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十七世紀世界上最強大的公司,甚至,它的實力一度超過了多數國家

十七世紀世界上最強大的公司,甚至,它的實力一度超過了多數國家

初聽「荷蘭東印度公司」這個名字時,覺得比較拗口,且對該公司的經營範圍一頭霧水。在接觸了許多近現代史料後,筆者逐漸對這座披著「貿易」皮囊的流氓公司,有了更多的了解。

十七世紀前葉,該公司在荷蘭政府的支持下創立,表面上該公司靠海外貿易業務盈利,實則在暗地裡進行殖民、掠奪的勾當。那麼,為何這座「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生意會在全球各地暢行無阻,沒有受到其他國家的抵制呢?這還要從十七世紀荷蘭的海軍霸主地位說起。

由於,荷蘭船堅炮利,有著世界上最頂尖的海軍部隊,所以,被掠奪和殖民的國家均對其敢怒不敢言,而世界上的其他列強國則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冷眼旁觀。那麼,這座公司究竟是通過怎樣的運營方式發展起來的呢?

其實,在十七世紀前葉,有許多西方強國都發現了殖民所帶來的巨大收益,所以,這些列強國均通過與荷蘭類似的方式,欺壓那些沒有反抗能力的弱國,在當地進行了資源和勞動力的掠奪。十七世紀前葉,雖然,中國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但是,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中西雙方的差距並未被拉開。所以,哪怕實力強如荷蘭,仍不敢覬覦東方雄獅。

不過,其他亞洲國家就沒有中國這般好運了,不少國家都在這場殖民風潮中淪喪了主權,成為被壓榨者。

荷蘭人的探險船於十六世紀末期開抵印度洋,發現了南洋群島上豐富的物產和資源。野心膨脹的荷蘭人暗中發展軍工業,沒過多久,便以絕對的海軍實力向世界證明,荷蘭才是這片海域上的霸主。在最初了解到「荷蘭東印度公司」時,筆者對這個名字產生了誤解,認為:該公司是荷蘭針對印度殖民行動建立的機構。顯然,荷蘭人的野心比筆者想像的更大。

荷蘭人覬覦的是整個東印度洋乃至全球的殖民地,在荷蘭人來到東印度洋之前,世界上並沒有「印度尼西亞」這個概念,這個詞語亦是荷蘭殖民者發明的。第一批荷蘭商人啟航後,在印度洋獲取了豐厚的收益。商人們在這片海域低價收購商品,以數倍的價格向歐洲國家兜售。據說,荷蘭人每次交易可以獲取百分之三百的凈利潤。

然而,由於缺乏政府的管制,荷蘭商人內部產生了利益糾紛,越來越多的「海上馬車夫」前往印度洋瓜分利潤,眾多打著貿易旗號的荷蘭公司打響了商戰,各公司之間的惡性競爭層出不窮。其實這是很好理解的,天下熙熙為利而來,荷蘭人在利益面前失去了「一致對外」的操守,在瓜分印度洋這塊大蛋糕時殺紅了眼。

為了遏止這種行為,增加荷蘭在印度洋的收益,荷蘭本土各級政府勒令所有貿易公司完成整合,停止不必要的商業競爭。有了政府的強制政策,各荷蘭公司不得不停止商戰。隨後,所有荷蘭對外貿易公司完成了兼并和整合,終於,在1602年5月20日合而為一,創立了臭名昭著的VOC,也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

該公司是世界上第一批實行股份制的公司,所以,公司內部以股東合股分紅為每個成員保證收益。雖然,從表面上各大外貿公司已完成整合,實際上,原本浮於表面的商戰轉入內部,股東之間仍在進行無休無止的算計。不過,惡性競爭已經停止,東印度公司的收益得到了保障,荷蘭政府樂享稅收,自然不會插手東印度公司的內部矛盾。

相比於葡萄牙、西班牙兩國的殖民行為,東印度公司無需藉助宗教情懷,也不需打雞血般投入巨額的成本支出。這種一切圍繞利益行動的經營模式,使東印度公司註定成為制霸印度洋的經濟霸主。並且,根據業務地區的不同,東印度公司總共被劃分為五個分部,五個分部均圍繞阿姆斯特丹總部進行商業活動。

東印度公司的配屬與現代公司相同,董事會是最高領導層,由十七個前荷蘭貿易公司的董事長組成。東印度公司的投資模式與其他國家有本質上的不同。例如:葡萄牙在每次遠航之前,只會籌集本次的航海經費。

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將資產長期儲存在公司中,循環使用,並不針對某次航海進行募資。不得不說,這種投資模式間接影響了後來的公司,開創了現代社會陌生商人之間協作與互利共贏的新氣象。

因此,東印度公司有充足的資金,可以應對頻繁的遠航,滾動的資金帶來巨額收益,形成良性循環。

東印度公司在南洋的分部,位於1605年荷蘭佔領的安汶島。縱觀東印度公司的發展史,細心的朋友一定會發現這樣的情況,每次東印度公司發展壯大,幾乎都得益於葡萄牙網狀貿易的失誤,東印度公司每次都能成功接管葡萄牙丟失的戰略節點,坐享其成。

