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長夏養脾必養肝如何進行情志修養

長夏養脾必養肝如何進行情志修養

前述《長夏養脾為何必須養肝》中闡明:長夏應養脾,但是脾氣大和氣不順的人,傷肝也傷脾及五臟六腑,肝功能越好氣越旺,也越容易發脾氣,應多加修養,以便能柔和地應對突發性的情志環境情緒變化。早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情志表現是以內臟為基礎,但又會反過來影響臟腑機能活動,如果能修成情志養生法,養脾就有一半功成了。

情志養生,古已有之,《素問·上古天真論》中就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意思是保持心情平和,解除思想的患得患失,減少慾望紛爭,少思寡慾,常知足,少貪求,外無憂患內無雜念的人才能正確處理個人的利害得失,摒棄不必要的精神負擔及過度的情緒波動,預防疾病的發生,延年益壽。

如果能擁有恬淡、感恩、快樂的心境,人的心情就容易時刻向善、相好地發展,即使遇到煩心事也容易解脫,暢想好的一面。擁有這樣「春風和暢」的心境,可以順暢肝氣,維持和保障肝的條達、疏泄功能持久旺盛,脾土也由此而安然、功能強健。

所以養肝是養脾的環節之一,在當下的長夏季,炎熱、雨多濕氣重,形成濕熱為主的氣候特徵,濕熱最容易傷脾,比如中暑時先傷脾胃而噁心、頭暈,脾主運化水谷精微和水濕糟粕,故容易生濕又最怕濕氣,若沒有好心情,肝氣就容易鬱結而影響條達疏泄,使脾的運化水谷精微水濕糟粕的功能下降。

擁有快樂舒暢的情懷、心情,就不容易被憂愁思慮束縛,因為「思則傷脾」,濕氣重還容易使人生煩躁,有良好的修養、愉悅的心情,還有利於消除煩躁、心態安靜,更容易「心靜自然涼」地化解暑熱之氣,阻遏過激性七情發生,更適宜頤養精神和軀體。

2019年三伏貼的貼敷時間

初伏:2019年7月12日(陰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陰曆六月十九)

中伏:2019年7月22日(陰曆六月二十)——2019年7月31日(陰曆六月二十九)

閏中伏:2019年8月01日(陰曆七月初一)——2019年8月10日(陰曆七月初十)

末伏:2019年8月11日(陰曆七月十一)——2019年8月20日(陰曆七月二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禹番時代 的精彩文章:

什麼情況下不適宜用人蔘1
中暑後早知腎功能衰竭與否該做哪些檢查(2)

TAG:禹番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