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 十二緣起(7)緣起差別(1)無明差別(1)約所知事辨

《瑜伽師地論》 十二緣起(7)緣起差別(1)無明差別(1)約所知事辨

《瑜伽師地論》

十二緣起(7)緣起差別(1)

無明差別(1)約所知事辨

《瑜伽師地論》卷第

四、緣起差別

緣起差別云何?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三(之上):第四、「差別」中:廣辨十二支,文即十二。因解彼彼法,泛釋一期身中彼一切。非此中所辨:一切體性,皆緣起支。

解「無明」中,有四:謂十九種、七種、五種、六種也。十九中,束為七類:一、世。二、事。三、業報。四、三寶。五、四諦。六、因果。七、所證。

十二緣起的差別是怎麼情形呢?

四、一、指經廣說

謂於前際無知等,如經廣說。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乃至到生緣老死。無明是什麼意思?就是「前際無知」,前際、中際、後際無知。這樣「無知等」的意思,《緣起經》中很詳細的解說過的。

韓清凈《披尋記》:「經廣說者:經說」如《緣起經》中所說。

四、二、別釋句義

四、二、一、無明差別

四、二、一、一、約所知事辨

四、二、一、一、一、十九種無知

四、二、一、一、一、一、於前際無知

於前際無知云何?謂於過去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我於過去為曾有耶,為曾無耶,曾何體性,曾何種類,所有無知。

「於前際無知云何?」前際就是過去了,過去了的無知。「無知」也就是無明的意思。「無知」就是沒有智慧,對於所了知境界不明白,被無明所覆蔽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分成「十九種無知」,現在第一種叫做「前際無知」。

「謂於過去諸行,起不如理分別」,於過去的五蘊諸行生起不如理的分別。怎麼叫做「起不如理分別?」這底下解釋:「謂我於過去為曾有耶,為曾無耶,曾何體性,曾何種類,所有無知」。「謂我於過去為曾有耶?」計我論者,內心裏面這樣想:色受想行識裡面有一個「我」,這是常恆住不變異的,在過去世的時候是曾經有過嗎?

「為曾無耶?」過去沒有嗎?「曾何體性」,若是過去世就有我的「體性」的話,那麼我「體性」是什麼樣子?是善的、是惡、是不善不惡的?或者是清凈的、是染污的,自己這麼想?

「曾何種類?」我的過去是有,就有我的「體性」。那麼這個我,它是那一類的呢?是天、是鬼、是胎卵濕化?

「所有無知」,所有的無知。

韓清凈《披尋記》:「於前際無知等者:此中無知,無明異名。謂由無明覆蔽真實,於所知境不能了知,故名無知。由於過去諸行無常法性不了知故,是名於前際無知。由此無知起如是疑:疑我常住,分別過去為曾有耶?疑無因生,分別過去為曾無耶?疑自體別,分別過去曾何體性?疑生處別,分別過去曾何種類?自體別者,三界眾生有四種得自體差別:謂由自害不由他害,或由他害不由自害,或由自害亦由他害,或非自害亦非他害,如是差別如前界施設建立中已說(陵本五卷七頁)。今生處別者,謂三界五趣四生應知。

「此中無知,無明異名。謂由無明覆蔽真實,於所知境不能了知,故名無知。」無知是無明的另外一種名稱。因為有無明,對於所知的境界,主要就是對於五蘊,不了解無我無實的道理,所以名為無知。

由於過去諸行無常法性不了知故,是名於前際無知。由此無知起如是疑:疑我常住,分別過去為曾有耶?疑無因生,分別過去為曾無耶?疑自體別,分別過去曾何體性?疑生處別,分別過去曾何種類?

由於對於過去的色受想行識是無常法性不明白,名為於前際無知。由於這種無知,就生起疑惑:疑我常住,懷疑我是常住不變的,我在過去曾經是有嗎?疑無因生,懷疑我是無因而生的,因而分別我在過去沒有。疑自體別,懷疑自體的差別,我過去是哪一體性的人?疑生處別,懷疑受生處所或種類的差別,我過去曾經是哪一種種類的生命?

自體別者,三界眾生有四種得自體差別:謂由自害不由他害,或由他害不由自害,或由自害亦由他害,或非自害亦非他害,如是差別如前界施設建立中已說(陵本五卷七頁)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複次,自體建立者,謂於三界中所有眾生,有四種得自體差別。或有所得自體,由自所害,不由他害。謂有欲界天,名遊戲忘念。彼諸天眾或時耽著種種戲樂,久相續住;由久住故,忘失憶念;由失念故,從彼處沒。或復有天,名曰意憤。彼諸天眾、有時展轉角眼相視;由相視故,意憤轉增;意憤增故,從彼處沒。或有所得自體,由他所害,不由自害。謂處羯羅藍、遏部曇、閉屍、鍵南位,及在母腹中所有眾生。或有所得自體,亦由自害,亦由他害。謂即彼眾生,處已生位,諸根圓滿,諸根成就。或有所得自體,亦非自害亦非他害。謂色無色界諸天、一切那落迦、似那落迦鬼、如來使者、住最後身、慈定、滅定、若無諍定、若處中有,如是等類。」

