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宋方金:焦慮使人刺痛,也讓人行動

宋方金:焦慮使人刺痛,也讓人行動

你焦慮嗎?

相信問題一出,不少人都會陷入思考。事實上,焦慮是現代人熟悉的一種情緒,也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甚至有人寫了一本「關於焦慮的百科全書」——《好的焦慮》。

本書作者斯科特·施托塞爾(Scott Stossel)畢業於哈佛大學,現任美國《大西洋月刊》總編輯。同時,他也是一位與焦慮共處了35年的焦慮症患者。在這本書中,他生動記述了自己從小到大的焦慮經歷,從醫學、文化、哲學、社會等多個角度講述焦慮是如何形成的,焦慮與智慧、創造力和原創性的關聯。

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看待焦慮、面對焦慮,並使之成為正向轉變的動力?本書推薦序作者、編劇、作家宋方金帶來了他的見解。

宋方金,編劇、導演、作家,作品有劇情片《飛》《多多》、都市劇《手機》,小說《清明上河圖》等

▇ 互聯網時代,它精準地刺痛了許多人

上書房:有人說,長期壓力是這個時代的標誌,焦慮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文化條件。您是否同意?這是不是意味著焦慮已經成為一種城市病或者說時代病?

宋方金:確實。在現代社會,人人都或多或少面臨著壓力,從而感到焦慮。但其實焦慮一直都存在,古代人也感到焦慮。我們讀李白、杜甫的詩,能體會出他們作為個體的焦慮以及對整個社會狀況的焦慮。只不過在那個時候,這種焦慮並不具有普遍性。要讀懂他們的焦慮,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所以這種焦慮只在知識分子和精英階層傳遞。

但在今天這樣一個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互聯網時代,焦慮幾乎無處不在。睜開眼睛,打開手機和電腦,看帖、看圖、看視頻,各種各樣的焦慮都會穿透文化和知識圈層抵達每個人的眼前。不論是身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還是生活在七八線小城,大家有相當一部分集中而相同的焦慮點。比方說特別容易在網路上激起波瀾的學區房問題,背後是席捲了從學校老師到家長再到孩子的教育焦慮。在農業時代和半工業化時代,這些問題並不會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和共鳴,但現在,它精準地刺痛了許多人。

如果說20世紀全人類的主題是「孤獨」,那麼在21世紀,這個主題就是「焦慮」。20世紀,人是面向蒼茫和遼遠的,但今天不管你身處何方,一個電話、一條微信就能聯絡到你,把你從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揪」起來。越來越多的城市成了不夜城,0點之後依然燈火通明,孤獨和蒼茫也就變成了焦慮,呈現在我們面前。

上書房:現在有不少影視作品捕捉到了社會的焦慮情緒,針對教育焦慮、婚姻焦慮、職場焦慮等各種焦慮大做文章。您作為編劇,是否注意到了這個趨勢?

宋方金:是的。如果我們關注這幾年的影視作品就會發現,不管它品質如何,但內容幾乎全部都是關於人的焦慮。比方說,劉江導演的《歸去來》,講的是留學生的焦慮。最近剛播完的《帶著爸爸去留學》,講的是三組不同家庭在陪讀生活中的歡笑、淚水,也是關於教育焦慮和親子關係的。還有六六寫的《賣房子的人》,關注的是中國人對房產的焦慮。我最近寫的電視劇《甜蜜》也是關於焦慮的,講的是在這樣一個財富劇增、多變的時代,人如何處理自己和財富的關係。

我想,現在不是影視劇創作者寫不寫焦慮的問題,而是在今天這個交叉網狀的生活中,整個社會方方面面都有焦慮的存在,影視作品要表現生活,就繞不開焦慮這個主題。

▇ 作為一種情緒,它會被傳染和放大

上書房:焦慮往往不是憑空而來的。一個人產生焦慮情緒有時是因為受到了外界,比如家庭、職場、朋友圈的影響。焦慮似乎自帶傳染屬性,為什麼?

