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買了那麼多繪本給孩子,根本就沒用!」

「買了那麼多繪本給孩子,根本就沒用!」

今天聽到兩位媽媽在討論。

A媽媽說:「我家孩子3歲,從小到大給他買繪本的錢都小几千,可有什麼用?他還是一點也不懂事,不聽話!什麼都比其他孩子差一大截!」

B媽媽說:「小几千算啥?我家都花過萬了,整整一面牆!每周必須讀至少5本繪本,其中一本還必須是英文的。一開始小孩哪有坐得住的,習慣都是培養出來的。」

聽罷這樣的交流,我益發覺得,但凡好的教育方式,如果家長們都是不加理解的迷信,可真是件傷財又坑娃的事兒啊!

一套繪本少說幾十塊多則幾百塊,幾千幾萬的投入進去不是小數。經濟實力強沒話說,為了孩子我願意。可花了錢還看不到效果,心裡是不是犯嘀咕?

繪本買來了,娃娃讀著開心就好,但每天定量還得帶英文,小小年紀就領了硬指標,也沒被問過願不願意,娃的不開心指數也難免上升。

所以,這麼讀繪本有什麼用?——追究下去,只會覺得傷財又坑娃。

不過千媽倒覺得,讀繪本幹嗎一定要「有用」?——「有趣」不就行了嗎?!

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任何教育手段都必須以「有趣」為出發點。用興趣點燃孩子的感受、激發他們的潛能。讀繪本,亦是如此。

如果一味按照成人的想法去達到某種目的,那隻能稱之為「灌輸」。

「買了那麼多繪本給孩子,根本就沒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千媽曾經也陷入對繪本的迷思,一度把繪本看作育兒良方,可以針對孩子的情況對症下藥。換句話說,就是想讓繪本「有用」。

有一段時間,孩子不愛刷牙我就給她讀《牙婆婆》、不吃蔬菜就讀《肚子里的小人》、不愛洗手就讀《根本就不臟嘛》……

可孩子似乎對這一類「教育目的」太強的繪本不感興趣,書是讀了,不愛刷牙、不吃蔬菜、不愛洗手的毛病依然如故。

如果我提醒她:「要刷牙哦,還記得《牙婆婆》裡面的故事嗎?」那麼,從此以後她便對這本書不再提起興趣,大概在她的認知中,這本書讓她意識到得去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從而帶有了某種約束的特性,不再給她帶來閱讀的快樂。

她反覆愛讀的是真正能引起她共鳴的那些繪本,能打動她的某一個情節、某一個形象、某一句反覆提起的話。甚至有點繪本根本沒有字、也沒有情節,一切全靠想像,她也樂此不疲。

有一天,我望著滿滿一屋子的繪本,突然發覺,自己與其說是用繪本給孩子創造一個「沉浸式」的閱讀環境,還不如說是我在對孩子「灌輸」著一種功利性閱讀的思想。

孩子不愛刷牙、不吃蔬菜、不愛洗手的毛病,不是靠讀書給讀好的,也不是靠說道理給她說通的,而是我一天一天帶著她做這些必須做的事情,養成了習慣,自然而然變好的。

繪本啟蒙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體驗到閱讀的快樂。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體驗是最重要的,而孩子的體驗只與他在那時那刻的內心感受有關,與讀多少本書、這本書能教給孩子什麼道理和知識,沒有太多的關係。

總是讓孩子去讀那些她不願意讀的文本,遲早會產生逆反,反而變得不愛讀書。如果希望孩子能養成讀書的習慣,那就不要剝奪她從自己喜愛的書中獲取自由和快樂的權力吧。

所以,從那以後我決定把選擇繪本的權力交還給孩子。我不想讓她小小年紀,就走上「功利性閱讀」的歪路。

「買了那麼多繪本給孩子,根本就沒用!」

讀繪本能對有什麼好處?

不用我多說,很多教育專家、還有如今公眾號都說得太多——親子閱讀是早期教育最重要的形式之一,繪本教育會對孩子的認知、語言、智力、性格等方面產生較好的啟蒙和引導作用。

但,前提是合適的繪本+合適的閱讀方法。

什麼是合適的繪本呢?與孩子當下年齡與認知發育相符合的繪本,就是合適的繪本。

2歲的時候,千寶接觸了兩個關於「害怕與勇氣」的繪本。一個叫《好朋友》,一個叫《我很害怕》。

前者講了一個小故事:小浣熊很害羞,不敢跟小熊和小兔一起玩沙子。但看見小鼴鼠、小豬、小象等都一一走過去,問「我們一起玩好嗎」,於是它也鼓起勇氣走過去問出同樣的話,終於大家都在一起愉快的玩耍起來。

