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從最美哪吒到最「丑」哪吒,國漫百年來經歷了什麼?

從最美哪吒到最「丑」哪吒,國漫百年來經歷了什麼?

近期口碑刷屏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被稱頌為真正的「國漫良心之作」,又掀起了兇猛的國漫風。近年來,國產動畫持續登上大熒幕,從《大海魚棠》《大護法》到《大聖歸來》,總能引發全民討論。大家對國漫的質疑少了,點贊多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

從最美哪吒到最「丑」哪吒,我們看到的正是優秀國漫創作的延續與演進。哪吒的形象,從1979版《哪吒鬧海》中充滿傳統戲劇魅力的伶俐正直,到《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化著煙熏妝的弔兒郎當,個中轉變的背後,是時代的變遷、技術的進步、故事講述方式與社會價值觀的持續演化。《百年國漫大展》希望展現的,恰是每一代中國漫畫人,如何通過其創作,傳承經典,回應當下。

《哪吒鬧海》,1979

記錄百年變遷:從連環畫到數字化

1925年,《子愷漫畫》發行,這標誌著現代中國漫畫的開端。隨後,被譽為「一代漫畫大師的搖籃」的《上海漫畫》《時代漫畫》先後發行。那個家國動蕩不安的時代,卻是中國漫畫啟程的黃金時代。當時的中國漫畫、連環畫創作者都擁有深厚的中國傳統繪畫功底,多使用水墨、工筆、木刻、白描等中國傳統繪畫技法,作品中滲透著中國數千年積澱的審美趣味與涵詠。

《鑼鼓響》,豐子愷,1946-1947

《時代漫畫》1934

新中國成立後,社會局勢變得穩定,使得時代的主題轉變為現實主義題材。

《兒童勞軍》,張仃,1940年代

張仃也是1979版《哪吒鬧海》的美術總設計

《英雄小八路》,顧炳鑫,1963

隨著改革開放,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國漫在風格上受到日本與西方漫畫的影響,可以看到速度線的運用,直接將文字植入圖像,整個場景感和代入感更強,很多年輕創作者會用這種更易掌握的創作形式。同時,創作主題也越加多元,出現了幻想、武俠等非現實題材。這個時期的國漫以一種輕鬆的、易於被大眾接受的方式,包裝起漫畫中希望表達的對人、生活、社會的思考。

《雪椰》 顏開1994-1999

《三國志》,阿恆,1999

2010年以來,數字漫畫誕生,漫畫產業發生劇烈變化,漫畫家的舞台從印刷品擴展到線上平台。相比之前出版單行本或者連載漫畫的繁瑣過程,數字化將漫畫真正推到時代的前沿。而在題材上,近幾年慢慢興起的獨立漫畫又開始回歸到個人的題材和表達方式上來,比如anusman的《檸檬魚》,選擇以水墨的形式去講述了作者與朋友到國外遊玩的故事。

《檸檬魚》,anusman,2017

《鏢人》許先哲,2015

「無論是老一輩藝術家運用水墨的藝術形式,還是如今年輕人的漫畫語言,都是在用自己的方法去表達想法,這是貫通的。」對於這種中國漫畫的個性和風格演變,設計互聯副館長趙蓉談到自己的理解,「所有的創作都是真實反應了對於當時文化或生活的記錄、不同時代人們對於文化的共同記憶。」

漫畫與大眾

本次展覽顧問王寧表示:「漫畫是一種可讀性高、傳播度廣的視覺藝術,可以把對一種思想、一種感受、一種對人、事、物的理解和想像用畫面表現出來,是一種基於普通大眾審美層面上的藝術作品。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在特定時代和特定環境下的中國漫畫已經在向著新的方向進發,甚至是在轉折。

作為大眾文藝有力的表達形式之一,漫畫將原本深奧的文學經典變成通讀的「小人書」,將現實故事用筆尖記錄成傳頌百年的敘事故事,將腦中幻想變成筆下活靈活現的漫畫人物,漫畫充當著一個翻譯者的身份,不斷地將抽象的概念變成通俗易懂的圖像故事。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趙宏本/錢笑呆,1960-1962

