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元素周期表的「興與衰」它是怎麼誕生的?

元素周期表的「興與衰」它是怎麼誕生的?

恩格斯高度評價:門捷列夫完成了科學上的一個勛業,這個勛業可以和勒維烈計算尚未知道的行星——海王星軌道的勛業居於同等地位……

19世紀以來,隨著生產和科學實驗的發展,一系列新元素接連不斷地被發現,到1869年已有63種元素為人們所認識。但是,當時化學界有一股經驗主義習氣,一些化學家滿足於經驗性研究,每出現一種元素就對其特性進行測定,使得他們往往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陷入了元素「迷宮」中。於是,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各種各樣的元素之間是否存在著內在聯繫呢?

門捷列夫創新路 元素「迷宮」顯曙光

在門捷列夫生活的年代,有關化學元素的背景知識主要是兩個方面:元素的性質與原子量。這裡不妨引述一段門捷列夫對自己研究活動的回憶:「化學這門研究物質的科學的歷史,一定會引導人們——不管人們願不願意——不但要承認物質質量的永恆性,而且要承認元素化學性質的永恆性。因此,我自然而然地就產生了這樣的思想:在元素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之間,一定存在著某種聯繫。物質的質量既然最後成為原子的形態,就應該找出元素特性和它的原子量之間的關係……於是我就開始收集,將元素的名字寫在紙片上,記下它們的原子量和某種特性,把相似元素和相近的原子量排列在一起……因此,一方面尋找元素的性質與其原子量之間的關係;而在另一方面,尋求其相似點與原子量之間的關係。這算是最簡捷和極自然的想法了。」

從門捷列夫的敘述中,我們不難看出他進行了三個方面的分析:一是分析元素的性質(定性分析),二是分析元素的原子量(定量分析),三是分析元素的性質差異與原子量大小之間的關係(系統分析)。

與此同時,門捷列夫對上述分析又作了相應的綜合:一是按元素化學性質對所有元素進行分類綜合,這是縱向綜合;二是按元素原子量的大小對所有元素進行排列順序綜合,這是橫向綜合;三是將上述兩種綜合聯繫起來,尋求元素的性質與其原子量關係的規律,這是系統綜合。

門捷列夫正是運用這種「分析-綜合」的方法,發現了元素的化學性質隨原子量的增加而呈周期性變化的趨勢。

應當著重指出:門捷列夫不僅使用了「分析-綜合」這種常規的邏輯思維方法,而且運用聯想、想像等形象思維方法進行推導。這是因為當時有些元素尚未被發現,已發現的元素中有的原子量數據有誤。

例如,按照當時的測定,銦的原子量為75.4,銦應該排在硒的前面、砷的後面。但這樣一來,磷與砷、硫與硒這兩對性質相似的元素就無法分別排在同一個縱

向行列中了,因此圖表就亂了套了。門捷列夫推測,銦的原子量很可能搞錯了,就在表上將它的位置移至鎘與錫之間。

又如,按照原子量的大小順序排隊,鋅後面是砷,從縱向觀察,砷應當排在鋁的下面。但是,砷的性質明顯與磷相似,與鋁根本不同。於是門捷列夫大膽地在鋅與砷之間留出兩個「空位」,預言有兩個尚未發現的新元素(「類鋁」和「類硅」)。此外,在鈣與鈦之間,他也預言有一個元素(「類硼」)缺位。顯然,門捷列夫如果不是運用了聯想、想像、直覺等一系列形象思維方法,是不可能從「醞釀」進入「明朗」,完成這張具有創新價值的元素周期表的。

1869年2月17日,門捷列夫排出第一張化學元素周期表,並在相關論文中明確指出:按照原子量大小排列起來的元素,在性質上呈現明顯的周期性。他在《元素的自然系統以及它在判斷未知元素的性質方面的應用》一文中,進一步明確肯定了自己的預言。

自相矛盾難圓說 步入晚年陷迷誤

門捷列夫的假設經受了實踐的檢驗:表上的「空位置」一個又一個地被「填充」——陸續發現了「鎵」(類鋁)、鍺(類硅)、鈧等新元素。它們的物理、化學性質,特別是原子量,與門捷列夫的預言驚人地吻合。例如,據進一步精確測定,銦的原子量(取整數)為114;而鎘與錫的原子量(也都取整數)分別為112和118,所以銦在元素周期表上的位置確應排列在鎘與錫之間。這就表明門捷列夫正確地解釋了元素的性質與原子量之間呈周期性變化的客觀規律。對此,恩格斯作了高度評價:門捷列夫完成了科學上的一個勛業,這個勛業可以和勒維烈計算尚未知道的行星——海王星軌道的勛業居於同等地位。