後者講了一段大道理:一隻小熊自己害怕打雷、害怕夜晚、害怕晚上鬧鐘滴滴答答的聲音。媽媽告訴他害怕是很正常的,害怕的時候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且害怕不一定就是壞事,比如怕摔跤就不會爬樹爬太高、怕被狗咬就不會接近流浪狗。

這兩個繪本給孩子的行為帶來的結果是截然不同的。

《好朋友》中反覆出現的「我們一起玩好嗎」這句話,引起了孩子強烈的模仿興趣。有一天玩沙子的時候,一個小孩子過來搶她玩具。她沒有像往常一樣害怕得大哭或退縮,而是大聲地一字一字說:「我們一起玩,好嗎?」

而《我很害怕》這個繪本,卻不僅沒有消除孩子的害怕,反而讓她對這個世界多了幾分戒心。比如她開始覺得鬧鐘滴滴答答是可怕的,爬樹是不好的,而且再也不覺得狗狗可愛。

那個時候千寶只有2歲,2歲多孩子認知是直觀的、形象的,而非概念性的。繪本《我很害怕》不是說不好,而是道理和概念講得太多,顯然超出了她的理解能力範圍,她難以理解和判斷「害怕」是正常抑或不正常的概念,這讓她在疑惑中增加了不安全感。

而繪本《好朋友》卻給孩子在典型場景中提供了一個簡單直接的解決方案,就是一句話「我們一起玩好嗎」,通過重複性的表達,把現實人際交往中主動性、開放性、接納性這一些應有的特質,「種」在孩子心裡。

由此可見,適合孩子的繪本閱讀,必須建立在家長對孩子所處發育階段的了解和掌握之上,建立在家長自己的教育觀念之上。

做父母的,先要觀照孩子的內在心靈成長,先要明白書本的作用是對人們內心世界的塑造,才能了解孩子需要什麼,才能適時地給予什麼。

「買了那麼多繪本給孩子,根本就沒用!」

功利性的家長催生功利性的教育。

信奉親子教育成功學那一套的人,是不太會願意接受「我讀書只為自己開心」這個觀念的。我見過太多的人一面奢望孩子博覽群書,一面卻任由自己沉溺於刷網路爆文、抖音視頻中。

凡事帶上了功利心,人就容易急躁和失望。一廂情願的期待,埋怨繪本不能讓孩子「更聽話」、或者給繪本閱讀定「指標」,以讀多少量掌握多少知識技能為繪本閱讀的目的,不會讓孩子感覺快樂,更給他造成了壓力。

一個8歲的男孩,坐在堆滿書籍的房間里,埋頭玩著手機。他的媽媽命令他:「假期里每天要看完1本書背20個單詞才能玩遊戲。」他用2個小時做到了,於是接下來的一整天,他都可以沉醉於手機遊戲世界裡廝殺。

家長不想培養他的閱讀愛好么?不是。但孩子的精神世界如今只能在絢麗的遊戲世界裡找到,誰也沒有帶他體會過——原來在閱讀中,也是可以讓精神自由自在飛翔,也有那種天馬行空一般的快樂。

大概以往的閱讀經驗於他而言,從來都是灌輸、從來都是講道理。家長把閱讀當作了一項任務與指標,卻沒能在他的心中點燃火焰、播下種子。

而被播下種子的孩子會是什麼樣子?

我在市圖書館裡,看到一個孩子很認真地翻閱著繪本,然後認真地問他媽媽:「為什麼電影里演不出這麼有趣的故事?」

這麼小小的孩子,便已經從書本閱讀中獲得了最好的體驗。他已經發現,自己精神世界裡有一種快樂,是外人永遠無法獲得、無法複製的,這種樂趣,便是閱讀帶給他的饋贈。

沒有哪個父母不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充滿愛的、有趣的人,所以放下焦慮與急躁,放下「有用沒用」的迷思,用自己的愛與有趣,去呵護孩子心靈的成長吧。

所以,讀繪本,幹嗎一定要有用?如果孩子就喜歡在嘻嘻哈哈毫無負擔中閱讀,為什麼不滿足呢?

不盲從、不迷信,不跳進真假摻半的營銷套路,跟隨書商的暢銷書排行,買買買、囤囤囤,更不抱著花了錢就能看到效果的期待,不要企圖給任何事情賦予大人所認為的「意義」,而給孩子造成負擔。

在愛與有趣中,和孩子一起成長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