「複次,自體建立者,謂於三界中所有眾生,有四種得自體差別。」大意是:一切有情所得自體,或有中夭或無中夭;有中夭中,或由自害或由他害;是故建立四種自體差別。

「或有所得自體,由自所害,不由他害。謂有欲界天,名遊戲忘念。彼諸天眾或時耽著種種戲樂,久相續住;由久住故,忘失憶念;由失念故,從彼處沒。或復有天,名曰意憤。彼諸天眾、有時展轉角眼相視;由相視故,意憤轉增;意憤增故,從彼處沒。」這種人是只有自己會將自己殺死,他人是不能殺死他的,這是欲界天人中的戲忘天和意憤天。欲界天中有二種人,一種是戲忘天人,一種是意憤天人。戲忘天人是樂死的,因為遊戲過頭,忘失正念而死去;意憤天人是氣死的,因為瞋心極大,天人見面時,會互相瞪眼,捔眼相視,彼此互看,越看會越生氣,就氣死了。

「或有所得自體,由他所害,不由自害。謂處羯羅藍、遏部曇、閉屍、鍵南位,及在母腹中所有眾生。」在胎中的眾生自己沒有能力將自己殺死,不能自己殺害自己,只有可能由他人所傷害。

「或有所得自體,亦由自害,亦由他害。謂即彼眾生,處已生位,諸根圓滿,諸根成就。」欲界卵生或胎生的眾生,出生以後,這類眾生可以自殺,也可能被別的眾生殺掉。

「或有所得自體,亦非自害亦非他害。謂色無色界諸天、一切那落迦、似那落迦鬼、如來使者、住最後身、慈定、滅定、若無諍定、若處中有,如是等類。」這類眾生自己不會自殺,也不會被他人殺死;這是指色無色界天的人,一切那落迦、似那落迦鬼、如來使者、住最後身、慈定、滅定、若無諍定、若處中有。

這些差別,在《瑜伽師地論》卷第五裡面有說到。

今生處別者,謂三界五趣四生應知。」這裡所說的生處差別是指三界、五趣、四生。

四、二、一、一、一、二、於後際無知

於後際無知云何?謂於未來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我於未來為當有耶,為當無耶,當何體性,當何種類,所有無知。

「於後際」,後際就是將來。「於後際的無知」,對於後際的無知是什麼情形?

「謂於未來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於」將來的色受想行識,也會生起來不合道理的虛妄分別。怎麼樣的分別?「謂我於未來為當有耶」,心裡在那裡妄想,「我」在將來的時候是「有」呢?「為當無耶?」為是應該沒有呢?「當何體性」,我將來若是有,我的「體性」是什麼樣子?是清凈的,是染污的?「當何種類」,是那一類?在胎卵濕化里是那一類?在五趣裡面是那一趣?對於這些事情所有的「無知」。

韓清凈《披尋記》:「於後際無知等者:此來諸生法性不了知故,余如前解。」未來的生命體稱為後際,對於將來的五蘊諸行會是怎麼樣的法性、體性不能明白了知,所以有種種虛妄不如理的分別,余如前說。

四、二、一、一、一、三、於前後際無知

於前後際無知云何?謂於內起不如理猶預,謂何等是我,我為何等,今此有情從何所來,於此沒已當往何所,所有無知。

「於前後際」,是指現在說的,現在若是對未來說就是「前際」;若對過去說就是「後際」。所以合起來有這樣的差別就叫「現在際」。

對於現在世的無知是指什麼呢?「謂於內起不如理猶預」,就是指內身說的,於內身起不如理的猶豫。「謂何等是我,我為何等」。「何等是我」,我到底是哪一種人?在五蘊裡面說:色是我,受想行識是我,乃至是識是我。那麼何等是我,我又何等,我是色、我是受、我是想、我是行、我是識,這裡猶豫不決、不知道。

「今此有情從何所來,於此沒已當往何所」,我這有情從什麼地方來?「於此沒已」,是現在死掉了。「當往何所」,到什麼地方去?這些事情都是不明白,「所有無知」,叫作「無明」。

韓清凈《披尋記》:「於前後際無知等者:於在世名前後,待去世是後,待未世是前故。由此知,唯於身各別諸行起如是疑:謂從際來,於行中何等是我?若此已,往至後,於行中我何等?此疑我自體。色等五是名行,於此五生疑,故作是:何等是我?我何等?又疑際來或往後我之依,故作是:今此有情何所?於此往何所?

「於現在世名前後際,待過去世是後際,待未來世是前際故。」這一生稱為前後際,觀待於過去生是過去生的後際,觀待於未來生是未來生的前際。

「由此無知,唯於內身各別諸行起如是疑:謂從前際來,於諸行中何等是我?若此沒已,往至後際,於諸行中我為何等?此說疑我自體。」由於對現在世的無知,唯是對於內身五蘊諸行,生起這樣的懷疑:從過去生以來,在色受想行識當中,到底色是我、受是我、想是我、行是我、或者說識是我呢?如果我這個生命體結束以後,到了來生的色受想行識當中我又變成什麼樣子的呢?這是對於我自身的生命體有懷疑。

「色等五蘊是名諸行,於此五蘊各別生疑,故作是說:何等是我?我為何等?又疑從前際來或往後際我之依處,故作是說:今此有情從何所來?於此沒已當往何所?」五蘊種種的活動,名為諸行,於這五蘊各別生疑,所以這樣說:什麼是我?我是哪一種人?又懷疑從過去生以來或者是往下一生我的依止處是什麼?所以就這樣說:這個有情從哪裡來?死了以後要到哪裡去?

