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八字要訣是解開背絲扣的唯一鑰匙

八字要訣是解開背絲扣的唯一鑰匙

文| 王瑋 編輯|禪音

諸式太極拳都以各自的風格和特點,以身描述對太極與拳的認識,有以纏絲為手段的,有以框架完整為方法的,有以混元貫通為主的,不同的演義方法,都是為了完善拳法,通備武功,求無懈可擊之本領。

趙堡太極拳以背絲扣為特點,何為背絲?不暢者;如何消除背絲扣?通順和諧;趙堡太極拳先哲在背絲扣圖解引用:「流行氣主宰,對待數者理」為標題,尤以「對待」二字最為重要。太極恍惚之中有象,象中有數,數中有術,今有太極拳樣,而無太極拳本領者,應用太極之術,而不具備太極拳條件者較多,其原因就是對待形成之數不精,內涵熟能生巧,技能、體能、方法就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趙堡太極拳中的八字要訣,是解開背絲扣的唯一鑰匙。

八字要訣:中、正、平、圓、輕、靈、柔、活。

中:中無過失,過中虛實分明。中是形體轉換空間管理地保證,對時間、節律、轉移留有餘地;中有等距衡量的功能,過重與重返虛實已現,相等平衡,不相等轉換條件生成;知中顧及前後、左右、上下,過中領偏。初習兩手掛中,中級以身感中,高級空間感知運動周轉處處有中。能把握中者有主宰,能交換中者,能控制,能轉換中者能發放。推手在領偏,技擊在閃進。

正:顧及為正,相應為整。拳術的正,是形體各部顧及而產生的相應支持。左右通順,上下貫穿,前後對應,內傳導相應,外對應反射,框架結構互助,對應所產生的反作用力完整,體現呼應為正。協調匹配的正,渾元力完整,拳諺曰:「顧就是打,打就是顧。」

平:平無凸凹,均衡為平。流行順暢均勻,量的傳導無所不在,無軟硬之分。拳諺曰:「無有凸凹處,無有凹陷處」。肢體舒展,骨桿杠傳導,量的積分調動,均勻而流行,有過即發用者聚,養者平,一致可在時間、空間、異質的變換中,補給迅速。不平是通達中的凹陷,此陷不限前後,有過失平。拳諺日:「高不經沖,低不經按,長不經擒,短不經摔。」

圓:三回九轉為一勢,周身處處為圓。身、手、步為三回,手、臂、肘、肱骨、肩、腰、膝、胯、足為九轉,處處運轉自如,稱其為聯或圈。貫穿而自由地運動,具有能動能行、能柔能剛、能屈能伸、能攻能防、節節相護、節節相隨、流行通暢之功效,數者極精,全體為拳。

輕:流暢便捷,觸而不覺。輕鬆獲得便利,動作矯健_,速度快捷,出入自由,一手頂笨手,五個為好手,輕而不被察覺;直達要害根部為妙手輕是快的基礎。如胯輕腰活,膀輕肩活,步輕腿重等。

靈:機動神知,靈感過節。動轉有位,行動有方,糾過之機,不及而過,自身無過適當,不當即過,靈動身行。靈機在心,運轉在身,只有虛實認得清,才能靈動而有方。嚴謹正規可產生靈、實踐靈,靈可觀察體現,體用在靈機。

柔:伸縮有韻,吞吐有韌。柔是諸關節與韌帶的轉換與伸縮能力。柔能調和貫通,使時間與節奏相接,分散統一傳導,隨著身韻的屈伸節律,從時間上給以補差,柔能使剛化解、分散、凝聚霖可導引離心柔韌所通達的剛是完整力量所在,柔韌所屈伸之縮是量的蓄合霖是化解剛之剋星,柔可使運動形勢到位,並保證協調,軟中無韌不為柔,柔筋拔骨,力量倍增,所謂道家「柔能克剛」之理也。

活:身活、心活、方法活。太極充滿了古老的哲學文化,其方法與拳結合,形成拳術,拳在功,術在心,心有方法,身隨方法,方法多則活。不活在於不學,學而不用,方法仍不能從經驗中總結,理論終不能指導實踐,因此技術、體能、戰術、心理、智能通過無數次的實踐總結,使力量的較量轉變為技術較量,使技術的較量變為經驗的較量,活用、用活、借力打力,周身能行能動而產生做功的條件,具備武術所必須的條件,本領就可以通過上身而得到受益、完善、提高。

通過拳架中八字要訣特點的深入領悟,「中正平圓」為方法,「輕靈柔活」為手段,既不重纏絲,也不重抽絲,運化自如無背絲,勁勢無為,並從實踐有所心得,假以時日,定能隨著矯健、柔韌、協調、靈敏、平衡、速度、力量的增強,形成靈敏而快捷的身法,平衡而完整的功力。不背總在優勢。

(廣告)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點個「在看」,太極成就最美的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taichi 的精彩文章:

弓子、悶勁、鬆緊——回憶師爺講太極
迎著每日的朝陽,一起練習太極可好?

TAG:太極tai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