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心目中的三國 就是這「五人」

我心目中的三國 就是這「五人」

「三國」歷史,真是有說不完的故事。平台編輯部發起「大話三國」徵文活動,撩人心動難耐。

「我心目中的三國···」,簡單說,就是曹操、劉備、孫權這三人以及自己所讚賞的另兩人。

我心目中的三國 就是這「五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小時候,長輩們常叨咕「老不看《三國》,少不看《西遊》」,開始還不太理解其意。後來稍大點才明白,這是告誡人們,看《三國》主要學習智慧和計謀,這必須要趁年輕去學,等老年時再學就晚了。

在中國浩瀚的歷史海河中,「三國」只不過是一小朵浪花,是短短暫的一瞬。

雖然存留在歷史中的時間短暫,但三國時期閃耀的光點多而奪目。可謂: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不盡」英雄。

今人尤其要感謝古代作家羅貫中老先生,是他精心寫下的不朽之作《三國演義》,把漢末晉初這段三國紛爭的歷史推到了極致。

如果僅說曹操、劉備、孫權就代表了「三國」全部,未免片面。

專業的歷史研究人員,早把三國時期的歷史背景、發展趨勢,國內外、朝野上下的形勢、各派政治人物特點、主要戰役、成王敗寇,分析得精透。

作為一般讀者,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主要還是看故事情節,看人物命運,自然也就有了了「看《三國》掉眼淚替古人擔憂」的笑談。

比較曹操、劉備、孫權這三位三國歷史中的梟雄人物,其中最弱的當屬漢室宗親劉備。雖然後來他擁有了神仙級別的軍師諸葛亮,擁有了關張趙馬黃這樣幾乎無人匹敵的「五虎上將」,但最終仍不能實現一統天下的宏圖夙願。

小時候,聽前輩講《三國》,對他們講述中對號入座的「天時、地利、人和」,留下極深刻印象。

讀了高中才知道,這六個字乃孟子所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後世的文化人和政治家,常以天時、地利、人和的有無和多寡,來推斷國家、朝代政治勢力的強弱興衰。

天時是啥:主要指局勢利弊優劣;地利:則是指山川險要,城池堅固情況;而所謂人和,說的是人心向背、內部勢力能否凝聚抱團。

我心目中的三國 就是這「五人」

三國時期,恰好天下逐漸形成三大政治集團,也恰好對應了這三點: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憑藉官渡等戰役,率先平定中原大地,佔據了當時「天下」的核心,成為最大的武裝勢力,並且成為名義上的中央政權。因此,曹操佔據了六字中的「天時」二字;

孫權集團劃江治吳,坐鎮江東,它用以抗衡曹操等外敵的主要是長江天塹,所以後人皆以東吳孫權盡得「地利」來形容。

那麼,剩下的「人和」二字,只能對應蜀主劉備了。而劉備的勢力,乃是三個勢力當中成型最晚和較弱的一方。

當曹操、孫權早已開始經營中原和江東時,劉備還在居無定所、東奔西闖各處流浪。

但為何像劉備這樣一個並不很出眾的小軍閥,後來卻能夠也佔據一方,成為與另外兩大陣營三分天下的呢?

後人和歷史就把「人和」二字賦予給了劉備,認為這是他成功的原因。

事實上,劉備除了有一批真心忠於他的文臣武將人脈外,和東吳孫權政權一樣,也是以地利而立世不亡的。

史料說:「益州乃守成之國,非進取之地。」

劉備當初西取益州的最大收益,就是獲取了一個別人輕易打不到,自己可以安身立命的地盤。劉備也因此藉機入蜀,徹底結束了流浪逃亡的生涯。

《三國》中人物眾多,武星閃耀,謀士成群,大小戰役驚心動魄。且演義小說中的計謀連環頻出,留給歷史諸多成語典故,其文化魔力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如果讓筆者說對《三國》哪個人物印象最深?自己覺得除了曹操、劉備、孫權三大巨頭外,心中的男星就是關羽,女星則是孫權的妹妹孫尚香。

無可爭議的史實是,由一名被殺頭的武將而逐漸被歷代推崇、進而成為與文聖孔子並列的武聖,歷史中唯有關羽一人。

記憶中的關羽,難脫那幾句描述:「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若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坐下赤兔千里馬,手使青龍偃月刀···」

我心目中的三國 就是這「五人」

關羽殞命沙場,民間尊其為「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

但仔細習閱史料可知,關羽被尊為「武聖」,卻與他的實際的軍事能力無關。

宋代以前,歷朝尊崇的「武聖」是商周時代的姜子牙。

由於宋朝統治觀念等原因,國家軍力出現了問題,北宋連續被遼、金、西夏甚至土蕃、大理侵略騷擾。

危機中,特別是以宋徽宗為首的皇族希望造一個神出來,因此就不斷地對三國時期的武將關羽的忠義進行彰揚。很快將關羽從「古今64將」拔高到「護法神」級別。先封「忠惠公」,再封「崇寧真君」,又封「昭烈武安王」和「義勇武安王」。

到了元代,元文宗封關羽為「壯繆義勇武安顯靈英濟王」,明神宗在萬曆三十三年,再封之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又把關羽廟升格為「武廟」,與「文廟」中的孔子等同朝奉。

