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倪瓚替換下趙孟頫成為元四家之一,只因董其昌的個人喜好

倪瓚替換下趙孟頫成為元四家之一,只因董其昌的個人喜好

中國傳統山水畫中有許多程式化的技法,這些技法都是由歷代畫家通過大量的實踐創造出來的。久而久之,一提到某些技法,就會想到擅用此法的畫家。比如一說一江兩岸,只要是國畫愛好者都會脫口而出這是元代畫家倪瓚的標誌性構圖方法。在元代初年有個叫唐棣的畫家也畫了一幅一江兩岸的水墨山水,在構圖上更加蕭減,只不過他畫的不是孤寂與惆悵。唐棣是浙江吳興人,他和趙孟是老鄉。唐棣年少時就有天才兒童的美譽,十幾歲就拜入了趙孟門下學習書畫,是趙孟的嫡傳弟子。甚至趙孟去大都任職,也帶上了唐棣,以便悉心教導。

唐棣的傳世作品不多,其中的大部分都是臨仿宋代名家郭熙的風格。只有這幅《風微笛遠》面貌與眾不同,以寫為主,看上去特別清新自在,透過作品能夠感受到御風而行的快感。縱覽元人的創作風格,大多以復古為主,在復古中融入自由情懷。唐棣畫的這幅《風微笛遠》也有復古的痕迹,但他主要想表達的是洒脫情懷。

畫中遠山虛幻,彷彿有雲霧遮掩,只露出兩個山尖。一條大江貫穿整個畫面,江面上有一位文人盤膝坐在烏篷船上手持竹笛,在水天一色的無垠背景下,彷彿是落入凡間的謫仙。江邊窠石上有兩棵大樹直衝雲霄,孤挺的松樹用筆沉穩,松針出芒,猶如定海神針一樣讓畫面有了重心。山水畫十分講究構圖之美,如果無法確定畫面重心,那麼整幅作品就失去了空間感,進而造成畫面失衡。

對於一個畫家而言,相對自由的創作環境,有感而發的時候才能出精品。尤其像《風微笛遠》這樣以意趣取勝的作品更不是閉門造車就能畫出來的,需要畫家有真情實感。唐棣在畫中題了兩句詩「雨過山青色,風微笛聲遠」,這不僅是唐棣的心聲,也是作品的主旨。畫畫也像寫文章一樣,有內容有節奏才會好看。如果沒有精鍊的筆墨技法和感人至深的情懷,這樣簡淡的作品很難引起欣賞者的共鳴。

唐棣以濕筆淡墨追求秀潤的視覺效果,在傳統畫家的心中、眼中萬事萬物都是由線條構成的,但事實上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並沒有畫家心眼中的那根線。由於創作技法上習慣性,唐棣也在用線來體現雨過天青,山色朦朧的美景,伴隨著線條的舒緩節奏,彷彿聽到了悠遠的笛聲。這同時也說明,聰明的古人將線的表現力拓寬到無窮大。

拓展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培喇說畫 的精彩文章:

超越描摹表象,運用水墨技法畫出本真之美,王淵繪《柳塘駕鵝圖》
從秀潤到蒼渾,王原祁修習青綠淺絳設色技法完成畫風的轉變

TAG:薩培喇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