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十二個「衰老假象」,是不是真老了一看就知道!

十二個「衰老假象」,是不是真老了一看就知道!

道訊法訊

1.中元節地官聖誕 | 龍虎山天師府中元普度、消災赦罪齋醮法會

...

最初提出「假性衰老」概念的博士認為:只要儘力挽救,一切都還來得及。

一、脫髮

掉發越來越多,每次洗完澡都忍不住攥一下,感覺掌中頭髮越來越少。脫髮是衰老最明顯的特徵,會帶來旁人無法想像的心理負擔。但脫髮的原因未必是衰老,也許是你的頭髮「病」了。

逆轉方法:

1

緩解壓力

心情長期緊張、壓力過大會使頭髮停止生長,提前進入脫髮期。經常保持適當的運動、放鬆,可以減輕精神壓力,緩解脫髮並幫助毛囊重新長出新發。

2

吃營養頭髮的飲食

頭髮喜歡的營養是鐵、鈣和維生素A,對頭髮有滋補作用,所以蔬菜、穀物、牛奶、瘦肉和蛋白質含量高的魚可以緩解脫髮。

二、眼睛乾澀,視物模糊

眼睛經常干癢、發紅,開車時每每看錯路標,難道眼睛老花了?現代生活中眼睛使用率大增,我們對眼睛的保護也應升級。

逆轉方法:

1

菊花護眼

當你感到眼睛疲勞時,沏上一杯菊花茶,茶香能緩解頭昏、頭痛引起的眼部不適。睡眠時用菊花枕頭,菊花清火、明目的功效可以在夜間修複眼睛損傷。如果晨起時眼部浮腫,可以用泡過的菊花茶包濕敷眼睛。

2

按摩眼周

當眼睛覺得累時按摩一下眼周和太陽穴,按摩後閉目休息,然後在遠處選一個目標凝神遠望,最好是綠色植物或天空。

三、記憶力減退,思維遲鈍

剛認識的朋友轉身就忘了人家叫什麼,大腦一定「秀逗」了。其實在每天海量信息的衝擊下,我們的大腦可能有選擇地進入「屏保」狀態,以免大腦超負荷工作。

逆轉方法:

1

朗讀

朗讀一篇文章,70%以上的神經細胞會參與大腦活動,超過默讀和識字,相當於大腦的「熱身體操」,有助於減輕精神壓力,同時鍛煉我們的記憶力和表達力。

四、耳鳴,聽力下降

感覺最近有些耳背嗎?隨著年齡的增長,確實有鼓膜變厚、耳道萎縮變窄的趨勢。但你是不是經常用耳機、身處高音環境、生活沒有規律?這些也應該為你的聽力下降負一定的責任。

逆轉方法:

1

多吃維生素A

維生素A可以促進內耳神經細胞的再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發現,聽力下降的人服用維生素A三天後,就有聽覺細胞再生,七天後聽力明顯回升。胡蘿蔔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田螺、牡蠣、雞肝也是富含維生素A的寶庫。

2

按摩助聽穴位

耳朵上有兩個助聽穴位,分別是:耳垂與耳後高骨之間凹陷處的翳風穴,與耳垂平行、下頜關節突後緣凹陷處的聽會穴。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鐘,可以增加內耳的血液循環,有保護聽力的作用。

五、牙齦紅腫出血,牙齒酸痛

不能吃硬東西,牙齒嚼不動;不能吃酸東西,牙齒受不了;即便很注意了,刷牙時還是出血。

逆轉方法:

1

每天早晚用漱口水

別再把漱口水當作無法刷牙的替補,有殺菌能力的漱口水遠比刷牙更能有效清潔口腔。

正確使用方法是早晚刷牙後使用,每次含20毫升漱口水,在口腔中漱洗30秒,漱完後不要再用清水漱口,可以維持口腔內12小時抗菌功效。

2

每半年看一次牙醫

好的、負責任的牙醫就像是口腔的貼身朋友,可以隨時發現你的牙齒問題、早期處理。

六、經常氣短、氣促

跑幾步路、爬一段樓梯就氣喘如牛,我的肺在衰老?其實肺有很強的替補能力,我們平時也就用到肺的1/3,隨時可以依靠運動喚醒肺的活力。

逆轉方法:

1

膈肌參與的深長呼吸

膈肌參與呼吸時,大量空氣充滿所有的肺泡,可以充分發揮肺的功能。

練習的方法是:吸氣時用鼻腔,腹部肌肉用力,將胸腔擴張到最大,呼氣時用口吐出。每小時練習幾分鐘,晨起和睡前的練習時間稍長。

七、心肌力量減弱

跟兩年前的體檢結果相比,我的心跳從每分鐘70多增加到了80多,這是不是說明我的心肌力量減弱、心臟衰老了?

