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猴子鑽的洞,大象怎能鑽?美軍在越南遭遇地道戰,苦於無法鑽洞

猴子鑽的洞,大象怎能鑽?美軍在越南遭遇地道戰,苦於無法鑽洞

作者:勇者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眾所周知,八路軍的武器裝備相較於當時的日軍來說,可謂天壤之別。尤其在敵占區開展武裝鬥爭的特工隊和抗日民兵,武器裝備更是陳舊和原始。但智慧的抗日軍民創造性地發明了麻雀戰、地雷戰、地道戰等經典戰法。如今,這些經典戰法也被搬上了大銀幕,《地道戰》《地雷戰》等膾炙人口的影視劇,讓這些戰法被人們所熟知。

鮮為人知的是,美軍也曾學習過八路軍的地道戰。按照美軍公布的資料看,美軍在二戰中就對地道戰興趣濃厚。美軍稱「學習這一戰法,是為更好的向前線軍隊轉運物資和及時搶救轉移傷員」。

在朝戰、越戰中,美國大兵都吃夠了地道戰的苦頭。參加越戰的美國士兵回憶,他們在越南的叢林里和越南軍方作戰,惡劣的雨林氣候讓他們十分沮喪,但這都還不是最讓他們頭疼的。最讓他們手足無措的就是在雨林中隨時從地下洞穴或是從山洞中出來的越南士兵,他們往往打一兩黑槍,隨即消失在雨林中。搞得美軍疲於應對,士氣低落,充滿恐慌。

為什麼這些越南士兵,可以靈活地從洞穴地道中衝出來打黑槍,而美軍不能順藤摸瓜沿著洞穴直搗黃龍?原因倒也簡單:美國大兵的個頭普通很大,平均身高在1.85米,體重85公斤以上,而越南士兵平均身高不足1.7米,體重只有60公斤左右。猴子能鑽的洞,大象怎能鑽?

更何況,這些越南士兵在修建地道的時候,特意將隧道的尺寸儘可能縮小。在關鍵的卡口,如用來攻擊敵方的地面出口、連接幾條隧道的岔口等,則更加狹小,即使身材矮小的越南士兵,也只能縮身,僅容一人通過。所以,對當時還沒有普遍使用鑽地導彈的美軍來說,越南士兵讓他們叫苦不迭。有些厭戰的美軍士兵,甚至稱從地下爬出的越南士兵,是「叢林地下飄蕩的幽靈」。

越南作為地道戰的後來使用者,都能將這一戰法發揮出了如此大的作用,當年八路軍作為祖師節,就更加高明了。

地道戰誕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華北平原,由於平原一望無際,地面陣地作戰十分不利於我軍。但有沒有山林等天然屏障,也不利於開展游擊戰和運動戰。所以,抗日軍民創造性地發明了地道戰。一開始,地道戰僅僅用來躲避日軍「掃蕩」,慢慢發展成能打能藏、還能防火防水防毒的地下綜合型工事,形成了「房連房、村連村」,相互配合、上下互動的堅固體系。

善於使用地道戰的八路軍,打得前來「掃蕩」的日軍哭爹喊娘,躲在炮樓據點不敢輕易出動。原本無堅可守的華北平原,變成沉重打擊日軍的戰場。不少以地道戰為主題的影視劇,真實地還原了八路軍通過地道沉重打擊日軍的場景。

例如,八路軍在日軍盤踞的炮樓據點前,一發現日軍出動就立即通知轉移,讓日軍屢屢撲了空。而在日軍搜尋我軍蹤跡的時候,又被神出鬼沒的八路軍打死打傷,氣急敗壞的日軍屢屢跌進我軍布置的陷阱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越軍學「圍點打援」,讓中國援越顧問團一頭霧水:三不像!
在月球引爆核武器!美國的瘋狂計劃,不問問嫦娥?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