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圖說2008年的俄格戰爭,光說不練的美國真的靠不住

圖說2008年的俄格戰爭,光說不練的美國真的靠不住

俄格戰爭是喬治亞和俄羅斯為爭奪南奧塞梯控制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這場發生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化戰爭曾經牽動了各方的神經,並引起了世人的一系列疑問,比如弱小的喬治亞為何敢蚍蜉撼大樹?只有0.39萬平方公里的南奧塞梯為何成為了戰爭的導火索?美國在這場戰爭背後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而要解答這些問題,還要從俄格戰爭的正式爆發說起。

圖說2008年的俄格戰爭,光說不練的美國真的靠不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2008年8月8日凌晨,高加索地區突然槍炮聲大作,交戰的一方是喬治亞中央政府,另一方是意欲獨立的南奧塞梯。起初人們認為這僅僅是一次零星的交火事件,但不承想這卻是喬治亞主動發起的大規模軍事進攻。在戰爭初期的二十個小時內,格軍的表現堪稱精彩,他們以閃電突擊的方式一舉攻佔南奧塞梯首府茨欣瓦利。然而也許是被一時的勝利沖昏了頭腦,也許是堅信俄羅斯不會幹涉,格軍在取得最初的勝利後竟然開始襲擊駐紮在南奧塞梯的俄羅斯維和人員。但是這一次,事件的進程並沒有按照喬治亞和美國最初預計的那樣發展。

戰爭爆發當日的15時20分,俄羅斯北高加索軍區的第58集團軍一部進入了南奧塞梯。至9日15時,即在梅德韋傑夫召開國家安全緊急會議後的二十四小時內,俄軍完成了集結、補給彈藥、越境、攻佔茨欣瓦利等一系列行動。俄軍的快速反應使得喬治亞軍隊頻頻後撤,亦使得西方國家在戰爭基本結束的情況下還沒有達成統一的立場。8月12日的12時40分,梅德韋傑夫宣布「強制喬治亞執行和平的軍事行動結束」,至此俄格戰爭進入打嘴仗環節。俄格戰爭雖然只有幾天時間,但其背後卻有一系列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圖說2008年的俄格戰爭,光說不練的美國真的靠不住

1)南奧塞梯為何與喬治亞矛盾重重?

南奧塞梯的絕大部分居民為奧賽梯人,他們一直希望與高加索山脈以北的北奧賽梯地區組成統一的政治實體,但因為被高山阻擋,他們不得不選擇依附於喬治亞的貴族和當權者。沙俄崩潰後,南奧塞梯為爭取自治與德國、土耳其支持的喬治亞民主共和國爆發武裝衝突,結果數千奧賽梯人被殺,而死於飢餓和疾病的更是數以萬計。雖然後來南奧塞梯在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內獲得了自治州的地位,但是這無法彌補兩者因歷史積怨而產生的裂痕。蘇聯解體後,南奧塞梯為獲取獨立再次與喬治亞進入齟齬不斷和武裝衝突的循環之中。

2)弱小的喬治亞為何敢主動挑事?

喬治亞的武裝力量與俄羅斯相比,無論是在軍隊數量、武器裝備還是海空支援等方面,均處於絕對劣勢,其現役官兵只有區區的2.1萬人,其中陸軍1.7萬人,海軍還不足千人(892人)。此次俄格戰爭對俄羅斯來說,大體相當於現代大國軍隊的一場陸軍師規模的實兵演習。雖然實力懸殊,但喬治亞似乎並沒有將俄羅斯放在眼裡,可以說喬治亞高層產生了嚴重的戰略誤判,即他們認為在美國和北約的威懾之下,已失去往日榮光的俄羅斯不敢輕啟戰端。

圖說2008年的俄格戰爭,光說不練的美國真的靠不住

3)光說不練的美國真坑人

喬治亞在戰爭開始前輕信了美國的判斷和承諾,在俄羅斯干涉後又寄希望美國的出兵和斡旋。當然美國在戰爭期間也給予了喬治亞強有力的聲援,宣稱始終站在喬治亞一邊。但美國雖然頻繁聲援,但就是不發一兵,不放一枚導彈。因為美國是聰明的,明白大國規則,即面對俄羅斯這個龐然大物,發幾個譴責聲明可以,表示嚴重關切也可以,罵一兩句還可以,但是要說派美軍去遙遠的喬治亞跟俄軍干仗,那不可以!其實美俄之間在百餘年的時間裡,從來就沒有真刀真槍地打過一仗,他們或是相互指責,或是相互試探底線,或是扶持代理人。面對喬治亞主動挑起爭端的表現,我只想說,喬治亞真的想用手裡的小三、小四調大王?

戰後的8月26日,俄羅斯正式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約佔喬治亞總面積的18%)。在短短的十餘天時間裡,兩個親俄的地緣安全屏障在高加索地區建立起來了,此次版圖變遷展現了俄羅斯往日的「習慣」,那就是只要俄羅斯打贏了某場戰爭,其總會重新描繪一下邊界。而敢於蚍蜉撼大樹的喬治亞,則成了這場地緣格局博弈中的最大輸家。

圖說2008年的俄格戰爭,光說不練的美國真的靠不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明號 的精彩文章:

圖說澳大利亞首都爭奪戰,悉尼和墨爾本為何會敗給不知名的堪培拉

TAG:大明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