬邊境的一個很不起眼小鎮,鎮子雖然不大,卻是中緬之間的一道屏障,因此,其地理位置極為重要。1941年秋的某一天,這個小鎮突然就熱鬧了起來,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人竟然雲集到了這裡,這群人有著各自不同的身份,抄著南腔北調,從他們的服裝上看,應該是一群潰敗的國軍,他們全部擁擠在一所破舊的收容所里,因為飢餓,病痛和傷殘,在不停地哀嚎著,他們每天唯一的想法,就是希望能吃頓飽飯,多活一天。

軍人的職責在他們的腦中,早已經是蕩然無存,他們似乎也忘記了自己還是軍人,在這裡,生存才是唯一的最高目標。這群別無選擇的潰兵們,為了能在殘酷的戰爭中存活下來,不得不相依為命,摒棄恩怨,努力地做到團結,然而在戰爭帶來的現實困境中,這群活著都不知道意義的人,開始覺悟,也認識到了自己民族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大義,於是他們義無反顧重返戰場,打擊日寇,保家衛國。

這是2009年播出的熱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內容,這部痞勁十足的抗戰劇,以全新獨特的視覺,慢慢展開抗日戰爭殘酷的另一面。一晃十年,這部抗戰經典大劇,可以說是這十年,絕難遇到的好劇,也是絕難超越的走心之作。此劇之所以能如此成功,除了導演,編劇和演員都下足了功夫,還有就是因為劇情貼近歷史,尊重史實,讓觀眾真切地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和震撼。

劇中的那場南天門之戰,其真實背景取材於1944年的雲南省龍陵縣的松山戰役。松山之戰在整個抗日戰場,以慘烈血腥聞名國內外,此戰歷時95天,中國以兩萬四千人的兵力,圍攻一千三百名日軍,按兵力對比,本該打得輕輕鬆鬆,卻沒有想到打得極其艱難,這場硬仗遠比劇中南天門之戰,更為血腥,更為慘烈。這場戰爭的真實地點,不是劇中的南天門,而是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臘勐鄉。

二戰爆發後,日軍在整個亞洲戰場,幾乎是所向披靡,攻無不克。1942年,日軍在緬甸,打得英美聯軍節節敗退,潰不成軍,為了保證滇緬公路這條國際運輸線的暢通,中國組織了出國奔赴緬甸的遠征作戰,但因為英美聯軍的懦弱無能,自顧自的潰逃,致使中國遠征軍腹背受敵,被迫撤出緬甸戰場,一部轉道印度再撤回國,一部取道野人山退回中國。

此時的日軍,也尾隨著中國遠征軍的主力,從緬甸攻到了中國雲南,並攻下了怒江以西的大片國土,此後,日軍依據怒江轉攻為守,並在險要之地以及城鎮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而遠征軍自緬甸失利,退回到了怒江東岸,與日軍隔岸對峙。日軍駐守怒江西岸,把松山作為守軍的戒備大本營,並在此大搞陣地建設,日軍戰略專家擬以把松山作為重要的支撐點,建設成永久性防禦要地。

為了把松山打造成固若金湯的戰略要塞,日軍除了動用工兵連隊,還強征了1670名民夫,不分晝夜的不間斷施工,在全部工事完工後,兇殘的日軍為了保密,竟然將全部民工以打防疫針為名,用毒針注射而死,然後焚燒掩埋了。松山防禦工事經過了兩次建設,第二期施工不但擴建了,還在原有基礎加固加牢。除了鋼筋水泥結構,另外還加入了大量的30毫米厚度鋼板,像150毫米榴彈炮直接命中目標,也撼不動它分毫。

除此,陣地上還有交叉網狀的交通壕戰壕等堡壘設施,輕重武器和充足的彈藥。而這一切,日本人都是在秘密進行的,中國遠征部隊絲毫都未察覺。松山陣地的防禦是由日本56師團步兵第113聯隊,以及炮兵56聯隊第三大隊組成,全部兵力大約3000人。主陣地設施可以輕鬆抵擋大口徑重炮的轟擊,依據此陣地,可以以少勝多,幾千的兵力足以抵擋上萬精兵的猛攻。

1944年,中國軍隊為了把戰線外推,打破滇西戰役相持不下的僵局,打通國際運輸線,中國再次組織了遠征部隊,首先對滇西進行大反攻。而此次遠征軍並沒有像第一次那樣全部配備了美式裝備,只是一小部分換裝了美式槍械。當時駐紮在滇西的日軍僅有2萬餘人,而我軍總兵力超過了20萬,按照兵力對比,我軍有絕對的優勢,十比一,簡直可以碾壓了日本小鬼子。

最初,我軍把主攻方向定在了龍陵,因為有兵力的優勢,所以我軍太過低估了日軍的戰鬥力和抵抗能力,戰鬥打響後,日軍也快速抽調了部隊進行增援,戰鬥打得極其猛烈,我軍也陷入了苦戰不下的狀態。在我主攻部隊的側翼,是松山據點陣地,敵人以居高臨下的態勢,對我主攻部隊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因此攻打龍陵,首先必須拿下松山,已經是勢在必行。