逆轉方法:

1

耐力運動增加心肌力量

如果你越來越不愛運動,心臟缺少足夠的鍛煉,心肌力量會每年減少1%。心臟專家建議,每周進行3次運動,每次連續30分鐘以上、心率達到130~160次/分,例如慢跑和登山,可以保持心肌力量。

八、乳房松馳,出現下垂跡象

女人不是老了才會這樣嗎?其實乳房出現肌肉鬆弛,不要責怪年齡、責怪地心引力的影響,你完全有能力讓它恢復如初。

逆轉方法:

1

鍛煉胸肌

我們不需要像男人那樣,鼓搗出「蓬勃」的胸大肌,我們只需要讓胸肌更有力量。女性的乳房形狀是以胸部肌肉為基礎的,如果胸肌鍛煉得當、發育良好,就可以幫助乳房塑形,從而改變乳房形狀及大小,防止乳房下垂。鍛煉吧,所有的健胸運動都很有效。

九、柔韌性下降,身體變得僵硬

你覺得身體開始「生鏽」,越來越僵硬,就像老年人一樣老胳膊老腿兒了?不必擔心,柔韌性可以重新練習恢復。

逆轉方法:

1

增加柔韌性練習

每周做2次劈叉練習,將腿劈開到最大限度後,保持不超過30秒收起,反覆練習5次左右,同時配合跑步、腹肌和背肌的練習,增加腿、髖部柔韌性。另外,通過向前、向後彎腰和腰部左右旋轉,練習腰部柔韌性。

十、月經量減少

最近的經血量也減少了。這似乎是卵巢早衰、進入更年期的表現,莫不是35歲就「早更」了?

逆轉方法:

規律的性可以使女性的生殖系統恢復活力,激發卵巢的分泌功能,讓你體內的激素保持健康態。

1

多吃大豆

豆類中含有植物性雌激素,可以補充體內的雌激素,緩解雌激素分泌不足帶來的經血量少、陰道乾澀、皮膚粗糙種種衰老表象。醫學專家建議,每天喝1杯豆漿,就能保持雌激素的平衡狀態。

十一、腹部肥胖,臀部下墜

飯量並沒有增加,體重卻不斷增長。我已這樣老了嗎?其實可能只是身體的新陳代謝減慢了,過多的能量在體內堆積形成了肥胖,重新調整代謝率就可以逆轉「假衰」。

逆轉方法:

1

月經前兩周運動加倍

在同樣的運動量下,性激素高可增加身體10~15%的代謝率,月經前兩周性激素分泌水平最高,我們在這個時間段增加運動,可以多消耗掉30%的脂肪。

2

增加站立的時間

久坐讓脂肪集中到腹部、臀部、大腿等身體中段,站立可以「燃燒」額外的脂肪,對減少長期霸佔腰圍的贅肉效果明顯。

十二、睡眠質量差

睡不著、睡著了多夢、早晨起來沒精神。我們的身體在睡眠中對身體自動修復,如果睡眠不佳,相當於每天身體「充電」都處於半飽狀態,久之,會給身體帶來各種「衰老貌」。

逆轉方法:

1

解決睡眠焦慮

很多時候睡不著是因為放鬆不下來。聆聽合適的音樂可以幫我們舒緩心靈,慢慢的平靜下來。

2

調整適宜的睡眠環境

身體在溫暖狀態下入睡快,可以利用促眠的氣味,將合歡花、炒棗仁、夜交藤、玫瑰、薰衣草、茉莉等植物加入枕芯具有鎮靜安神作用的芳香氣味可以幫我們很快入睡。

嗣漢天師府 | 道教祖庭

福生無量天尊

轉發分享 功德無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迴向給文章轉發者及眾讀者···

小編提示

道教繼承了我國古代神仙思想;長生不死,修真成仙,成為道教的主要思想和修鍊目的,因此道教十分重視醫藥和養生之術。本文介紹了葛洪、陶弘景、孫思邈等人在醫藥學方面的成就,並從服食、辟穀、導引、行氣、房中五個方面論述了道教的養生健身之術,辨析了其中的科學因素與虛妄夸誕之說。文章認為,道教在醫藥和養生方面有不少科學的有價值的東西以及寶貴的經驗和知識,應珍視這份文化遺產,加以發掘和整理,剔除其虛妄迷信因素,發揚其科學內容。