宋方金:焦慮作為一種情緒是可以被傳染和放大的,而互聯網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放大了種種焦慮。明清時代的人一輩子接收的信息量可能也沒有現代人一周接收的多,我們的信號現在能在幾秒之內穿越地球,焦慮的情緒也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巨大量級的傳播。

上書房:於是就有了一些人試圖從焦慮中獲利,靠著傳播、放大以及販賣焦慮來博得關注。

宋方金:對。我認為追求流量是人們當下焦慮的表徵之一。很多不符合社會秩序,甚至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就是焦慮導致的人的動作變形。

前幾天網路上非常熱門的一個話題就是一個典型案例。一篇名為《周杰倫微博數據那麼差,為什麼演唱會門票還那麼難買》的帖子引起大家熱議,隨後引發了周杰倫粉絲開始踴躍參加投票的活動,連不玩微博的網友都開始跟著教程學習如何打榜,最後讓周杰倫的「超話」(即超級話題,超話排名是「流量」的具象化表現,意味著明星到底有多「火」)數據飆升,遠超當下年輕流量小生。我相信周杰倫本人可能沒有這種流量數據焦慮,弔詭的是現在粉絲和媒體反在替他焦慮。那如果他本人不具有很強的定力,是不是會被影響呢?

更讓人擔憂的是,這種流量焦慮讓一些媒體和自媒體缺乏普遍的善意,一寫文章就一定要追求「10萬 」,為了達到傳播效果甚至不惜去吃「人血饅頭」。我們常常在朋友圈看到這樣的標題——「震驚!」「不轉不是中國人」,也是這種焦慮的體現。

種種焦慮帶來的動作變形,為的是獲得在線、即時的效果,為的是流量變現,而不再關注文化品質和文化內核。受眾也逐漸被這種販賣焦慮的做法和投其所好的演算法圍困在自己的信息流里。在今天這樣一個複雜多變的融媒體時代,這是值得人們去反思的。

▇ 正是種種焦慮,構成了人生的意義

上書房:有人說,焦慮讓社會和人心變得更浮躁了。但在這本書中,作者並沒有一味地批判焦慮,而是提出,焦慮是分「好與不好」的——好的焦慮在刺痛人的同時也在推動著人的進步。您怎麼理解?

宋方金:作者從正反兩面提出問題,分析了好的焦慮和不好的焦慮。其實之前我們探討的是廣泛的焦慮,在被過度渲染和傳播之後,很可能就成了不好的焦慮。但回到最本真的情感上,焦慮的產生並不一定就是有害的。

拿我自己的經歷來說,上學的時候,每到考試前夕,我就會出現輕微的口腔潰瘍,俗稱口腔上火。時間長了,我知道這是因擔心考試而產生的周期性焦慮。人一焦慮,就會上火,它是一股很清晰的力量,就在人的身體里潛伏著。初二那年考試前夕,我忽然發現自己沒上火。後來轉念一想,那年我的成績很差,所以失去了信心,對考試也就不在乎了。所以,只有讓人在乎的事物才會引發焦慮。

後來我做了編劇,去電視台錄節目,也做演講和脫口秀。其中,有的成功,有的平淡,有的失敗。事後總結的時候,我發現成功、平淡、失敗與焦慮感呈現一種微妙的比例關係:焦慮感強,成功;焦慮感弱,平淡;沒有焦慮感,失敗。

回望過去的歲月,我發現凡是被深刻記住的事物,大多伴有焦慮。等候一封信,等待成績發布,出發或者抵達,開口或者沉默,猶豫的路口,堅決的拐彎,長夜的噩夢,無心的睡眠,等等。很多時候,焦慮和興奮、緊張、喜悅、悲傷等情緒站在一起,不分彼此。或許可以說,正是種種焦慮,構成了人生的意義。

上書房:焦慮所引起的生理反應,比如頭暈、嘔吐、出汗,以及您所經歷過的潰瘍癥狀,有時候會讓人感覺是「沒面子」的。所以也有不少人認為焦慮是一種有待被克服的弱點,焦慮的人是不成熟的。您同意嗎?

