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唐穩操勝券的安史叛亂,為何歷經八年才結束,還遺害數百年

大唐穩操勝券的安史叛亂,為何歷經八年才結束,還遺害數百年

安史之亂是割裂盛唐和弱唐的標誌,是將盛唐轉為弱唐的罪魁禍首。安史之亂的歷史著名性主要在於帶來的嚴重破壞和惡劣影響,而它的軍事指揮和勝利緣由,毫無價值可言。安史之亂不同於楚漢爭霸、昆陽之戰、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前者是惡名遠揚的小孩過家家般的打仗,後者是極具暴力美學和軍事奇蹟的戰爭機器。安史之亂惡名遠揚的原因之一就是這場仗本該是大唐穩操勝券,不用傷筋動骨就能平定,只消一年、最多兩年時間,可愣生生的被唐玄宗李隆基和唐肅宗李亨兩父子弄成八年結束,算是皇帝中的另類,軍事統帥中的奇葩,此次大亂把大唐變為殘唐,百年盛世付之一炬,殘存一點。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唐朝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身兼平盧、河東、范陽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聯合頗具才能、同為胡人的史思明發動叛亂,麾下久經沙場的邊軍共有十五萬,糧草充足,餉銀足夠。安史叛軍中有唐人、同羅、奚、契丹、室韋等,軍隊上中下層軍隊絕大部分是胡人,唐人在最底層,有才能也得不到提拔。導致這一支軍隊徹底脫離大唐掌控,而惡果是唐玄宗李隆基本人自己埋下發芽長成的。

當安史叛軍勢如破竹逼進東都洛陽城附近,唐玄宗這才相信自己的乾兒子、乖寶寶安祿山真的大逆不道造反了,舉起的旗幟是「清君側」「打倒奸臣楊國忠,救出水深火熱的皇帝陛下」,一副我是為國盡忠的勤王軍樣子,上至達官貴族,下至平頭百姓,就是沒一個相信。

派遣衛守洛陽城的是西北名將高仙芝、封常清二人,他們招募市井子弟,以為數不多的城防軍將士為骨幹,操練指揮起這支大軍。二人貪功冒進,選擇與安祿山所部展開野戰,不敵,只能退守長安最後的門戶——潼關,而洛陽則贈送給了叛軍。

李隆基聽信讒言,處死了高仙芝、封常清二人,大戰在即,寒了大批將士們的心。難道為君這麼多年的李隆基不知道臨陣換將的隱患和活人通常比死人更有用的道理嗎?潼關是聞名天下的堅城要險隘,非十倍之敵、百天時間不能破。唐朝被如此壓著打的原因是「強枝弱干」,中央軍和地方軍實力不行,邊軍實力強悍在趕來的路上。若是等到各地中央、地方和邊塞的勤王軍趕到,消滅安史叛軍猶如探囊取物。

可是唐玄宗等不下去,安祿山等人的叛亂和洛陽城的失陷讓他在天下人面前大失顏面,他急需一場勝利雪恥。俗話說得好,上面動動嘴,下面跑斷腿。抱病在身、賦閑在家的老將哥舒翰臨危受命,領兵禦敵。久經沙場的哥舒翰知道怎樣才能贏,因此選擇了堅守不出,靜待勤王軍的即將到來。李隆基不願意了,逼著哥舒翰出去作戰。

哥舒翰心裡苦啊,眼睛裡流著淚,抱著必死的心出關,遭遇埋伏許久的叛軍圍殺,唐軍大敗,統帥哥舒翰本人被俘。趁此機會,叛軍高歌猛進,一舉攻佔潼關,他們距離長安和大唐皇帝只有一步之遙了。大勢已去,惜命的唐玄宗沒選擇繼續硬氣的守城,而是帶著楊貴妃匆忙逃走,後遭遇馬嵬兵變。太子李亨於西北靈武登基稱帝,是為唐肅宗。

新皇帝到來並沒有給這個帝國帶來新氣象,反而變本加厲,扶植新勢力,培養自己的黨羽,掌握朝廷,黨同伐異。安慶緒弒父安祿山,叛軍內訌,給了唐軍一個機會,將長安、洛陽收復回來(後又丟回去了)。多疑、自卑的唐肅宗讓本來水到渠成的平叛變得屢屢失利,最終還是靠著史思明等人內訌才終結掉這場叛亂。

後來的大唐就是一個殘缺的大一統王朝,藩鎮割據、宦官干政、皇帝疑心、君臣離心離德等等。此後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中國出現一個忠孝淪喪、仁義盡失、天下失衡的超級大亂世。

後話:殘唐之後的五代十國,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自古以來的倫理道德消失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人說古啊 的精彩文章:

吊打大明九塞之精銳的八旗鐵騎,卻意外敗給南方的兩支地方軍
南宋差點滅亡金朝,為何還簽訂下割地賠款的《紹興和議》?

TAG:今人說古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