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西貝牛羊肉的草原味,來自「雲」的饋贈

西貝牛羊肉的草原味,來自「雲」的饋贈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北京】8月3報道(文/田甜)

因為感冒,張興旺的聲音有些嘶啞,但談到新零售,他語調高亢起來,陸陸續續講了一個多小時,有一種直抒胸臆的暢快。

他說:「兩年多來,我從來沒接受過採訪,這是第一次。拼了三年了,從這個節點開始,我們需要通過發聲得到反饋,也需要走出去多學習。」

張興旺於2016年入職西貝,後擔任高級副總裁一職,負責公司的會員和數字化轉型業務。三年中,他的團隊從3個人增加到150多人,西貝數字化轉型的成績也可圈可點:西貝新零售新服務建立起來,甄選商城新業務2019年輕鬆突破1億元。而商城的流量支撐則主要來自近2000萬的會員,同時,會員的數量還在進一步增加,目前,西貝線下門店的年客流量超過6000萬次。

最關鍵的突破是,西貝在雲上打造出國內餐飲行業第一套中餐智慧供應鏈系統,打通了從顧客到食材供應商的全鏈路。雲上系統支撐,西貝廚師點開小程序就可上報每日門店經營所需食材,擺脫了傳統的人工報單,系統還鏈接到供應商。帶給顧客的便利是,不論小程序、還是外賣點餐APP,一個賬號就可以登錄所有平台。從2018年到2019年5月,這個「雲原生」的智慧供應鏈系統開始上線運行。從食材採購、中央工廠、分倉配送、門店要貨等環節,實現了全鏈路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提升門店加工效率。

「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數字化,我們必須把傳統業務數字化,搬到數字化星球上去,這是一塊兒新大陸。誰先搬過去,誰就能搶佔消費者在數字化星球上的生活方式,誰就能收穫紅利。」張興旺說,西貝的做法就是在搶佔消費者在線上的消費場景。

擁抱新零售變革

2016年10月,雲棲大會,馬雲提出「新零售」,一石激起千層浪。張興旺聽到這個說法,有些興奮,意識到傳統商業變革的時代到來了。

他曾在《銷售與市場》雜誌工作多年,對商業模式頗有研究。「新零售」出來之前的兩年,張興旺正在做有關零售的諮詢服務和知識付費,方向是新商業。

傳統的商業模式大多是廠家和經銷商捆綁在一起的深度分銷體系,品牌商通過價格體系維持和代理商、零售商的關係。因此,品牌商最多只能做到對零售終端的管理,而無法實現顧客關係的管理和運營。除了顧客連接弱,在運營上,品牌商的一舉一動都要通過經銷商的層層傳遞,以及與數以萬計的零售終端的互動,效率極低。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零售業迎來艱難時刻:行業集中度低,消費者滿意度下降,增速放緩,成本還持續上漲。提高運營效率和消費者體驗,成為零售業的挑戰。

「消費者開始主導商業世界,經營顧客關係格外重要。今天,商業正在發生由經營商品到經營顧客關係的變化。」張興旺觀察到新趨勢,在自己的課堂上,提出「社區商務」和「超級會員體系」的概念。

兩個概念的底層邏輯是,只有和顧客成為朋友,才會產生商務。互聯網和雲計算的發展,為商業的變革創造了技術條件。他最先關注了小米的案例,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小米社區聚合了數千萬的用戶,在傳播上來看,一個公告可以短時間內席捲網路。

2014年-2015年間,西貝創始人賈國龍聽張興旺講課,後來又在湖畔大學聽阿里曾鳴教授課程。「賈國龍感覺到,雖然表述不一樣,但實質是一樣的。他說,這事我聽懂了,絕對是新商業的未來方向。」超前的認知和果敢的魄力,讓賈國龍在數字化轉型的決心義無反顧。

顧客數字化

2016年,是緣起。新零售浪潮席捲全國,阿里領頭。

2016年底,阿里21.5億元收購浙江連鎖超市三江購物。之前,阿里通過投資方式入股包括蘇寧、銀泰、日日順等在內的線下實體零售商超。

2017年,阿里的動作更加迅猛。先與百聯集團戰略合作,隨後入股其旗下的華聯超市。阿里還以5.48億元取得新華都集團10%的股份,以224億元獲得高鑫零售36.16%的股權,而高鑫旗下擁有歐尚和大潤發。 這一年,阿里還聯合銀泰商業退市。外界認為,阿里此舉是在打造「新零售」模式的試驗田。

對西貝而言,張興旺邁出的第一步,就是通過數字化手段,把線下顧客轉化到線上。具體的操作方式是,在點餐、支付和排隊等多個場景和觸點中,藉助阿里這樣的超級APP,把每個門店的顧客儲存到線上。

2017年初,西貝會員只有200多萬。隨著線上轉化,會員數量短時間內暴增。「每個門店相當於一條小溪流,通過數字化手段,門店的會員彙集起來,就可以成為大海。而在數字化之前,門店的客流,往往就是白白流掉了。」