宋方金:焦慮意味著不成熟嗎?我不那麼認為。這本書的作者搜集了詳細的資料,展現了很多看上去光鮮亮麗的人物,比如政要、國際大獎得主、運動員、演員、歌手等的焦慮故事。這些人在重大時刻來臨之前都會感到焦慮,或許伴有一些生理反應,但這並不表示他們是弱的。相反,適度的焦慮感是成功者不可缺少的一種東西,也是一個人考慮得多、負責任的表現。

我想,每個人身上都潛伏著焦慮這樣的情緒性物質,只要是在適當的範圍內,焦慮不應該被污名化。

▇ 駕馭自己的焦慮氣質,和焦慮做朋友

上書房:在我們意識到焦慮的存在之後,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和行動與之共處?

宋方金:首先要認識焦慮。一般來說,焦慮分為情緒性焦慮和病理性焦慮。如果是前者,那麼一個人要克服它,就要提升自己的知識結構,拓寬視野。很多時候人被困在焦慮里是因為沒有深入了解前因後果。如果是後者,那就要尋求專業幫助,依靠心理疏導和吃藥來緩解,以維持正常的生活。

在西方,看心理醫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很多人會定期去和心理醫生聊天,也有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一個人因為約了心理醫生而不能參加聚會,他不會覺得這件事是難以啟齒的。但在我們國家,許多人是偷偷摸摸在看心理醫生,而沒辦法和朋友、家人去訴說的。我記得曾經有一位年輕編劇在微博上公開自己看心理醫生的過程,很多人留言表揚她的勇敢和坦誠,說得好像這件事情原本是不應該公開似的。當然,還有更多人不敢去看心理醫生,甚至對此是抵觸的。

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中國文化里有一種羞恥文化,往往體現為不願意向別人敞開自己的心理狀況,並且覺得袒露自己的情緒是羞恥的。這種文化影響著人們,阻礙了人們去面對自己的內心,以及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

上書房:現實生活中,不乏有人通過各種方式轉移注意力,讓自己足夠忙碌而無暇面對內心的焦慮。這其實並不是一種健康的做法。

宋方金:不去面對,焦慮就不存在了嗎?這是掩耳盜鈴。就像小時候孩子們去醫院打針,有的人扭過頭不去看,只有極個別人是看著針頭扎進去的。但實際上看或不看,針都是以那個速度和力量扎進去的。人們迴避焦慮,也是一種「扭頭不看」,並不代表著有力量去對抗焦慮。

人的心理是需要精心打理和照顧的,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坦誠地直面問題。隨後,要學著和焦慮做朋友。去熟悉焦慮,學習焦慮,把它控制在適當的範圍之內,使之成為我們可以熟練使用的情緒工具。駕馭自己的焦慮氣質,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上書房:作者在書中提到了友人在書信中的一句話,給人印象非常深刻,「你的能力遠遠強於你腦海中難以忘懷的能力不足的樣子。請你試著去嘗試,去接受。」也就是說,人有的時候是被自己束縛住的,實際上人比自己想像的要更有力量?

宋方金:是的。我是一個寫作者,寫故事常常是在虛擬的環境中把一個人推到絕望的境地里,看他如何激發自身能量去戰勝所遇到的障礙。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還沒上陣就投降了,因為覺得自己越不過障礙。實際上人永遠比自己所想像的更強大。就像我們在新聞里看到一個母親為了把自己的肝臟移植給孩子,每天10公里暴走,7個月後減掉了自己的重度脂肪肝。生活中這樣的人和事一旦出現,就會成為新聞主角,因為大部分人都做不到,他們沒有去挖掘自身的能量。

其實,焦慮不是多麼難以戰勝的東西。不管你是否願意,不管你是堅強還是脆弱,焦慮人人都有,並終將伴隨我們一生。我們可以通過認識自己、拓展自己的知識結構來和焦慮做朋友。閱讀這本關於焦慮的百科全書,看見作者與不好的焦慮鬥爭的經驗和過程,以及作者對好的焦慮的總結和嚮往,或許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好的焦慮》

[美]斯科特·施托塞爾 著

林琳 譯

中信出版集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一百年前的這位英國旅行家如何描述他所遇見的江南
市民疑惑:粽葉竟是干垃圾?定時定點扔垃圾,加班族怎麼辦?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