四、二、一、一、一、四、於內無知

於內無知云何?謂於各別諸行,起不如理作意謂之為我,所有無知。

「於內無知」是什麼?「謂於各別諸行」,對於各別的色受想行識生起不如理作意,「謂之為我」,說是色是我、或者說受是我、想是我、行是我、識是我,所有無知。

四、二、一、一、一、五、於外無知

於外無知云何?謂於外非有情數諸行,起不如理作意,謂為我所,所有無知。

於外無知是什麼?外就是身外之物,還是不知道的,也就是無明。「謂於外非有情數諸行」,不是「有情」之類,一切的大地、山河、鳥語、花香,也會發起不如理的作意。「謂為我所」,認為是我所有,認為這塊土地是我所擁有是我的,這車子是我的,這房子是我的,種種的這些我所法。實在沒有我,我尚不可得,那有「我所」可得呢?所有無知。

四、二、一、一、一、六、於內外無知

於內外無知云何?謂於他相續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怨親中所有無知。

於內外無知是什麼?「謂於他相續諸行」,另外一個有情的生命體上,所有的色受想行識,「諸行」。「他」有情也是屬於有情,所以也可以說是「內」;但是他不是我的生命,所以又說是「外」。如果簡單習慣的用法,當然就是「他相續」。另一個眾生的生命體,「諸行」。「起不如理作意分別」,什麼不如理作意分別呢?「謂怨親中」,這個人是我的怨家,這個人是我親愛的人,這個人也不親、也不怨,是個中等、中間性的人,那麼這也是「無知」。

韓清凈《披尋記》:「於內無知於外無知於內外無知者:於自身中各別諸行,若五種清凈色,若色依處,若心意識,是名為內。如下決擇分(陵本六十六卷九頁)。於外器世間非有情數諸行,是名為外。於他相續各別諸行,有情數故,說名為內;非自身故,說名為外;由是差別,得內外名。由此能生內外等愛,及後有愛,喜貪俱行愛,彼彼喜樂愛,是故建立此三無知。

「於自身中各別諸行,若五種清凈色,若色依處,若心意識,是名為內。如下〈決擇分〉說(陵本六十六卷九頁)。」在自身中各別的色、受、想、行、識生命體當中,或是五種凈色根,或是色依處的扶根塵,或是心、意、識,說名為內。如《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六所說。

「於外器世間非有情數諸行,是名為外。」對於外邊的器世間不是有情的這些有為法,稱為外。

「於他相續各別諸行,有情數故,說名為內;非自身故,說名為外;由是差別,得內外名。」於其它有情相續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稱為內;不是自己的身體,稱作外;由於有這樣的差別,得到內外的名稱,合稱內外身。

「由此能生內外等愛,及後有愛,喜貪俱行愛,彼彼喜樂愛,是故建立此三無知。」由內身、外境及其它有情的內外身能生對內身的自體愛、境界愛、後有愛、俱行愛、彼彼喜樂愛,因此建立於內、於外、於內外這三種無知。

四、二、一、一、一、七、於業無知

於業無知云何?謂於諸業,起不如理分別,謂有作者所有無知。

於業無知是什麼?或者是福業、或者是非福業、或者是不動業、或者是十善業、十惡業,起不如理分別。「謂有作者」,認為「業」有個「作者」創造。「所有無知」。

四、二、一、一、一、八、於異熟無知

於異熟無知云何?謂於異熟果所攝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有受者所有無知。

於異熟無知是什麼?「業」,是說因;「異熟」,是說果。

「謂於異熟果所攝諸行,起不如理分別」,屬於果報這一方面的一切有為法,生起不合道理的分別。「謂有受者」,這樣的有為法現起的時候,有一個我去接受它,在受此果報,「所有無知」。

四、二、一、一、一、九、於業異熟無知

於業異熟無知云何?謂於業及果,起不如理分別所有無知。

對於業異熟無知是什麼?對於「業」因,及業因所得「果」,生起不合道理的分別心,所有的無知。

韓清凈《披尋記》:「業無知於異熟知於異熟知者:諸業謂因,異熟果,因果相異熟。若於諸業唯有行性不能了知,而妄度我作者,是名於業無知。若於一切世間業因所起,妄自在、作者、生者,而更其受者,名於異熟知。或更於及果不能了知相道理,妄興誹謗一切都,是名於異熟知。由是因,於生天等非正中起妄勝解,依敬信;知此非信,即是知所生。是故建立此三差

「諸業謂因,異熟謂果,因果相屬名業異熟。」諸所造做的業就是因,所變異成熟的就是果,因與果之間是有相屬關係的,名為業異熟。

「若於諸業唯有行性不能了知,而妄計度我為作者,是名於業無知。」如果對於業的造作唯是無常變異的諸行性不能正確的了知,而虛妄的計度有一個我在那裡造作,我為作者,這樣的無明名為於業無知。

「若於一切世間業因所起,妄計自在、作者、生者,而更計我為其受者,名於異熟無知。」如果對於一切世間是由業因的造作而生起,卻虛妄的計度有一個主宰性的大自在天神為作者、或另有一位造作者、或是能生果者,而更加計度執著我是其中的受者,名為於異熟無知。

「或更於業及果不能了知相應道理,妄興誹謗一切都無,是名於業異熟無知。」或是更對於業因與業果的相應道理不明白,善業得到樂果,惡業得到苦果,這是有相應的,而虛妄的興起誹謗,撥無一切因果,名為於業異熟無知。

「由是因緣,於生天等非正處中起妄勝解,歸依敬信;當知此非處信,即是業等無知所生。是故建立此三差別。」由於這樣的因緣,對於生到天上或人間等不是正確的解脫及離雜染處,生起虛妄的勝解,而去皈依及敬信天神。應該知道這是不合道理的信仰,這就是對業、異熟、業異熟的無知所產生的結果,因此建立這三種差別。

四、二、一、一、一、十、於佛無知

於佛無知云何?謂於佛菩提,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

對於佛的無知是什麼?