生死問題是人生哲學上的重大問題。生必有死,雖是辨證發展的必然規律,但人的慾望總是希望延年益壽,尤其是剝削階級的最高統治者,總是希望長期保持富貴榮華、驕奢淫逸的生活,貪婪地追求長生不死。春秋時代,齊景公就說過:「古而不死,其樂若何?」(《左傳》昭公二十年)戰國時,出現了一批方士,為了迎合王公貴族求長生的心理,於是編造出海上有長生不死之葯的謊言。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齊國的方士徐福等上書說,海上有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許多仙人都住在那裡,如能到達,可以求得神仙和不死之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徐福領著數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又派方士韓終等「求仙人不死之葯」。(《史記?秦始皇本紀》)經過幾年,花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結果一無所獲。漢武帝時,方士李少君對武帝說用丹砂可以煉出黃金,以黃金為飲器則益壽,可以見到蓬萊島上的神仙,於是武帝派遣方士入海求安期生等仙人。齊國的方士公孫卿又對漢武帝講黃帝乘龍上天的事,武帝聽了深為羨慕說:「吾誠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屣耳。」(《史記?封禪書》)秦皇漢武所迫切追求的就是成仙不死。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繼承了古代的神仙思想。

《抱朴子》曰:「生可惜也,死可畏也。」(《地真》)故長生不死,成為神仙是道教的主要思想,也是道教的修鍊目的。為了修仙長生,首先得卻病延年,而醫藥的作用也在治病防病,延長人的壽命,因此醫藥成為仙道修鍊的必要手段。《抱朴子?雜應篇》說:「故古之初為道者,莫不兼修醫術,以救近禍焉」。所謂「近禍」就是指人們患的各種疾病而言。早期道教如漢末的太平道、五斗米道都是將傳教與治病結合起來。由於漢末曾有幾次傳染病、瘟疫流行,道教徒利用廉價的中草藥、「符水」給人治病,使一些人獲得再生,因之「百姓信向」,教徒遍布天下。所以葛洪把「延年益壽」,,消災治病」說成道教的業務。全真道的創始人王喆說:「葯者乃山川之秀氣,草木之精華。……肯精學者,活人之性命;若盲醫者損人之形體,學道之人,不可不通,若不通者無以助道。不可執著,則有損於陰功;外貪財貨,內費修真。」(《重陽立教十五論?論合葯》)這說明學道之人必須通醫術,醫藥有助於宗教的宣傳推廣,但不能執著,以醫為業,甚至借醫藥來貪取財貨。這種不道德的行為,當然有損陰功,不可能修真成仙了。

概括起來,道教所以重視醫藥的原因有二:其一,要想修鍊成仙,必須服食煉丹,而醫藥則是服食煉丹的重要手段。其二,醫藥可以濟世活人,利用醫藥來治病救人,接近群眾,是擴大宗教宣傳影響的最好方法之一。

為了修真成仙,道教有種種修鍊的方術,如服食煉丹、導引行氣、辟穀、存神以及房中之術等等,所以葛洪說:「知玄素之術者,則曰唯房中可以度世;明吐納之道者,則曰唯行氣可以延年;知屈申之訣者,則曰導引可以難老;知草木之方者,則曰唯藥餌可以無窮。」(《抱朴子?微旨》)道教的這些修鍊方術,雖以修真成仙為目的,具有虛妄迷信色彩,但其中包含著古代醫藥和養生的科學內容。現就這兩方面分述如下。

20世紀以來,環保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重要瓶頸。道教作為我國土生土長的傳統宗教,歷來十分重視對自然環境的保護。《老子想爾注》提出了「守中和之道」、「沖氣以為和」、「和則相生」等理論。「中和」之氣具有「調和萬物」的功能,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共長的重要基礎。可以說,「道」的本性就是「中和」的,是自然和諧的,只有天地自然的和諧,才會有萬物的生長和成熟。「中和之道」是道教追求和諧生命、和諧自然的重要思想資源。

從「中和之道」的和諧思想出發,道教的生態和諧理論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教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準則,反映了道教道法自然的生態倫理、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和合共生的生態建設。

