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白起、李牧和蘇秦,戰國三大「武安君」功績彪炳,但都不得善終!

白起、李牧和蘇秦,戰國三大「武安君」功績彪炳,但都不得善終!

戰國有殺神,其名為白起。

白起大名,在戰國時期可謂威震諸國,能止小兒夜啼。一生攻城略地、殺人無數,因而得號「武安君」。武安者,能以武力安邦勝敵者也。這個名號,與白起的彪炳功績恰恰相合。

在戰國時期,能獲得此等稱號的人,除了白起,還有兩個。論起功績,都足以配得上這個稱號。然而,這個稱號似乎具備著「詛咒」的魔力,三大武安君最終的結果都不甚好,令人嘆息不已。

一、戰神白起

平民出身的白起,是靠著自己的傑出才能,一步步地走上了秦國主力大將的位置。30餘年間,平生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攻城70餘座,殲敵百萬。著名的戰役,有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好的軍事家、大將,通常不是一位好的政治家。

功績如此彪炳的白起,沒能逃過功高震主的命運。在他名震天下之時,死神也在向他悄然而來。

長平一戰,趙國失去了與秦國相爭的能力。白起正欲乘此良機,一舉滅掉趙國,卻不料趙國上演了一出反間計,說服了秦相應侯范雎,最後以割地了事。

於是,將相、君臣之間產生了隔閡。經過時間的孵化,最終導致了白起的身死。

也是在長平之戰後不久,秦國再次出兵,想要攻下趙國邯鄲,只是多番出兵攻打,都是損兵折將,收效甚微。失利之下,秦王想到了白起,想讓他為將領兵攻打邯鄲,但白起不肯,認為多年征戰國內空虛,再出兵已是不適合。

秦王不聽,仍然堅持出兵,結果又是一場失利。白起聞之,說:「當初秦王不聽我的計謀,結果如何?」

本就對白起不滿的秦王,聽到這等言語更是大怒,便再次命白起領兵,可白起還是拒絕。失利的消息不斷傳來,秦王更遷怒於白起,命他即刻動身,可白起還沒到達戰場,就在秦王和范雎的商議下,以「遲遲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等緣由,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

可憐一代名將,一生為秦國征戰不休,最終竟然就這樣莫名其妙、窩窩囊囊地被賜自盡。

二、名將李牧

「李牧死,趙國亡」,這可以說是對李牧最高的評價。

戰國末期,天下一統之趨勢已經顯現,分國而治的局面已經是難以長久。秦國,虎狼之師,而趙國,能夠抵抗秦國進攻的良將並不是很多,趙奢已死,廉頗投奔了魏國,剩下的也就只有李牧。

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一戰斬殺十多萬人,令其膽怯、不敢猖狂;而面對秦國,宜安之戰重創其軍,使趙國得以暫時轉危為安,因此獲得「武安君」的封號。

名將下場多悲慘,誰能想到,趙王會愚蠢到親手將自己國內唯一能夠抗衡秦國的良將,捕而斬殺之。

秦趙相爭,秦軍大將王翦為除去李牧這一大阻礙,一道反間計在趙國施展開來,用重金收買了曾誣陷過廉頗的趙王遷近臣郭開,讓郭開散布流言蜚語,說李牧要造反。可笑那趙王昏庸得可以,查也不查就直接派人來取代李牧之位,最後還王暗中布置圈套,捕獲李牧並斬殺了他。

李牧一死,僅僅三個月的時間,趙國首都就被王翦攻破。只可惜了一代名將的心血,就這樣無端端枉費了。

三、六國相蘇秦

與白起、李牧不同,蘇秦不是一味將軍,而是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師從神秘的鬼谷子,雖然沒有戰功,但功績卻同樣彪炳,最著名的當然就是「合縱」六國以抗秦,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關。

蘇秦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顛沛流離、受人白眼,在家受家人譏笑,出外為各國所不用。不過好在,再燕國等了一年多之後,終於時來運轉,遇到了個識貨的人,開啟了遊說六國、合縱抗秦的序幕。

而蘇秦,也到達了人生的巔峰。合縱成功後,他返回趙國,被封為「武安君」。

盛極而衰,蘇秦的榮耀來自於合縱的成功,可一旦合縱聯盟出現裂痕,蘇秦自然也會跟著受到影響。而在合縱聯盟土崩瓦解後,蘇秦就又開始到哪裡哪裡嫌棄的生活,每個地方都呆不久。後來,他從燕至齊,從事反間活動,最後被刺客殺死。玩火者為火所焚,善水者為水所溺,蘇秦這樣的結果,也真的讓人不知道說什麼好。

三大武安君,都不得善終,這個稱號是榮耀,但也是一道催命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館閑聊 的精彩文章:

從歷代詩詞歌謠,談談七夕是如何逐步成為「情人節」
《封神演義》中的燃燈道人有「五宗罪」?他真的很冤枉!

TAG:茶館閑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