門捷列夫生活的時代,由於人們對原子內部結構的了解還是很茫然,因而他不可能進一步回答為什麼元素的性質與其原子量的大小存在著周期性變化這個根本問題。

首先,反映在周期表上就形成了這樣的矛盾:有三對元素,如果按照原子量遞增的次序排列,應該是鉀在氬之前、鎳在鈷之前、碘在碲之前。儘管門捷列夫從元素的相關性質出發,對其作了順序相反的「例外」處理,表現了這位化學家對客觀事實的尊重,但是由於這種無法自圓其說的「例外」破壞了元素周期表的統一性,因而作為一種科學理論,門捷列夫的表述顯然不夠成熟和嚴謹。

其次,在元素氫和氦之間有一排空位是否可能存在新元素,門捷列夫並未明確回答。相反,他「曾設想過存在比氫還要輕的元素」。更讓人遺憾的是門捷列夫到了晚年,面對放射性元素和原子中存在電子等物理學上的一系列新發現,其思想未能「與時俱進」——從元素不能轉化、原子不可分割等傳統觀念中解脫出來。他竟「預言了」原子量小於1的NewTonium(原子量0.17)和Coronium(原子量0.4)兩種所謂的「新元素」存在,從而陷入了誤區。

於是,進一步完善元素周期律的重任自然就歷史性地落到了20世紀的科學家肩上。

莫斯萊疆場喋血 失諾獎英名永存

對完善元素周期律作出重大貢獻的是英國青年物理學家莫斯萊。

他不但深信老師盧瑟福的論斷:一個元素的原子質量越大,其原子核帶的陽電荷越多,外圍的電子數也就越多;而且更想進一步搞清楚元素在周期表上的排列順序,與其原子核中的核電荷數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

1913年,年僅26歲的莫斯萊決定利用發現不久的X射線解決這個問題。大家知道,用同一塊石頭,以同一速度投進不同物質中例如水、油或者水銀中時,會產生不同波長的波紋。換句話說,不同波長反映了不同物質的特性。根據相似的原理,莫斯萊在特製的X射線管中,把需測試的某種元素作為靶——陽極,讓它受到陰極上發出的電子轟擊而產生X射線。

他發現,元素的原子序列每進一位,其X射線譜中任何一根線的頻率(波長的倒數)的平方根增加值幾乎是一個常數。X射線頻率的改變與產生X射線的元素原子核中的陽電荷數增加有直接關係。莫斯萊終於明白:原來元素在周期表上的排列序號就是該元素的原子核所帶的單位陽電荷數。根據整個原子呈中性的原則,在原子核外面顯然有同等數目的電子。這樣,門捷列夫當年遺留的問題就不難回答了。

從原子量的角度看,氫是1,氦是4,中間可能還有原子量為2、3的新元素存在;而據莫斯萊的測定,氫的原子序數為最小值1,氦的原子序數為2,在氫和氦的空位之間就不必浪費精力去尋找什麼新元素。至於原子量小於1的新元素當然更無存在的可能了。

再從原子序數大小比較,氬(18)排在鉀(19)前面、鈷(27)排在鎳(28)前面、碲(52)排在碘(53)前面,它們的順序完全是正常的,並沒有什麼「例外」。當然,細心的讀者也一定會發現,莫斯萊並沒有進一步回答:元素的原子序數與它的原子量究竟是否有關?這個問題直到1932年查德威克發現中子,並經科學界公認任何一種元素(除了普通的氫元素以外)的原子核,都是由不同數量的帶正電荷的質子和不帶電荷的中子組成後,才找到了正確答案。

原來,一種元素的原子序數就是該元素原子核內的質子數。科學家們還證實:一種元素原子核的質量幾乎等於該原子的全部質量(原子量)。這樣就可以簡化成:原子量=質子數(原子序數) 中子數。在一般情況下,原子核內中子數與質子數是「同步」增加的。但也有少數原子核不「同步」。這就是門捷列夫認為三對元素排列順序「例外」的根本原因。雖然由於受時代的局限,莫斯萊未能預見中子的發現,但他對原子量,特別是原子結構的認識明顯比門捷列夫深刻得多。

1914年初,莫斯萊將他的這一發現寫成題為《元素光譜的高振動數》等兩篇論文,在權威刊物《菲爾·瑪克》上發表,受到了科學家們的廣泛重視。他們認為當年諾貝爾獎非莫斯萊莫屬。

1916年,德國的柯賽爾更正式用原子序數代替原子量,對元素周期律作了現代科學意義上的準確表述:元素及其形成的單質和化合物的性質,隨著元素原子序數(核電荷數)的遞增而呈周期性變化。

令人惋惜的是,當第一次歐戰爆發後,莫斯萊投筆從戎,不久就把熱血灑在疆場上,年僅27歲,成為一顆過早隕落的科學巨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百科探秘 的精彩文章:

在高海拔地區植物的「生存策略」它們是如何頑強的生存下來的?
軟體貝殼類動物為什麼是這個世界最奇怪的物種?

TAG:宇宙百科探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