「謂於佛菩提」,「菩提」是佛所成就的,大圓滿的智慧。「佛」是能成就者,是約人說的,「菩提」是約法說的。對於佛的無上菩提的境界,「或不思惟」,不思惟什麼叫做「菩提」。「或邪思惟」,邪執的思惟。

「或由放逸」,或者這個人貪著世間的五欲,對「佛菩提」的事情敬而遠之。「或由疑惑」,或者這個人,願意來學習,但是沒有甚深的理解,不能建立清凈的信心,所以心裏面「疑惑」:人能夠得到那樣高的智慧嗎?人能夠沒有煩惱嗎?人能夠大慈大悲的廣度眾生嗎?就是對於佛的功德心裏面有「疑惑」。

「或由毀謗」,疑惑多少還情有可原,「毀謗」就太差了,就是心裏面有成見,有意的去毀謗佛的功德智慧,那麼也是無明。「所有無知」。

四、二、一、一、一、十一、於法無知

於法無知云何?謂於正法善說性,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

對於法的無知是什麼?「法」,就是佛的大智慧所證悟的勝義諦。對於勝義的妙法我們不明白,這也叫做無明。

「謂於正法」,正法是什麼?就是佛所覺悟的大涅盤的境界。佛為一切眾生宣說的,無量無邊的法門,通常說是教、理、行、果,都名之為「正法」。

「善說性」,佛有大智慧善巧的宣說正法,來開導迷惑顛倒的眾生。開導眾生初亦於善、中亦於善、後亦於善,初中後所說的妙法,都是能令眾生得大利益。

「或不思惟」,有的眾生的智慧不夠,沒有辦法去思惟、觀察如來的正法。「或邪思惟」,對佛法有成見的人,就有種種的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這和前面一樣「所有無知」,這就叫做無明。

延伸閱讀:

1、《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三:「複次,初善者:謂聽聞時,生歡喜故。中善者:謂修行時,無有艱苦;遠離二邊,依中道行故。後善者:謂極究竟離諸垢故,及一切究竟離欲為後邊故。」

2、《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二·(一六二)中阿含根本分別品分別六界經第一:彼時,世尊復作是念:「此族姓子依我出家學道受法,我今寧可為說法耶?」世尊念已,語尊者弗迦邏娑利曰:「比丘!我為汝說法,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凈,顯現梵行,謂分別六界,汝當諦聽,善思念之。」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42 (請用瀏覽器打開)

3、《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二·(一六三)中阿含根本分別品分別六處經第二(第四分別誦):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為汝說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義有文,具足清凈,顯現梵行,謂分別六處經。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42(請用瀏覽器打開)

四、二、一、一、一、十二、於僧無知

於僧無知云何?謂於僧正行,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

對於僧的無知是什麼?「僧」,就是隨佛出家修學聖道有了成就的人。「謂於僧正行」,對出家眾的正行,「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這也叫做無明。

韓清凈《披尋記》:「於佛無知於法無知於僧無知者:二斷、二智,名佛菩提。如下菩薩地釋(陵本三十八卷一頁)聽聞正法初中後善,是名正法善說性。如下異門分釋(陵本八十三卷十二頁)。文巧義妙,故名善說。若應理行,若質直行,若和敬行,若隨法行,如是差別名僧正行。又自然覺悟相名佛菩提,覺悟果相名正法善說性,隨他所教正修行相名僧正行,由是建立三寶差別,所謂佛寶、法寶、僧寶。於此三寶所有功德不生敬信,是名無知。如是無知:或由不思惟起,聞說功德不了義故;或由邪思惟起,於所聽聞不善領悟故;或由放逸故起,耽著諸欲不樂親近故;或由疑惑故起,不生勝解無凈信故;或由毀謗故起,住自見取誹謗功德故;由此無知能生一切外道邪見,是故建立此三差別。

「二斷、二智,名佛菩提。如下菩薩地釋(陵本三十八卷一頁)。」二斷指煩惱障斷、所知障斷,二智指一切煩惱不隨縛智及於一切所知無礙無障智,得到這二種智慧,名為佛菩提。如下《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八所說。

「聽聞正法初中後善,是名正法善說性。如下異門分釋(陵本八十三卷十二頁)。」聽聞正法的初中後善,名為正法善說性。如《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三所解釋。

「文巧義妙,故名善說。若應理行,若質直行,若和敬行,若隨法行,如是差別名僧正行。」佛所說的法文字與義理是非常的巧妙深細,名為善說。僧,出家眾的正行,包括如理如法的應理行,純樸正直的質直行;六和敬行;隨正法修行的隨法行,這些差別名為僧的正行。