顧客線上化具有戰略意義。會員彙集起來,西貝先是做門店導流,反哺線下。後來開始做線上新的服務,西貝開始嘗試賣一些食材等西貝供應鏈產品。在張興旺看來,這符合互聯網的邏輯。西貝甄選商城就這樣誕生了。

張興旺預計,2019年西貝甄選的收入將會達到1.5億元。線上線下和門店一體化,建立起來了會員制,2018年會員費的收入是2億,今年會在去年基礎上增長。「這樣就相當於把西貝門店的經營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上都擴大了。」

2018年,張興旺推動,西貝還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放棄物理機房,登陸阿里雲。「我們對大勢有一個判斷,全面上雲一定是未來趨勢,沒有任何懸念。選擇阿里雲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一是數字化轉型需要雲計算的彈性支撐;二是阿里雲是國內雲計算產業的開創者;三是阿里本身具有零售基因,還在大規模落地新零售實踐。」

目前,西貝門店POS系統,在線點餐系統,CRM系統、自研智慧供應鏈平台等已經全面轉移到阿里雲上。阿里雲的彈性、安全性和穩定性,保障了西貝從容應對各種就餐高峰對IT系統的壓力。

打造智慧供應鏈

顧客線上化以及電商,是西貝數字化第一步。要實現真正的數字化轉型,還需要打破數據孤島,實現業務流程數字化。這就意味著需要重新搭建技術架構,打通從門店到採購、到服務,到倉儲物流,還有供應商的全鏈條。

張興旺明白,隨著整個餐飲行業的發展,餐飲業最後拼的就是供應鏈,需要把每個環節都看得一清二楚,業務流轉換成數據流。而傳統的軟體和技術架構,每個環節的軟體都是來自不同廠商,容易出現數據丟失或者不能直接交換的情況。這些都是暗雷,企業規模壯大的時候,一個小問題,可能造成嚴重損失。

西貝要建一套純互聯網的技術架構,在雲上的架構。在基礎設施上,張興旺沒猶豫,直接選定了阿里雲。2015年底,阿里巴巴啟動中台戰略,用橫向打通的技術來構建業務中台和數據中台,實現了「一切業務數據化」。阿里雲的底層技術邏輯剛好匹配西貝智慧供應鏈的需求。

更大的風險和挑戰,是在阿里雲技術基礎上的應用開發。張興旺強調了兩點:一是餐飲行業業務太複雜,鏈條太長,涉及的主體非常多;二是和快餐還不一樣,快餐麥當勞和肯德基要比中餐正餐簡單。

技術的開發,西貝聯合李大學創立的磁雲科技一起推進。雖然李大學實戰經驗豐富。但張興旺並不輕鬆。從構建供應鏈開始,他開始掉頭髮,回想起過去的日子,張興旺說了一句話:「如果我知道這一塊的難度,就沒有膽量這樣做了。」

在系統上線的過程中也走了很多彎路,取得了寶貴的經驗。

圖為西貝高級副總裁張興旺在阿里雲峰會上海站現場

今年5月,西貝智慧供應鏈系統上線,運行效果不錯。張興旺欣慰了些,「走到今天,我們發現自己是對的。」他說:「現在,我們慢下來一些。數字化是為門店和運營服務的。數字化需要理解業務,業務也要理解數字化。雙方是一個交互過程。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化學反應,提高生產力。」

對於餐飲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張興旺判斷,速度不會太快。行業企業規模小,過度分散是主要原因,「大部分企業付不起數字化轉型的費用,也沒有人才搭建自己的技術架構。大多企業是接受第三方的服務商,針對某個具體問題而單點突破,沒有全盤的戰略規劃。」

包括餐飲在內的整個零售行業,或多或少都面臨以上問題。與互聯網的高毛利相比,零售行業是一個辛苦行業。大幅投入數字化建設,會直接拉低利潤率。

跑馬圈地之後,阿里等對零售行業的理解更深刻,策略上做出適當調整——通過組織架構調整,提高新零售的戰略地位。而在具體的落地上,也開始了在技術和模式上的新探索。

2018年11月,阿里將整合B2B、淘寶、天貓等的技術力量,成立新零售技術事業群;阿里雲事業群升級為阿里雲智能事業群。今年3月,阿里雲峰會北京站上,阿里重磅推出零售雲,也首次明確生態邊界——不做SaaS被集成,著意打造更廣泛的生態。

阿里雲的生態戰略也覆蓋了中小企業。一位內部技術架構師透露,阿里雲通過基於阿里雲平台開發的SaaS合作夥伴,能夠覆蓋到中長尾的小型客戶。

餐飲行業有4萬億的產值,是客流、商機的重要來源。「我們希望和阿里雲深度合作,也去構建自己的新業務,新服務。」張興旺說。他相信,和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一樣,商業也是由簡單向複雜進化。

新零售是商業的進化,西貝拿到了數字經濟時代的一張王牌。阿里雲同樣如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地震預警APP登頂App Store免費榜,你下載了嗎?
客如雲推新口號「連鎖就用客如雲」,投入七成研發資源服務餐飲零售大客戶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