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若無正確的思想的培養,這發達總是畸形的發達

若無正確的思想的培養,這發達總是畸形的發達

《東方歷史評論》微信公號:ohistory

「腦筋若無正確的思想的培養,任它怎樣發達,這發達總是畸形的發達,那麼一切的行為都沒有穩定的正確的立足點。」——聶耳

1.聶耳(1912-1935),雲南玉溪人,生於昆明,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亦作紫藝),中國音樂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曾用筆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達平等。

1927年考入雲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1930年到上海,參加反帝大同盟。1933年初,聶耳由田漢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4月,聶耳加入百代唱片公司主持音樂部工作。聶耳於1934年底,聶耳搬至淮海中路1258號三層閣樓居住,現聶耳舊居為民居。同年底,聶耳應聘為聯華影片公司二廠的音樂部主任,為影片《新女性》作曲並配樂。1935年初,聶耳為《義勇軍進行曲》作曲,1935年1月聶耳任聯華二廠音樂部主任。隨後為躲避國民黨政府追捕,於1935年4月15日離開了上海,擬途經日本赴歐洲和蘇聯考察、學習。1935年7月17日,聶耳在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鵠沼海濱游泳時,不幸溺水身亡,年僅23歲。

聶耳創作了數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響中國音樂幾十年。他的音樂創作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嚴肅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藝術創造性,樹立了中國音樂創作的榜樣。

請收聽聶耳親自演唱他作曲的《碼頭工人歌》。

「運筆要看墨跡,結字要看碑誌,不見運筆之結字,無從知其來去呼應之致。結字不嚴之運筆,則見筆不見字。無恰當為之筆,自覺其龍飛鳳舞,人見其雜亂無章。」——啟功

2.啟功(1912-2005),自稱「姓啟名功」, 字元白,也作元伯,號苑北居士,北京市滿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鑒定家、紅學家、詩人,國學大師。

曾任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教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博士研究生導師、九三學社顧問、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世界華人書畫家聯合會創會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顧問,西泠印社社長。

啟功先生受業於著名史學家陳垣先生,專門從事中國文學史、中國美術史、中國歷代散文、歷代詩選和唐宋詞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他執教六十餘年,在中國古典文學教學與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為國家培育了一大批古典文學的教學與研究人才。他為促進祖國教育事業,報答老師教育之恩,延綿陳垣先生的教澤,用出售字畫所得200餘萬元,設立了勵耘獎學金。

啟功先生是當代著名學者、畫家和書法家。他著作豐富,通曉語言文字學,甚至對已成為歷史陳跡的八股文也很有研究;他做得一手好詩詞,同時又是古書畫鑒定家,尤精碑帖之學。

回復v955收聽啟功的一段書法講座錄音。

「書法之美不叫漂亮!」——沈鵬

3.沈鵬(1931),江蘇省江陰市人。書法家、美術評論家、詩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

1950年起在《人民畫報》社工作,曾任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室副主任、總編室主任、副總編輯併兼任編審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歷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副主席、代主席、主席、榮譽主席及藝術品中國榮譽藝術顧問。作品參加2011年8月23日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開幕的「光榮的使命——全國新聞出版行業書畫展」。

書法精行草,兼長隸、楷等多種書體。其歷年創作書法作品多達15000餘件,墨跡刻於國內各地名勝古迹和旅遊景點,並遠傳亞、歐、美洲。此外還出版有《沈鵬詩詞選》《三餘吟草》詩詞集,與人一起創辦並主編大型雜誌《中國書畫》《美術之友》《美術嚮導》。其主編的《中國美術全集·宋金元書法卷》《故宮博物院藏畫》等書籍獲中國圖書榮譽獎。

作為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他的書法以自身的特色光耀書壇。趙朴初先生曾讚揚他的書法「大作不讓明賢,至所欣佩。」啟功先生評價道:「仆獲交沈鵬先生逾三十載,觀其美術評論之作,每有獨到之處。」「所作行草,無一舊時窠臼,藝貴創新,先生得之。」

回復v956收聽沈鵬談他對書法的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歷史評論 的精彩文章:

特殊的友誼:魯迅與郁達夫
「第一次大覺醒」:衛斯理兄弟和18世紀宗教復興浪潮

TAG:東方歷史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