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了儲君之位,曹操兒子拼得頭破血流,司馬懿兒子為何從來不爭?

為了儲君之位,曹操兒子拼得頭破血流,司馬懿兒子為何從來不爭?

為了儲君之位,曹操的兒子拼得頭破血流,司馬懿兒子為何從來不爭?

導語:小學的時候老師們總會教我們《七步詩》,這首詩的背後有一個故事,相傳曹植曾被曹丕威脅,如果他七步之內不能寫出一首詩,就會立刻沒命,文采超人的曹植走了七步寫了這首詩,不僅不用死還感動了曹丕,曹丕再也沒有迫害他,曹植得以安穩度過晚年。曹丕和曹植為了儲君之位結下了多深的仇,我們從這個故事可見一斑。但同是兄弟,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昭和司馬師,卻從未撕破臉皮,反而和樂融融,這到底又是為什麼呢?

首先,他們兩個當時還不到爭權的時候。司馬家雖然在曹魏有影響力,但魏國還是姓曹的,大將軍曹爽等一批曹氏宗親牢牢把握著大權,而且曹爽對司馬家一直有戒心,不停打壓著司馬家。司馬家生存都成問題了,內鬥豈不是加速死亡?

司馬師和司馬昭都是聰明人,他們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曹魏還沒倒之前,他們兩兄弟的首要目標是協助司馬家篡權,至於司馬家家主歸誰,那倒要等司馬家真正當權的時候再去理會。

司馬兩兄弟之所以不內鬥的第二個原因,是因為他們外斗內行,內鬥外行。司馬懿很注重他兩個兒子的教育,出外打仗經常把兩個兒子帶在身邊,給他們布置互相合作才能完成的危險任務,老司馬這樣做為的是告訴司馬師和司馬昭,如果他們不兄弟齊心,下場就是一個也活不下去。當初諸葛亮火燒陽谷差點把三個司馬一鍋端的時候,就是司馬師和司馬昭兩個人一起護著司馬懿衝出火海,三人最終得救。在這種環境下鍛鍊出來的兄弟情誼,絕對比曹操幾個兒子深得多。曹丕內斂曹植放蕩,兩個人本來性格就不和,他們還搶過甄姬,感情怎樣也好不到那裡去。

司馬兩兄弟不內鬥還有一個現實原因,就是司馬師沒有兒子,而且他去世太早,沒有機會立下一個爭奪家主之位的繼子。所以司馬昭就能名正言順地繼承司馬家家主之位。繼承家主的司馬昭也沒虧待自己的哥哥,司馬師的五個女兒都得到很好的照顧,他們的子嗣後來都封了候王。

結語:曹魏之所以崩潰,和曹家子弟的內鬥絕對脫不了干係。這次內鬥中曹植被下放到一個小侯國當候王,剝奪任何實權,曹植的沒落等於自斷曹氏一臂。而軍事能力過硬的曹彰猝死,雖然沒有任何證據說明他被謀殺,但依然有內鬥的嫌疑。曹操一文一武最出色的兩個兒子下場都不好,其他能力強的曹家子弟又怎麼會信得過曹丕呢?所以曹家的內耗絕對是司馬懿趁虛而入的原因,內耗到最後曹家只能靠曹爽這樣的政治新人主持大局,曹爽哪裡是司馬師和司馬昭的對手,司馬家一招高平陵之變就把曹爽滅了,曹家自此一闋不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三國 的精彩文章:

曹操醉酒時留下2句詩,不料傳了千年,如今成了酒鬼們的口頭禪
當年劉關張「三英戰呂布」,如果換成趙雲馬超出戰,結局會如何?

TAG:看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