清太祖努爾哈赤當建州酋長時,為了讓其子孫熟悉漢文化,大力學習三國歷史,要求人人熟讀《三國演義》,還把這本書當做軍事啟蒙教材。

受到《三國演義》影響,滿清將士將關羽當作自己的戰爭守護神來崇拜,甚至還專門向明朝請求賜予關羽神像,稱他為「關瑪法」(瑪法為滿語,意為老爺),關帝廟在滿族民間被稱老爺廟。

每次清兵外出打仗的時候,都會拜一拜關羽、「關瑪法」。

隨著他們征戰勝利的次數越來越多,對關羽是守護神的信仰更是越來越強烈,而到了乾隆帝的時候,關羽終於榮登「武聖」的神位。

有人認為,關羽能有這麼大的成就,主要是歸功於小說《三國演義》。所以說,別人寫書是留下一部經典,而羅貫中寫書直接留下一個武神,供世人朝奉。

在《三國》書中,女人也是群芳爭艷。其中不乏有貂蟬、大喬、小喬、甄氏等超群美女。但筆者覺得,在《三國》書中著墨不多的孫尚香,應屬於一個美貌而不尋常的女人。

孫尚香是孫權的妹妹,作為吳國之主的妹妹,她自然身價不菲。

她美貌出眾,英姿颯爽,行事果決,喜愛武藝。應當是文韜武略不亞於兄長,平日身邊總有近百名武裝婢女相伴。

赤壁大戰期間,孫權為了鞏固與劉備陣營之間結盟關係,聽從周瑜、魯肅等人建議,硬以政治婚姻目的,將孫尚香許配給年長其二十餘歲的劉備為妻。

我心目中的三國 就是這「五人」

在《三國》書中,周瑜一為救友,二為國計,於是上書孫權,教使「美人計」,進妹予劉備為夫人,誘其喪志而疏遠屬下。

小說第54回「吳國太佛寺看新郎 劉皇叔洞房續佳偶」一節寫道:

「過了數日,細作回報:『荊州城中揚起布幡做好事,城外別建新墳,軍士各掛孝。』周瑜驚問曰:『沒了甚人?』細作曰:『劉玄德沒了甘夫人,即日安排殯葬』。瑜謂魯肅曰:『吾計成矣:使劉備束手就縛,荊州反掌可得!』肅曰:『計將安出?』瑜曰:『劉備喪妻,必將續娶。主公有一妹,極其剛勇,侍婢數百,居常帶刀,房中軍器擺列遍滿,雖男子不及。我今上書主公,教人去荊州為媒,說劉備來入贅。賺到南徐,妻子不能勾得,幽囚在獄中,卻使人去討荊州換劉備。等他交割了荊州城池,我別有主意。於子敬身上,須無事也。』魯肅拜謝。」···

這裡寫的「極其剛勇,侍婢數百,居常帶刀,房中軍器擺列遍滿,雖男子不及」,可見孫尚香確有其父兄之風,剛勇不遜男子。

不料,在諸葛亮的錦囊妙計安排下,假婚成真姻。周瑜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後來這位孫夫人更助劉備返蜀,於路上怒斥追襲的吳將,盡顯女中豪傑之風。她在罵退了吳將徐盛,丁奉之後,忽聽得背後喊聲大起。玄德又告孫夫人曰:「後面追兵又到,如之奈何?」

夫人曰:「丈夫先行,我與子龍當後。」玄德先引三百軍,望江岸去了。子龍勒馬於車傍,將士卒擺開,專候來將。

四員將見了孫夫人,只得下馬,叉手而立。夫人曰:「陳武、潘璋,來此何干?」二將答曰:「奉主公之命,請夫人、玄德回。」孫夫人正色叱曰:「都是你這伙匹夫,離間我兄妹不睦!我已嫁他人,今日歸去,須不是與人私奔。我奉母親慈旨,令我夫婦回荊州。便是我哥哥來,也須依禮而行。你二人倚仗兵威,欲待殺害我耶?」

幾句話罵得四人面面相覷,各自尋思:「他一萬年也只是兄妹。更兼國太作主。吳侯乃大孝之人,怎敢違逆母言?明日翻過臉來,只是我等不是。不如做個人情。」軍中又不見劉玄德,但見趙雲怒目睜眉,只待廝殺。因此四將喏喏連聲而退。

在封建社會,女人屬於弱勢群體,只有女人懼怕男人,唯獨這位孫尚香能夠讓東吳諸將懼怕她,為千百年來一直受男子主義壓迫的女人們揚眉吐氣了一把。

後劉備入益州,使趙雲領留營司馬,留守荊州。此時孫權聞知劉備西征,於是遣周善引領舟船以迎孫夫人回朝,而孫尚香此時還帶著後主劉禪,幸得趙雲與張飛勒兵截江,才重奪劉禪。

彝陵之戰,劉備戰敗,有訛言傳入吳中,說劉備已死,孫尚香傷心不已,望西痛哭,投江而死。後人為其立廟,號曰「梟姬祠」。

據傳,紀念孫尚香的人認為她是「亂世梟雄」劉備的妻子,並且志勝男兒,因此稱她為「梟姬」。

儘管正史中記載的孫尚香(孫仁),與小說中塑造的孫夫人有所區別,但都難以掩蓋其美貌果敢、文武兼備的動人形象。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心春秋 的精彩文章:

說肅順專橫弄權實屬冤枉 他督促咸豐乾的這件事連慈禧都拒絕翻案
水滸中這三人分別被梁山好漢滅掉,為何千百年來無人同情

TAG:掌心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