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書法臨摹先臨形式感

書法臨摹先臨形式感

1、臨摹先臨形式感:第一步是先臨章法,然後是局部節臨和通臨結合起來。

2、節選範本其中的段落、節點,把特點放大。節臨是取得智的突破,通臨是量的積累。

3、「大」解決智的問題,「小」解決量的問題。臨習要按照章法的規律來臨,如:

(1)漢隸《張遷碑》開頭莊重,結尾就不一樣,找出原作不同段落的差異性;

(2)行草書如寒食詩:第一首類似小行楷;第二首突變、誇張。前面很理性,後面很感性。

(3)臨《祭侄稿》的情緒變化:開頭莊重、莊嚴,最後一段沉重悲憤達到極致,作者的情緒變化是很直觀的。

(4)臨《蘭亭序》用二張紙,前後距離是不一樣的,由疏朗而茂密。所有的作品都是有規律的。

4、臨摹要解決創作的核心問題,通過臨摹使自己重新回到古典裡面去。

5、古代行草書的距離都是不一樣的,不能均勻對待。如《蘭亭序》行距就是前窄後寬。

6、創作展覽作品盡量不要通俗化,尤其是內容不要太通俗化。如果內容通俗,可以選用不通俗的書體格局來寫。

7、熟練是入門的基本門檻。

8、創作普遍存在的主要問題:缺少章法規劃,在創作立意上顯得隨意。

9、創作書法作品要有秩序感,單純寫的多並不是有效的。可以正文收縮,加強落款的豐富性。

10、創作是反習慣的,是一種有目的、有構思的重新組合。當前存在著對古代經典格局了解不夠的問題。

11、很多創作中出現的問題是因為臨摹不到而發生的。

12、墨法的臨摹、筆法的臨摹,要有針對性的臨摹。用墨對空間和節奏都有幫助;臨摹時可以專門練習墨法,作有效地練習,各種形態墨色練習分析。法帖中用墨七色俱全的是《祭侄稿》。

13、墨的豐富性在於使用"筆舔"(美院學生同時使用3個硯台,高年級學生用一個硯台及一個筆舔)。

14、用紙的效果可以以徐渭的一些作品作為參考;淡墨一般以董其昌為範本,淡墨一般是用比較剛性的毛筆寫就的。

15、其實訓練比創作難。包括雄強的訓練及文雅的訓練,真正的高手訓練一定是兼而有之、剛柔並濟的。

16、小行書"挺拔"是練榜書練出來的,這方面要做專業訓練。

17、很多字帖如金文、漢碑、魏碑要成為書家的日課,真正的書家要跟市民氣、俗氣作戰。高雅的氣質,有質樸的也有文雅的,要選擇格調比較高雅的法帖,要追求一種精神高度。把惡俗之氣訓練成質樸、清雅之氣是很難的。

18、內斂、含蓄、高古的以金文為典型;質樸又有內容的以漢碑為典型;有質樸自信的人都不需要宣傳,我們要增加質樸的氣象。

19、內在有骨力,魏碑是一個時代,書丹的傳統其實就是刀的傳統。

20、創作需要讀字典,讀字典應該成為書家的常態(草字編、篆書字典、金文編)。漢代人用的教材就是字典,我們用的是字帖;字典應該成為書家創作的日課;讀字典有三個層次:識字-識辨-識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相約 的精彩文章:

看完劉少奇書法 再看王光美的書法 網友:偉人手跡,深切緬懷!
寫意花鳥畫的出枝、畫花、添葉

TAG:書畫相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