道法自然:中和之道的生態倫理

「中和之道」體現了道教「道法自然」的和諧生態倫理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本性是自然而然的,以「無為」為法則。道化生萬物,皆自然無為而生,不受任何外物所制約。

「道生萬物」的生態倫理。道教認為,天地萬物都由「道」所化生,因而「一切有形,皆含道性」。萬物都按照「道」賦予它們的秉性而存在,有自然生存、發展的權利,人類沒有權利去破壞它們。人類對待萬物的態度應該如葛洪《抱朴子內篇》中所稱的「任物自然」,即遵循客觀規律,與一切外物和諧共生,以獲得人與自然在整體上的和諧。

「道通萬物」的生態倫理。道教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應該互相尊重、和諧共處,自然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道教還認為,道化生萬物,但人是道的「中和」之氣所化生的,是萬物之中最有靈氣和智慧的生物。因此,人居於「萬物之師長」的位置,為「理萬物之長」。也就是說,人負有管理和愛護萬物的職責,人的行為要符合「天道」,人應該「助天生物」、「助地養形」,使自然更加完美,使自身與自然更加和諧。

「道貴中和」的生態倫理。道教從「道法自然」的整體出發,十分重視人對環境的依賴關係。道教認為,維護整個自然界的和諧與安寧,是人類本身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前提。要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就要確保天地的平安。「道貴中和」,就是說人類社會與自然要維持一種和諧的平衡。《太平經》強調人類若想長久安寧,就必須使自身賴以生存的地球得到和諧安寧。為此,人類就要認識自然規律,並按照自然規律去辦事,這樣才能真正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天人合一:中和之道的生態智慧

道經稱:「天地合和,萬物萌芽」,「天地不和,陰陽失度」,體現了道教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道教認為,人與自然是相互感應、相互影響的。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智慧。《太平經》認為,太陽、太陰、中和三氣和諧而化生萬物,因此在自然界中,太陽、太陰、中和三氣缺一不可。只有陰陽二氣相互和諧產生「中和」之氣,並共同生養萬物,才能有自然界的太平。《太平經》還進一步指出,人是自然萬物的一部分,也是自然「中和」之氣所生,即是說,天、地、人同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本身就有著共生共榮的關係,因此必須要互相尊重、和諧共處。

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智慧。道教認為,人與自然是共生共存的,自然環境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人類社會的生存與發展。所謂「天地不和,陰陽錯謬,災及萬民」,就是說自然生態失衡將直接影響到人類世界的生存。這種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智慧幾乎貫穿在道教思想的各個方面,如在自身修鍊方面,道教所強調的是自身的和諧,追求的則是與道合真、長生久視。再如,歷代道教徒都能自覺綠化造林,美化道教建築的周邊環境,道觀內外的蒼松翠柏、綠樹成蔭,正是道教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具體體現。

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智慧。現代環境科學告訴我們:大自然具有一定的整體相關性,即自然宇宙間沒有孤立發生的現象,一切都處在相反相成、相生相剋、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係中。人與自然也是整體關聯的,因此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就是人類社會的必然選擇。道教並不反對「人化」的自然,但是主張人改造自然應受道德的約束,應對環境採取保護措施,以謙下的精神與自然萬物和諧共處。既然人與天地萬物共存於同一個地球之中,又是一個相互依存的共同體,那麼人作為萬物之靈,就有責任和義務協調、關照人與宇宙、天地、自然萬物之間的關係。

和合共生:中和之道的生態建設

人類歷史發展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人類在享有對自然的權利的同時,應承擔起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去年召開的生態文明貴陽會議發表的「2010年貴陽共識」明確提出,「綠色發展與應對氣候變化,是當前國際社會面臨的重大機遇和挑戰,也是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目標的重要內容」。

道教從「中和之道」的思想出發,進一步闡述了人與自然「和合共生」的生態倫理。《太平經》指出,人和自然萬物的生命都有存在的權利,這就是「天地之大德」。「和合共生」就是要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共榮。這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一個基本準則,也是現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當今的中國道教界,正在積極闡發和弘揚道教的生態智慧,踐行著「和合共生」的中和之道,以全面推進自然生態環境的建設。

