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斯-琅琊台刻石

李斯-琅琊台刻石

《琅琊台刻石》是中國最早的刻石之一,刻於秦代.在山東諸城琅琊台。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於公元前219年年巡遊東地,登琅琊台時所立.刻石內容是對統一事業的讚頌,具有開國紀功的意義。秦二世東行郡縣時又在石後增刻詔書。全文載《史記·秦始皇帝本紀》。因歷年久遠現僅存13行,八十六字。刻文據傳為李斯所書,用筆勁秀圓健,結體嚴謹工穩,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在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李斯

琅琊台刻石(臨寫範本)

始皇三十七年七月,秦始皇去世,二世元年,東行郡縣,李斯隨從,於始皇所立石旁刻大臣從 者姓名,以彰始皇成功盛德,復刻招書於其旁。至宋代蘇軾為高密太守時,始皇刻石已泯滅不存, 僅存秦二世元年所加刻辭,世稱二世詔文,也就是現在保存下來的《琅琊台刻石》。屬於秦篆最精品。

《琅琊台刻石》,高一二九厘米,寬六七·五厘米,厚三七厘米。今存原石本十三行,八十六字, 並原空一行,計十四行。清初所傳拓本,只二世詔十二行,凡八十四字。後阮元遣書佐至其地,剔 秦篆於榛莽中,拓之多得首行「五夫」二字。凡十三行,八十六字。

琅琊台刻石

釋文:五大夫

五大夫楊樛。

皇帝曰:金石刻盡

始皇帝所為也。今襲

號而金石刻辭不稱

始皇帝。其於久遠也。

如後嗣為之者,不稱

成功盛德。

丞相臣斯、臣去疾,御

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

請具刻詔書金石刻。

因明白矣。臣昧死請。

制曰:可。

《琅琊台刻石》是秦代傳世最可信的石刻之一,筆劃接近《石鼓文》,用筆既雄渾又秀麗,結體的 圓轉部分比《泰山刻石》圓活,確實為小篆第一代表作。所以一般研究篆書、篆刻學和學習小篆的人 們都十分重視這個刻石。

傳世秦代小篆刻石,除《泰山刻石》和《琅琊台刻石》外,余皆屬覆刻。而《琅琊台刻石》存字獨多,且字形較《泰山刻石》更為完美。孫過庭《書譜》說「篆尚婉而通」。李斯被人們視為「小篆極則」。王澍評其書法「筆法敦古,於簡易中正有渾樸之氣,不許人以輕心掉之。」清楊守敬跋《琅琊台刻石》說:「嬴秦之跡,惟此巍然,雖磨泐最甚,而古厚之氣自在,信為無上神品。」故頗為世重。

…………

~歡迎點贊留言分享~

LOVE.謝雲逸

雲逸書院有益分享

發現書法的美好

全國地級首個《商家一點通》小程序落戶台州

熱烈祝賀《臨海掌上論壇》低調上線!版主火熱招募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逸書院 的精彩文章:

顏真卿《王琳墓誌》楷書精品
清朝三帝的御筆經書欣賞

TAG:雲逸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