「又自然覺悟相名佛菩提,覺悟果相名正法善說性,隨他所教正修行相名僧正行,由是建立三寶差別,所謂佛寶、法寶、僧寶。」佛在菩提樹下無師自悟,名為佛菩提;佛覺悟的成果相名為正法善說性;隨佛所教導的戒定慧教法的修行相,名為僧正行;由此建立三寶的差別,所謂佛寶、法寶、僧寶。

「於此三寶所有功德不生敬信,是名無知。」若對佛法僧三寶不生恭敬的信心,名為無知。

「如是無知:或由不思惟起,聞說功德不了義故;」這些種種的無知,或是由於不作思惟所引起的,這是因為聽不明白三寶功德義理;

「或由邪思惟起,於所聽聞不善領悟故;」或是由於有邪執的思惟生起,這是因為對於所聽聞的法義不能善為領納悟入;

「或由放逸故起,耽著諸欲不樂親近故;」或是由於放逸散亂所引起,這是因為耽著在諸欲的欲樂中,而不歡喜愛樂親近正法;

「或由疑惑故起,不生勝解無凈信故;」或是由於疑惑生起,這是因為對於佛法不能深入學習,不能生起勝解,沒有清凈信心;

「或由毀謗故起,住自見取誹謗功德故;」或是由於安住在自己偏執的見取中,而誹謗三寶的功德;

「由此無知能生一切外道邪見,是故建立此三差別。」由於這種種的無知,能生起一切的外道邪見,因此建立對佛法僧無知的三種差別。

四、二、一、一、一、十三、於苦等無知

四、二、一、一、一、十三、一、舉於苦諦

於苦無知云何?謂於苦是苦性,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

對於苦諦的無知是什麼?

凡夫不是真實能夠知道苦的。當然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眾生是能知道的。但是五取蘊苦,眾生是不知道的;像壞苦、苦苦,眾生也能知道;但是行苦就不明白。

「謂於苦是苦性」,苦是有苦的體性,凡夫是很難覺悟是苦的,唯有聖人「於苦是苦性」,聖人才能知道。「或不思惟」,佛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凡夫看了老半天也不明白,所以不能思惟。「或邪思惟」,雖然思惟,思惟錯了,「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所以叫做無明。

四、二、一、一、一、十三、二、例於集等

如於苦,當知於集、滅、道無知亦爾。

對「於苦」不了知,當知道不但是於苦無知,於集、滅、道也是不懂。苦諦是由集諦來的,集是因、苦是果;滅,是滅除苦,當然就不苦了。但是怎麼樣才能滅苦呢?要修道,修戒、定、慧的聖道,才能滅除惑業苦。

韓清凈《披尋記》:於苦知等者:苦集道,是真苦,集真集,滅為,道真道,義無虛妄,唯聖所,故名為諦時來理成就性,法爾無諍,名苦性等。苦是染果,集是染因,果,道是因,於如是等不能了知,是名於四知。此亦能生一切邪,是故建立此四差

苦集滅道,是四種諦理。依聖教修行,可以真實的體驗苦真實是苦,集真實是集,滅真實是滅,道真實是道,四諦的義理沒有任何虛假不實,唯有聖人能親身體證,所以名為諦理。無始以來這些道理成就的法性,自然是如此而沒有諍論,名為苦性等。苦是雜染的果,集是雜染的因,滅是清凈的果,道是清凈的因,對於這些道理不能正確的了知,名為於四諦無知。因為這種種的無知能生出一切的邪見,因此佛陀建立這四種諦理的差別。

四、二、一、一、一、十四、於因等無知

四、二、一、一、一、十四、一、辨因果

四、二、一、一、一、十四、一、一、舉於因

於因無知云何?謂起不如理分別,或計無因,或計自在、世性、士夫、中間等不平等因,所有無知。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三(之上):於「因」中:「或計自在世性士夫中間等」者:「自在天」:冥性。「士夫」:神我。梵王居中間禪,故名:中間。如次配釋。

對於因的無知是什麼?「因」,是生命體的緣起,也就是一切法的緣起。我們生命體這個色受想行識的緣起,也就是眼鼻舌身意的緣起,當然也包括了色聲香味觸法,包括了宇宙間一切的事物都在內了。那麼這一切事情的因,究竟是怎麼回事情,我們不明白,這也是無明。

「謂起不如理分別」,我們不知道就承認不知道,也還好一點。但是自己還不承認不明白,自己會想出不合道理的觀察。「或計無因」,認為世間上一切眾生的生命體,是沒有因緣的就有了。不需要有個因由,世界上就有一切法了。

「或計自在」,這以下是有因,有的眾生認為世間上的生命,眾生的生命體也好,所居住的世界的情況也好,是有因而有的。什麼因呢?「計自在」,世界上的事情是大自在天創造的。

「世性」,世性也叫做冥性。「世性」,不承認有神,只是承認有一種真實體性的東西,是宇宙萬物的根本。「世」,就是世間一切法;世間的一切法是依它為根源而有的,就名之為「世性」。「冥性」是什麼呢?外道一入定能觀過去八萬劫的事情,在八萬劫以前就看不明白。在定裡面看不明白,他在心裡想,八萬劫之前我看不明白的地方就叫做冥。那個地方有不可思議的體性,生出來世間一切法的,這叫做「冥性」,也名為「自性」,也叫做自性。沒有創造萬法的時候,叫做「自性」;創造萬法的時候叫做「世性」,不管是創造、不創造,看不明白就叫「冥性」。「自在」是約有意識的神說的;「冥性」是約一種理性說的。世間上宇宙萬有,是從那個不可知的理性發出來的。

