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沒有癥狀也能查出癌症!這5類高危人群,一項檢查每年必做

沒有癥狀也能查出癌症!這5類高危人群,一項檢查每年必做

62歲的江阿姨退休後就搬到了兒子家,幫著帶孫子,兒子給她辦了一個體檢套餐,並且自費增加了胃腸鏡的項目,一開始江阿姨對做胃腸鏡很排斥,認為自己從來沒有過胃病,做胃鏡還要把管子插到胃裡檢查,沒必要受這個罪。但在兒子的堅持下,她還是咬牙做了檢查,沒想到竟查出了胃早癌!

幸虧發現及時,醫生給江阿姨進行了內鏡下治療,剝離切下癌變部位,創口很小,一周後江阿姨就出院了。

什麼是胃早癌?

胃壁分4層,即黏膜層、黏膜下層、肌層和漿膜層。胃早癌就是早期胃癌,是指癌細胞浸潤深度僅限於黏膜層或黏膜下層,而不論有無淋巴結轉移,也不論癌灶大小,符合以上條件癌灶直徑為5.1~10毫米者為小胃癌,小於5毫米者為微小胃癌。

早期胃癌患者80%沒有癥狀,少數患者即使有癥狀也是一些非典型性癥狀,如上腹隱痛、腹脹、食欲不振、反酸、燒心、噯氣等。這些癥狀極易同胃炎、胃潰瘍等胃病相混淆。因此,患者千萬不能簡單地根據一些癥狀來判斷自己的病情。

無癥狀癌症要當心!

我國是癌症大國,目前惡性腫瘤排名前五位的分別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前五位中有四個都位於消化系統,而消化系統疾病又經常會被人忽略。

消化系統癌前病變有很多,比如腺瘤性息肉、炎症性腸病、萎縮性胃炎、胃潰瘍、反流性食管炎等等,而消化系早癌最大的特點就是無癥狀,等發現異常檢查時通常已經進展到了中晚期,治療過程中患者需要承受巨大的痛苦,這種痛苦是身體與精神雙重的。所以說,及時發現消化系早癌最關鍵的就是健康查體,做胃腸鏡。

消化內鏡科普任重道遠

目前為止,胃腸鏡檢查加病理活檢仍舊是胃腸道疾病檢查的金標準,也是早期癌症篩查的有效手段,但因胃腸鏡的檢查過程比較痛苦,人們往往有很強的抵觸心理,已經有太多因抗拒胃腸鏡檢查錯過治療時間而發展為癌症的病例。

為了減輕常規胃鏡檢查痛苦,醫療機構開始嘗試舒適化內鏡。舒適化內鏡包括麻醉胃鏡膠囊胃鏡。其中麻醉胃鏡在臨床中面臨一些問題,比如擔心麻藥是否計量準確?麻藥對大腦記憶是否有損害?同時,麻醉對人群也有特殊要求,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用麻醉胃鏡。

隨著高科技的不斷發展,胃病篩查手段也不斷創新。傳統常規胃鏡的不舒適、麻醉胃鏡的風險讓一種新型的無痛、無創、無不適、無麻醉、無死角、無交叉感染的舒適化內鏡應運而生,即膠囊胃鏡。受檢者只需吞服一顆小小的膠囊,十五分鐘即可輕鬆查胃;無痛無創無麻醉,舒適安全。以往因身體原因無法接受常規內鏡檢查的老年人、兒童、特殊體質人群都可以應用這種膠囊胃鏡進行胃部檢查,使胃癌早期篩查擴大了人群範圍。

在準確性方面,膠囊胃鏡表現出色,其檢查準確性和電子胃鏡完全一致。這一點解決了我國在胃癌診治上的醫療資源不足和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所以,以主動磁控膠囊胃鏡為代表的舒適化內鏡特別適合在中國各類基層醫療機構、體檢中心大範圍普及推廣。相信隨著大眾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和醫療手段不斷進步,我國胃腸鏡檢查會逐漸普及,消化系癌症發現率和生存率將不斷提高。

哪些人需要做胃腸鏡?

高危人群患消化系癌症的可能性大,若滿足以下第1點和其餘任意1點的群體,建議每年進行消化內鏡檢查。

1. 年齡40歲以上。

2. 有消化系癌症家族史。

3. 幽門螺桿菌感染且有不適癥狀。

4. 吸煙、重度飲酒、嗜辣、高鹽飲食人群。

5. 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等癌前疾病的患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健康美食 的精彩文章:

長濕疹,皮膚瘙癢總想撓?3個小方法,將濕疹連「根」拔起
指甲的月牙異於常人,不是健康有問題,而是反映了這件事

TAG:養生健康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