攻打松山的任務,是由我第71軍來完成,在攻打之前,我軍並沒有進行系統確切的偵察,只是初步粗略地預估了下敵人的兵力部署,按估計計算,日本兵力總數大約在400餘人,輕重機槍10幾挺,火炮不超過5門。因過於輕敵也導致後來付出了慘重代價。攻擊前,美軍空軍轟炸機先進入松山陣地支援,一陣狂轟濫炸後,中國遠征軍又開始用德式150毫米榴彈炮以及美式105毫米榴彈炮,蘇式76.2毫米野戰炮等進行火力推進。

萬沒想到在如此轟擊之下,敵人的陣地還是皮毛未損,71軍新28師多次衝鋒,依然拿不下松山的一角,爾後,新39師11團也加入了戰鬥,在傷亡了1700多人,打了20多天後,我軍僅拿下了松山的外圍幾個據點。打成了這樣還久攻不下,我軍早已沒有了輕敵之心,萬般無奈,遠征軍被迫動用總預備隊第8軍,第8軍上陣後,竟然也如兄弟部隊一樣大意輕敵了。

第8軍是遠征部隊的主力,他們認為打松山之初,如果是自己上去的話,陣地早就拿下了,驕兵必敗,第8軍上陣就犯了兵家之大忌。1944年7月5日,第8軍榮譽第一師第三團,開始了對松山主陣地的攻擊,第82師246團協助進行側翼牽制,戰鬥沒打多久,第8軍前線指揮部才知道這是一塊根本就啃不動的骨頭,第一戰,第8軍的進攻部隊就傷亡慘重,徹底地敗下了陣。

雖然失敗了,但也並非沒有收穫,在進攻中,我軍也摸清了敵人主陣地前後方和側面陣地上的大量堅固工事部署,之後我軍進攻調整了作戰方向,主攻改為了滾龍坡。但是,從7月初打到了7月尾,第8軍先後對松山發起了5次大攻擊,投入了主力第3團,榮譽第2團,以及246團,307團和308團,才終於在8月初拿下了滾龍坡陣地慘勝。

遠征軍主力第8軍做夢都沒有想到,打個滾龍坡居然花了60多天,現在對日軍的戰鬥力再也不敢小看了,而對攻打松山陣地,將士們心頭也多了更大的擔憂。松山久攻不克,勢必會影響整個滇西戰局,最高統帥部心急如焚,毫不客氣地給前線指揮部下達了死命令:即日起如果再違限拿不下松山,軍師團級長官,全部都以貽誤戎機之罪軍法處置。

松山不克,直接影響著滇緬公路這條國際運輸線,導致軍需等物資停滯不能運輸,反攻龍陵和騰衝也將面臨得而復失的危險。第8軍何嘗不知道其中的厲害關係,但松山陣地固若金湯,怎麼打?但不管你怎麼打,勢必要儘快拿下松山,軍部接到死命令後,也逐級下達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價,務必攻下松山。

駐守松山的日軍第56師團的聯合大隊原本有3000人,後來他們大半人馬增援高黎貢與龍陵,此時松山僅剩下了1340人的兵力,其中包括了傷兵和後勤,實際能打仗的還不足千人,而第8軍與第71軍新28師接手任務時,主力共有24000人。兵力上可以碾壓日軍,但因輕視敵人吃了大虧,此時參戰人員卻樂觀不起來了。如果還是採用以前硬攻的打法,不僅部隊傷亡大,短時間內肯定是拿不下陣地,滾龍坡就是典型的戰例。

所以第8軍決定對松山陣地採用「坑道爆破」的打法,於是從8月7日開始,部隊用工兵進行坑道作業,步兵繼續攻打為之掩護,這樣的作戰一直延續到19日凌晨,3000公斤美製TNT烈性炸藥,終於被裝進了松山地堡下的兩個炸藥室,但是,為了掩護工兵,第8軍步兵付出了極為慘重的傷亡代價。20日上午9點15分,軍長下達了起爆命令,大爆炸後,整個松山主峰陣地都被掀翻起幾米高,瞬間被瓦解。此時,第8軍各部全線出擊,終於攻取了松山。

松山之戰,歷時3個多月,日軍守備隊一千多人,除了9名俘虜和十幾人逃跑了,其餘全部被擊斃,死亡人數大約在1300人左右。而我軍第71軍與第8軍,合計參戰人員2.4萬,其中在松山一役中死亡的有4000餘人,負傷者也有3770餘人,合計戰損是7770人。與敵損比為6比1,此戰的慘烈和血腥,由此可見一斑。中國軍隊雖然代價慘重,但最終拿下了滇緬運輸線上的一顆最硬的釘子,為中國全線大反攻拉開了序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娛樂奇點 的精彩文章:

江西18歲少年被同學多次欺凌侮辱,凌晨殘忍揮刀自宮,碎成四塊

TAG:今日娛樂奇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