「士夫」就是我。也不是自在天創造的,也不是冥性創造的,是我創造的。執著色受想行識裡面有一個我,我創造世間一切,就是神我,他認為我是萬能,能創造世間的一切萬事萬物。

「中間」,初禪和二禪之間的大梵天王,他有能力創造世間的萬物。

「等」,這以上這麼多的看法是「不平等因」。怎麼叫做不平等呢?譬如說:大自在天創造宇宙間的萬事萬物,以大自在天為因。大自在天是誰創造的,沒有人創造他,他是自然而有的。萬事萬物是有因,而自在天是無因,這是不平等。如果說是萬事萬物是有因,自在天也有因,那麼就平等了。很多都是有因,只有一個是無因,所以彼此不平等。或者說世性、或者說士夫、說中間禪、說大梵天王是一切眾生之父,一切法是他創造的,一切法是有因,他是無因的,沒有人創造他,這是「不平等因」。

「所有無知」,計無因也是胡塗,也是「無知」。計自在天、計世性、計士夫、計中間禪等、計這些不平等因,都是「無知」。

四、二、一、一、一、十四、一、二、例於從因所生諸行

如於因無知,於從因所生諸行亦爾。

「如於因」,就像前面說:我們對於宇宙間的萬事萬物的因,我們不知道怎麼回事,這是「無明」。「於從因所生諸行亦爾」,從那個因所生出來的萬事萬物,我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我們也不明白,「因所生諸行」,從因所生的五蘊諸行就是果了,在因上無知,在果上也是無知。

韓清凈《披尋記》:「於因知等者:自身起是名因,行是名果。若於起妄計為無,是名者。或復因而不理,是名不平等因者。如是二,若於因起,是名於因知;若於果起,是名於因所生知。由是道理,故言亦。妄計諸因而生,或不平等因之所起故,由此能生生天方便增上慢,是故建立此二知。

「自身緣起是名為因,緣生諸行是名為果。」自身緣起是名為因,由緣所生的五蘊諸行是名為果。

「若於緣起妄計為無,是名無因論者。」如果對於緣起錯誤計為是沒有的,是名無因論者。

「或復計余為因而不稱理,是名不平等因論者。」或又執著是其它不如理的因來創造生命體,例如自在、世性、士夫、或中間等所創造萬事萬物,是名不平等因論者。

「如是二計,若於因起,是名於因無知;若於果起,是名於因所生諸行無知。」如此二種錯誤計度執著,如果是由因而生起的,名為於因無知;如果是由果而生起的,名為由因所生諸行的無知。

「由是道理,故言亦爾。」於因無知則於果必然也無知,所以說亦爾。

「妄計諸行無因而生,或不平等因之所起故,由此能生生天方便增上慢,是故建立此二無知。」若錯誤認定五蘊諸行非緣起而生的,或者是不平等因所生起的,則能夠產生錯誤的生天方法,如以殺害羊等為生天的因,或誤以生天為究竟涅盤等增上慢,因此建立於因無知及於因所生諸行無知這二種無知。

四、二、一、一、一、十四、二、廣染凈

又彼無罪故名善,有罪故名不善,有利益故名應修習,無利益故名不應修習,黑故名有罪,白故名無罪,雜故名有分。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三(之上):「無罪有罪應修不應修」者:散釋於因、善惡之體。「黑白雜」者:釋果之體。果有黑白二分,故名:有分。此十九中,有:通俱生、或分別起。世事業果等、通二門故。

又彼,是指因與從因所生諸行,「又彼無罪故名善」,對於自己和他人都是不傷害就是善。「有罪故名不善」,有罪過的就是不善。

「有利益故名應修習,無利益故名不應修習」,若是從符合因果的道理,能夠不做惡事而做善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會有真實的利益。有真實的利益,應該去做,無利益的事情是不應該做。「黑故名有罪」,因是黑的,如十惡業,果也是黑的,如三惡道,因此名為有罪。「白故名無罪」,因是白的,如十善業,果也是白的,如三善道,因此名為無罪,做那件事令心清凈,得的果報也是特別的滿意,所以是「無罪」的。

「雜故名有分」,有的時候做那件事又不純是有罪,也不純是福,有福也有罪。所以得果報的時候也是,也有福、可愛的一面,也有受苦的一面,那就是「雜」,混雜。所以「有分」,就是有黑白夾雜,就是有苦、也有樂。

韓清凈《披尋記》:「又彼罪故名善等者:此前二染,皆彼知所,與經開合有,故唯有十九種知。此中故名有分者,黑白分間雜而有,故名有分。如黑白黑白異熟是。余文易知。

「此顯前二染凈種類差別,皆彼無知所攝,與緣起經開合有別,故唯說有十九種無知。」這裡顯示前二染凈種類差別,就是於因無知及從因所生諸行的無知,對因果這二種的染凈種類差別,都是屬於無明所攝的,在《緣起經》裡面開合有別,這裡只有說十九種無知。

「此中雜故名有分者,謂黑白分間雜而有,故名有分。如說黑白黑白異熟業是。余文易知。」名為有分,是指黑白區分間雜而有,因此稱為有分。黑白黑白異熟業前面說過。其它的文就容易懂了。

