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惠來:南海古邑漁業大港木雕傳神 海防重鎮物產豐饒葵潭鶴舞

惠來:南海古邑漁業大港木雕傳神 海防重鎮物產豐饒葵潭鶴舞

CCTV-10

2019.8.3 20:50 播出

《中國影像方誌》廣東卷 惠來篇

惠來篇 預告片

惠來縣靖海鎮是一個有近千年歷史的濱海古鎮,有著「東土屏藩」、「惠來鎖鑰」的美稱。

明洪武二十七年(1369),廣東都司在這裡設置千戶守御所,隸屬於潮州衛,設千戶總兵,平息寇患,建置炮台,靖守海域,定名「靖海千戶守御所」,簡稱「靖海所」,故而有「未有惠來縣,先有靖海城」的說法。

明嘉靖三年(1524),惠來縣置縣,因為縣治所在的地方名叫惠來都,故而得名惠來縣。

神泉魚市見證數百年的漁業傳奇

神泉漁港,明清時期就初具規模,歷史上曾是廣東著名的四大漁港之一,是粵東地區的重點漁港和商港。神泉魚市的位置就在惠來縣神泉漁港的一側,每到捕撈季節,神泉魚市就會人來人往,場面火爆,不僅有本地的商家,還有不少浙江、福建、深圳、香港的客商來這裡選購。神泉漁港已經發展成了粵東地區最大的海產品交易市場。

經廣東省批准,惠來縣神泉一級漁港將升級建設成為廣東省示範性漁港。碼頭岸線超1000米,避風塘水域面積達100萬平方米,可滿足1000艘以上的漁船停泊。

魚蝦蟹簍彰顯潮州木雕最高技藝

潮州木雕起源於唐,最早被應用於潮州各地的祠堂或家用器物上。潮州靠近沿海地區,早期人們都以捕撈蝦蟹為生,木雕匠人以其嫻熟的手法和精湛的技藝,在狹小的空間里,將司空見慣的形象生動地演化成木雕作品,久而久之,形成了潮州木雕鮮明的特點。

這件名叫《簍趣》的木雕作品,刻畫的是魚簍中的龍蝦、螃蟹在出水時的瞬間狀態,活靈活現、妙趣橫生。匠人以木為紙,以刀作筆,將人與海洋的故事用雕刻的方式記錄下來。

它的作者是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潮州木雕的代表性傳承人陳德豐。從拜師學藝到收徒辦廠,陳德豐與潮州木雕的緣分已經近30年。

葵潭鶴舞:天地人之間的對話

「葵潭鶴舞」是蘇氏家族以「七鶴歸崇」的故事為主線創作的民間舞蹈,從清乾隆年間流傳至今。

2014年,「葵潭鶴舞」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夜幕降臨,鑼鼓聲起。七隻仙鶴依舊保持了燈籠的屬性,依次從祠堂中魚貫而出。它們朝著祖宗牌位的方向三鞠躬,以明心志。盛大的鶴舞表演正式開始。

演員們肩扛手托,模仿仙鶴飛翔的風姿,七鶴嘴中含著吉祥牌或花朵,在夜間明亮剔透,令人目不暇接,七鶴歸崇的故事在這座古鎮上演了百年。

物阜民豐 舌尖美食在於「鮮」

惠來魚蝦種類龐雜,海鮮名品眾多,但是有一種美味在當地人心中的地位卻始終無法撼動,那便是靖海鰻魚。

在惠來,烹調海鮮一般都是用最簡單的做法,當地人稱作「燜」。將鰻魚肉和本地的鹹菜按照一定的比例文火慢煮,最大限度保留食材本身的鮮味。

魚肉細嫩彈牙,魚湯奶白順滑,鹹菜在這裡恰到好處地去掉了魚腥味,讓人回味無窮,這道「燜鰻魚」,便是惠來人離不開的家鄉味了。

隆江綠豆餅,是惠來人心目中喜慶的代表。逢年過節,這種被當地人稱作「喜餅」的糕點,一定會出現在每家每戶的桌案。

隆江綠豆餅製作技藝從清康熙末年就已經存在,現已被列入廣東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風力發電助惠來成為「能源大縣」

惠來縣擁有82千米長的海岸線。根據勘測,惠來全縣可建風電場面積約30平方千米,幾乎全年均可發電,這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是發展風力發電的最佳選擇。

位於惠來縣靖海鎮的石碑山風電場總裝機容量100兆瓦,是目前全國裝機容量最大的風電場之一。

每當夜幕降臨,位於惠來縣靖海鎮的石碑山燈塔頂部的主光燈便會點亮。這座曾經的亞洲第一燈塔,伴隨著潮起潮落,變得愈發明亮。它不僅見證了中國航海的百年過往,也見證了惠來人與海洋互惠共生的繁盛今天。

乘風破浪,精雕細琢,惠來這顆散落在粵東大地的南海明珠,將繼續唱響山與海的讚歌。

用影像記錄當下,以地方表達中國

昨天的變遷,今天的影像,明天的歷史

中國影像方誌

《惠來篇》

播出時間:8月3日 20:50

監製 / 閆東 主編 /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田楚韻 胡悅 李牧宸(實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視科教 的精彩文章:

清朝已經有「北冰洋」了?還是冰鎮的那種?
紈絝子弟為什麼指代有錢人家的孩子?這些古代冷知識你知道嗎?

TAG:央視科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