不過,沒過多久東印度公司便陷入到與葡萄牙人類似的尷尬處境中,但是,荷蘭人卻找到了解決的辦法:

與其不遠萬里通過好望角將商品輸送到歐洲國家,就近將商品銷售給位於印度洋上的其他國家顯然方便許多,雖然,這樣銷售的利益遠不及將貨物輸送到歐洲,但這種薄利多銷的方式亦可積少成多,獲取豐厚的利潤。

觀念得到轉變後,荷蘭人繼而開闢了亞洲市場。

此前荷蘭人準備的貨物無法滿足持有大量名貴香料的亞洲人,為了解決這一現狀,荷蘭人乾脆「空手套白狼」,將印度洋其他地區生產的糧食和衣物等普通商品銷往亞洲,終於換到了珍貴的香料。隨著公司的財力變得雄厚,荷蘭人不再滿足於當前的形勢。

為了開闢更廣闊的市場,東印度公司打算物色一個交通更便利的前線分部。於是,爪哇北側的萬丹進入荷蘭人的視線。在十七世紀初,越來越多的華人來到萬丹定居,該地區因對華貿易的興起變得繁榮興盛。

在當時,葡萄牙人的前線基地馬六甲,腐敗現象屢禁不止,許多位於當地的華人不堪忍受,最終選擇遷居萬丹尋求新的商機。在此消彼長中,萬丹取代了馬六甲,成為南洋上最大的貨物集散中心。

然而,荷蘭人經一番深思熟慮後,並未將萬丹作為前線分部的根據地,而是選擇了聲名不顯的港口小城雅加達。荷蘭人來到這座城市後,在此邁出了殖民經濟最關鍵的一部。雅加達的建設,象徵著東印度公司進入轉型期。

就像是早年葡萄牙人在印度洋的發展一樣,當時的雅加達地區的河流交錯縱橫,與阿姆斯特丹別無二致。當然,想要開發這樣一座殖民帝國,需要投入的人力和財力是無法估量的。東印度公司必須擔負起治理雅加達的責任和義務,因此,東印度公司逐漸向政治實體轉型。

隨著越來越多的英國人來到南洋,致使東印度公司開發雅加達的進程異常緩慢。此時,東印度公司要面臨的最大麻煩是與雅加達相鄰的爪哇島上的地頭蛇馬打藍蘇丹國。

起初,荷蘭人在抵達雅加達後,將此地命名為「巴達維亞」,馬打藍蘇丹國對此並未表示異議。為了與馬打藍蘇丹國交好,東印度公司先後多次向爪哇島派遣使者,向馬打藍進獻財物。然而,人的貪心是無止境的,荷蘭人的低姿態使馬打藍國驕傲自滿,1628年馬打藍先後以統一爪哇的名義進攻巴達維亞。

在這場戰爭中,馬打藍人出動了十六萬兵力,對巴達維亞進行了圍城。然而,馬打藍人並未意識到,海軍的短板會使這場戰爭全盤皆輸。荷蘭人以極少數的兵力進行守城,並出動海軍斷絕了馬打藍人的補給。這場戰爭結束後,爪哇臨近海域的形勢來了一場大洗牌,荷蘭人成了這片區域的地頭蛇。

與葡萄牙人一樣,荷蘭人將一切沒有本國政府支持的貿易行為視作走私,所以,荷蘭人與當地土著之間的衝突從未停止過。而自古以來南洋諸國便實行著高度分權化的統治,致使大量與荷蘭處於競爭甚至是對立化的小城得以按部就班的發展。直到十九世紀,西方國家的科技急速發展,荷蘭人才得以憑藉武器裝備的壓倒性優勢一統印尼。

隨著荷蘭人擊敗了加錫,更多的外國商人遭到東印度公司的驅逐,此時的東印度公司已儼然成為橫跨諸島,並有著強大海軍實力的南洋霸主。許多世居在南洋的土著居民,例如:蘇門答臘島上的米南加保人,都與東印度公司保持著貿易關係,他們用土特產向荷蘭人兌換生活所需,這一時期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發展至巔峰。

不過,市場上從沒有長盛不衰的霸主。

雖然荷蘭是17世紀的海上霸主,但荷蘭的霸主地位是相對的,而且是不穩固的。當時荷蘭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商船和最強大的海上力量,但作為一個世界海軍強國,荷蘭的海軍力量非常分散,荷蘭人不能保證他們在每個海域擁有絕對的優勢。

沒過多久,荷蘭人便迎來了全新的挑戰,一個名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龐然大物躋身印度洋,與荷蘭人分庭抗禮,這是後話了。

參考資料:

【《大航海時代》、《17世紀的海上霸主:荷蘭》、《荷蘭東印度公司發展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山社 的精彩文章:

京城五鎮是哪「五鎮」?它們分別對應了金木水火土,以及五位大神
這個人堪比諸葛亮,所料之事無不應驗,結果卻不得善終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