四、二、一、一、一、十五、於六觸處如實通達無知

於六觸處如實通達無知云何?謂增上慢者,於所證中顛倒思惟,所有無知。

對於六觸處如實通達的無知是什麼?「於六觸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

「如實通達」,如實通達,那就是要有佛法的般若的智慧。六根與六境接觸的時候,運用般若的智慧,調伏內心的動作,修行從這地方開始。觀察色聲香味觸法,都是無常的、是無我的;觀察眼耳鼻舌身意也是無常、是無我的,觀察一切法空的,令心無所住。

「謂增上慢者,於所證中顛倒思惟,所有無知」,「增上慢」的人,還是有點修行的,有很高的禪定的功夫,可能有神通的,不是一般人的境界,他認為他的境界就是聖人,他是用真實心這樣相應說的。但是說得不對,因為這還是凡夫境界,不是聖人,所以叫做「增上慢者」;就是把自己估計過高了,把自己看得太高了,那叫增上慢者。

「增上慢」的這個人,因為不讀經論,不知道自己是增上慢。「於所證中顛倒思惟」,就對於自己所成就的境界,想錯了、搞錯了,所以「顛倒思惟」。只是得一點禪定而已,並不是得聖道,但是認為是得聖道,那麼這當然就是無知,「所有無知」,這就是無明。這事情真是也是遺憾,用了很多年的功夫,放下塵勞的事情,吃了很多的苦頭,專心修行有了成就,結果不是。

延伸閱讀: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二·(一六二)中阿含根本分別品分別六界經第一:「比丘!人有六觸處,此說何因?謂比丘眼觸見色,耳觸聞聲,鼻觸嗅香,舌觸嘗味,身觸覺觸,意觸知法。比丘!人有六觸處者,因此故說。比丘!人有十八意行,此說何因?謂比丘眼見色,觀色喜住,觀色憂住,觀色舍住,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觀法喜住,觀法憂住,觀法舍住。比丘!此六喜觀、六憂觀、六舍觀,合已十八行。比丘!人有十八意行者,因此故說。」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42 (請用瀏覽器打開)

如是略說十九種無知。

十九種無知:1.前際、2.後際、3.前後際、4.於內、5.於外、6.於內外、7.於業、8.異熟、9.業異熟、於愚10.佛11.法12僧、於13.苦14.集15.滅16.道、17.於因、18.於果(從因所生諸行)、19.六觸處如實通達等無知。

韓清凈《披尋記》:「於六觸達無知等者:六觸者,眼等根名觸生,名六觸。若於其時無明相為緣便生於行、行緣識等,由是能引生死苦果。若於其時無明不起,爾時與觸俱生六雖緣六境而不生染,彼明因永,便無緣行、行緣識等,如,如是名於六觸。於此所若未通,妄自倒,已通,是名於六觸達無知。此中知能生沙果增上慢,是故建立。

「六觸處者,謂眼等根名為六處,緣觸生時,名六觸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稱為六處,依六根觸對色聲香味觸法時,名為六觸處。

「若於其時無明相應,無明為緣便生於行、行緣識等,由是能引生死苦果。」如果接觸境界有無明相應時,以無明為緣,就會產生福等三種業行,由行緣識等,在阿賴耶識中熏習了識、名色、六入、觸、受的種子,由此能引未來的生死苦果。

「若於其時無明不起,爾時與觸俱生六處,雖緣六境而不生染,彼無明因永滅寂靜,便無緣行、行緣識等,如實通達沙門果證,如是名為於六觸處如實通達。」如果六根接觸六境時沒有無明生起,那時與觸同時生起的六根,雖然緣取六境,不會有貪瞋痴煩惱相應所生起的染著,由於無明的因永遠斷滅而寂靜,就不會有無明緣行、也不會有福行、非福行、不動行去緣識等,已經如實的通達沙門果證,如是名為於六觸處如實通達。

「於此所證若未通達,妄自顛倒,謂已通達,是名於六觸處如實通達無知。」如果對於自己所證得的境界,還沒有通達,而虛妄執著自己錯誤顛倒的認知,認為已經通達,是名於六觸處如實通達的無知。

「此中無知能生沙門果增上慢,是故建立。」這其中的無知,能生起對沙門果未證為證的增上慢,因此建立於六觸處如實通達的無知。

四、二、一、一、二、七種無知

四、二、一、一、二、一、總標

復有七種無知: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轉愚,四、最勝愚,五、真實愚,六、染凈愚,七、增上慢愚

除了十九種無知,又有七種的無知,就是七種的無明:世愚、事愚、移轉愚、最勝愚、真實愚、染凈愚、增上慢愚。

一、「世愚」,就是過去、現在、未來;前際、後際、現在際,在這三世上不明白是無我、無我所,所以叫做「世愚」。

二、「事愚」,是約內外說的。

三、「移轉愚」,由未來移轉到現在,由未來移轉到現在,由現在移轉到過去。這時間的相貌有點迷惑性,我們說是由未來到現在,由現在到過去;也可以說由過去到現在,由現在到未來,也有這種意思。這個「移轉」呢,就指前面那個「業無知、異熟無知、業異熟無知」,業能感果報,所以就是移轉了。由未來到現在,由現在到過去才能移轉。