積極倡導生態保護,著力推進生態道觀建設。道教崇尚自然,歷來就十分注重對環境的保護。早在1993年中國道教協會召開的全國道教界愛國愛教先進表彰會上,就積極鼓勵全國道教徒「植樹造林、美化環境」,並對「植樹護林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1995年,中國道教協會參加了在英國召開的世界宗教與環境保護會議,發表了《中國道教關於生態環境保護的宣言》,並正式加入了世界宗教與環境保護聯合會。此後,我國道教界積極行動起來,開展了全面推進環境保護和生態道觀的建設工程,取得了顯著成績。

一是倡導植樹造林,建立中國道教生態林建設基地。中國道教協會於2003年初向全國道教界發出倡議,計劃在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建立「中國道教生態林建設基地」。目前,「基地」已基本完成了植樹造林任務,對民勤縣的防沙治沙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是提出「生態道觀」理念,舉辦道教宮觀生態保護論壇。生態道觀就是強調對自然環境的保護,以實現道教所追求的人間仙境。2006年,第一次中國道教生態保護教育工作間(中國道教宮觀生態保護論壇前身)召開,通過的《秦嶺宣言》提出了致力於營建環境友好型道教宮觀的奮鬥目標。2007年,第二次中國道教生態保護教育工作間舉行,提出了7項具體任務,如將宮觀的土地使用和管理納入區域生態保護規劃之中等。2008年,第三次中國道教宮觀生態保護論壇召開,「生態道觀」項目得到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關注,也得到了世界宗教與環境保護基金會的支持。論壇發布了《生態道觀茅山宣言》,要求各地道觀「建立健全生態保護和宣傳教育的規章制度,大幅度提升住觀道眾的生態環保意識,最大限度地採用節能技術和材料,形成與周邊自然環境和社區人群相協調的良性生態圈」。這使營建生態道觀的活動走向更為廣闊的空間,為道教參與環境保護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徑。

積極開展環保規劃,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2009年,中國道教協會形成了《中國道教界保護環境的8年規劃(2010-2017)綱要意見》,向各地省(市)級道教協會下發。《綱要意見》要求各地方道協、宮觀進行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將宮觀的生態保護納入創建和諧宮觀的目標中,為建設生態道觀、保護生態環境作出新的貢獻。《綱要意見》的主要內容包括:開展生態環保教育,提高環保意識;在資源使用中實現生態效益最大化,如合理規劃建築設施,倡導文明敬香,最大限度地保護道教宮觀周邊的水資源等;把環保意識和行動落實到生活起居中,如倡導道教節儉的生活方式,提倡符合環保要求的養生健身方式等;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和途徑宣傳環保,如倡議在所有道教節日和大型宗教活動中,都要突出生態保護宣傳內容等。

積極宣傳環保理念,著力推進生態和諧建設。在自然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筆者認為必須要注重「三個保護」的真正落實。即是說,在強調以人為本的同時,要注重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在強調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要注重對生態文明的保護;在強調精神文明建設的同時,要注重對自然生態和諧的保護。

在現代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筆者認為要堅持實現「四個觀念」的根本轉變。即是說,要實現自然觀念的根本轉變,懂得尊重和保護自然;要實現價值觀念的根本轉變,用人類社會應有的道德倫理去約束無限消費的慾望;要實現倫理觀念的根本轉變,把倫理的指向擴大到人與自然的關係,尊重自然、愛護環境;要實現生產觀念的根本轉變,人類應在認識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和博愛萬物的前提下利用自然,使人類與自然萬物在高度和諧統一中相互轉換物質和能量,最終實現人類與整個自然生態系統的和諧發展。

在自然環境保護的責任意識方面,筆者認為要堅持「四項措施」的全面實施。即是說,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社會法制建設,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加強社會責任意識和個人自覺意識。

綜上所述,道教的「中和之道」倡導的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理念。中和之道的生態和諧理論,強調人與自然和合共生的生存之道,要求人類社會始終要遵循「道法自然」的生態倫理,遵循「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道教的這種生態文明思想,正是人類社會必須要大力提倡和加以推廣的。特別是對於現代生態和諧建設,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推進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皆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和指導意義。

- The End -

修行人的公眾號

自然|無為|玄德|清靜

「嗣漢天師府」修行人的第一訂閱號

致力於傳統國學及道學文化的復興、闡釋、傳播

修行人的心靈凈土,煉道者的法海梯航|開悟|增慧|止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虎山嗣漢天師府 的精彩文章:

部分上海民眾之所以被「垃圾分類」逼瘋,主要是因為道教素養不夠
枸杞、菊花、人蔘勿亂吃,服用不當結果非常嚴重!

TAG:龍虎山嗣漢天師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