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想讓國家興盛,百姓必須過苦日子?商鞅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想讓國家興盛,百姓必須過苦日子?商鞅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自古以來大家都認為人民富裕了國家就富強了,儒家思想正是如此,國與民必須處於和平自主的狀態,這話說的一點沒毛病,不過法家思想倒是恰恰相反,重要代表人商鞅的說法就是國與民不能同富,也就是說國家想富強,老百姓就得過苦日子,這種說法聽起來不免有些荒唐。商鞅在一本書中寫到,百姓應該樸實單純,遵紀守法,按照國家政策做事,那麼這個國家就會興盛,但如果相反,則會威脅到國家發展。

商鞅之所以宣傳這種思想,主要是因為其覺得貧窮能夠激發人上進,國民如果處於窮困的狀態就會想辦法走出這種困境,追求好的東西,如此對國家是有利的。倘若民眾太富裕,就有了惰性和貪念,不再為國家出力,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話就是說錢能解決任何問題,既然大家都有錢了,自然也不情願受到國家的管制。那麼上戰場殺敵的這種事情更沒有人願意參加,倒不如保全性命留著享受榮華富貴,但這樣國家就完了。

貧窮能使人奮進確實不假,但也不是完全正確,因為處於困難的生活環境中,人們若想過上好日子就必須努力拚搏,有些時候人的潛力是逼出來的。但若百姓為國家操心最終卻任何好處得不到,甚至過著窮苦的日子,這種策略是不可取的,而且有可能會出現以下犯上的情況,所以說最好的辦法是讓百姓處於窮的狀態,但不能過分窮,這樣既有一定能力在追求好生活時為國家做貢獻,又不能完全逃出國家的控制,是最適合的力度。

除此之外,民眾處於基層對高官會有一種憧憬和崇敬,如此也會有這方面的追求,這是國家可以使用一定獎勵措施激勵這些人追求高位,當然坐上高位就必須為國家做出貢獻,如果百姓都有錢恐怕並不會對高位有「非分之想」。並且秦國要求百姓之間要互相「揭短」,這樣國家就能掌握國內的全部情況,對於做了壞事的群眾,商鞅的懲罰力度會讓其只經過一次就能永不再犯,當然做了好事所得到的獎勵也是非常豐厚的。只不過商鞅的這些做法都被事實證明是不可取的,因為秦朝二室最後滅亡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奇古今說史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快打臉!揚言三個月滅掉三德國,結果被德國一個月滅國
它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卻幾乎沒有任何歷史,網友:和中國不能比

TAG:新奇古今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