四、「最勝愚」,就指「於佛無知、於法無知、於僧無知」,三寶是最殊勝的,對於三寶有所不知。

五、「真實愚」,對於苦、集、滅、道,出世間的因果不明白,這叫做「真實愚」。

六、「染凈愚」,「於因無知」,於因所生法無知,就是因果。因果有善、惡,所以稱之為「染凈」。

七、「增上慢愚」,就是「於六處觸如實通達無知」,對於沙門果有所不知。

四、二、一、一、二、二、別名攝

前十九無知,今七無知,相攝云何?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三(之上):「七無知、攝十九」中:業異熟無知、攝移轉者:業能招果,迷而不知,執不平等因,故名:移轉。

次六無知、攝第六者:前因果愚,本末合六。末為四者:一、善不善。二、應修習不應修習。三、有罪無罪。四、有分也。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四:或因果性、善惡不定,於此生愚,故名:移轉。「染凈愚」者:所愚因果通善惡故。

前面說的十九種無明,這裡又說七種無明,那彼此的關連,是怎麼樣呢?

謂初三無知攝初一,次三無知攝第二,次三無知攝第三,次三無知攝第四,次四無知攝第五,次二無知攝第六,後一無知攝第七。

十九種無知裡面,初開始的三個無知,前際、後際、前後際,可以攝持這裡的「世愚」。

內無知、外無知、內外無知,那可以該攝這裡的「事愚」。

「移轉愚」就是:業無知、異熟無知、業異熟無知。

佛法僧三寶,攝「最勝愚」。苦、集、滅、道,四個無知,攝「真實愚」。於因無知、即因所生法無知,攝「染凈愚」。

「於六觸如實通達無知」,於沙門果證的不明白,攝這裡的最後一個「增上慢愚」。

韓清凈《披尋記》:「復有七種知等者:愚三故,此名世愚;愚外俱,此名事愚;愚果俱,名移愚;愚三故,名最勝愚;愚四故,名真愚;愚能生因及所生法,名染愚;愚沙,名增上慢愚。

「愚三際故,此名世愚。」愚於前際、後際、前後際的道理,名為世愚。

「愚內外俱,此名事愚。」愚於內身、外境、及內身外境的道理,名為事愚。

「愚業果俱,名移轉愚。」愚於業、異熟、業異熟的道理,名為移轉愚。

「愚三寶故,名最勝愚。」愚于于佛法僧三寶的道理,名為最勝愚。

「愚四諦故,名真實愚。」愚於苦集滅道四諦的道理,名為真實愚。

「愚能生因及所生法,名染凈愚。」愚於能生因以及從因所生五蘊諸行等果法,名為染凈愚。

「愚沙門果證,名增上慢愚。」愚於沙門果證,名為增上慢愚。

四、二、一、一、三、五種愚

四、二、一、一、三、一、標總列

復有五種愚:一、義愚,二、見愚,三、放逸愚,四、真實義愚,五、增上慢愚。

「一、義愚」,「義」就是道理,對於一切所應該通達的道理,都是不明白,叫做「義愚」。包括十九種無明都在內了。

「二、見愚」,有智慧,能有所見,但是這種見,是愚痴的境界,有無明的,實在是錯誤了,搞錯了,所以叫做「愚」。

「三、放逸愚」,想要有好的享受,但是沒有好的品德。

「四、真實義愚」,對真實義不明白。

「五、增上慢愚」,對於沙門果證不了解。

四、二、一、一、三、二、明別攝

前十九種愚,今五種愚,相攝云何?

謂見愚,攝前六及於因所生法無知;放逸愚,攝於業異熟俱無知;真實義愚,攝於佛等乃至道諦無知;增上慢愚,攝最後無知;當知義愚,通攝一切。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三(之上):「五攝十九」中:「見愚」攝八。謂世事各三、[辨]並因果推度,名:見。體非無明,痴與慧俱,故名:見愚。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四:「放逸愚」攝三:不知業果,故生放逸。「真實義愚」攝七。「增上慢」攝一。「義愚」攝十九:迷義理及境,皆名:義愚。

見愚:於前際、後際、前後際、於內、於外、於內外前六種的無知,及於因、於果(於因所生法)的無知。攝八個無明。

放逸愚:於業、於異熟、於業異熟的俱無知。攝三個無知。

真實義愚含攝:於佛法僧三寶、於苦集滅道四諦的無知。攝七個無知。

增上慢愚含攝:最後於六觸處如實通達的無知。

義愚通攝一切的十九種無知。

韓清凈《披尋記》:「復有五種愚等者:愚於一切所知境界,是名愚;邪解依,推求分,是名愚;希求生天,不修正行,名放逸愚;不正通、四,是名真實義愚;倒妄得沙果,是名增上慢愚。」「愚於一切所知境界,是名愚。」愚於一切所應該要認識的緣起的境界,稱為義愚。

邪解依,推求分,是名愚。」外道以錯誤的理解為依止,錯誤的推斷、尋求、及分別,名為見愚。

希求生天,不修正行,名放逸愚。」想要生天去享受快樂,不修戒定慧的正行,名為放逸愚。

不正通、四,是名真實義愚。」沒有正確的通達三寶、四諦的道理名為真實義愚。

倒妄得沙果,是名增上慢愚。」對於沙門果證,有錯誤的認識與執著,名為增上慢愚。

喜歡作者請掃碼

文|觀諸法如 校勘|如檀 排版|如梵 編輯|如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瑜伽師地論》 十二緣起(2)緣起體(2)從前際中際生中際生已復趣流轉(2)料簡
法藏伯希和敦煌文獻精美手稿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