《渡江偵察記》,顧炳鑫,1955-1964

《松風》,早稻,2015

《百年國漫大展》不僅用各個時期的漫畫精品,來詮釋中國漫畫在近百年間的發展與變化,還旨在用這一老少咸宜的通俗藝術,讓觀眾感受到中國漫畫與社會的融合和溝通。」

《老街的童話》,聶峻,2015

作為設計的漫畫:漫畫是對故事的設計

漫畫究竟是不是真正的藝術,我們不打算介入定義。作為關注設計與社會互動關聯的創新公共文化平台,設計互聯更願意回歸設計思考的邏輯,藉由本次展覽將漫畫作為設計展開討論。

在1979版《哪吒鬧海》的片頭,我們會在演職人員表中看到「美術設計」「動畫設計」這樣的頭銜。設計互聯館長奧雷·伯曼如此理解漫畫與設計的關係:「設計互聯的第一個展覽「數字之維」是將設計作為想像的載體:數字革命不只是關於技術,更是關於如何讓人類的想像得到新的定義和復興。在這個展覽中,我們探討了AI等技術,設計完美地展現了人類的想像如何通過技術的革命而遷移,是實現想像力的工具和平台。」

數字之維現場 「借景」,Sky Yutaka,2018設計互聯

第二個展覽「造物新世代」是關於製造,呈現傳統技術如何為設計帶來新的靈感,古老的技藝如何通過新的技術而煥發活力,工藝如何轉變為設計。

羊舍:「虛山水」庭院,楊明潔設計互聯

第一個展覽是關於想像,第二個是關於製造。第三個「百年國漫大展」是通過手繪、漫畫、動畫來「設計」一個故事。

漫畫是基於平面的視覺創作,充滿了各類與平面設計緊密相關的視覺元素與編排方式。它既有其獨特的藝術性,亦兼顧通過畫面傳遞信息的功能性。尤其是通過漫展的形式,平面作品的放大創造更震撼的觀看體驗,讓觀者得以沉浸到畫面的空間世界,作品線條的細節也能更清晰地展現。

本次展覽的設計團隊充分利用了漫畫的設計元素,對漫畫中常見的線框、勾邊、分鏡、筆觸等元素進行抽象、提取,試圖在空間中探索不同維度間的轉換,使參觀者彷彿置身於一個多維度的全息漫畫世界,在觀展過程中充分體驗漫畫所呈現的二維、三維、四維間的動態交互關係和樂趣,通過變身漫畫角色,編織自己的漫畫劇情。

漫畫被譽為全球影響力最大的閱讀形式,同時也是視覺文化時代最聚人氣的青年文化之一。而作為一門藝術,越來越多的全球頂級博物館開始關注漫畫,策劃展覽。

從Barbican的《MANGASIA亞洲漫畫大展》首次大規模展示亞洲漫畫歷史概覽,到《千年一問-鄭問故宮大展》使得鄭問成為台灣首位進駐故宮的漫畫家,直至今年夏天大英博物館舉辦的專門研究日本漫畫的大型展覽《Manga マンガ》,毋庸置疑,漫畫的魅力和影響力在全球範圍內都呈上升態勢。

MANGASIA亞洲漫畫大展Barbican"s Mangasia,2017

鄭問-台北故宮大展,2018

「日本漫畫」大英博物館展覽現場 British Museum,2019

綜上,我們有了《百年國漫大展》的全新嘗試,回溯漫畫在中國無斷代的百年發展史,探索漫畫創作背後的動機、技巧和藝術性,展示漫畫如何設計故事,並邀請你來到現場,成為故事的主人公。

(文章部分引用自澎湃新聞)

《百年國漫大展》正火熱展出

主辦:設計互聯

展期:2019年7月20日-9月30日

地點: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一樓主展館

顧問:金城、Paul Gravett、王寧、顏開

指導單位:中共深圳市南山區委宣傳部

正價平日票¥60

可於展覽期間國家法定工作日內使用,一次入場有效。

正價通票¥80

可於展覽期間任意開放日使用,一次入場有效。

優惠通票¥40

60歲以上長者、6-12歲兒童(須由成人陪同)、全日制學生及教師、憑有效身份證明現場購買,可於展覽期間任意開放日使用,一次入場有效,限本人使用。

會員免費¥0

掃碼購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漫藝術家 的精彩文章:

致全國美展作者們:我為你翻山越嶺,卻無心看風景
禿頭不用怕!跟動漫人物學養發

TAG:動漫藝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