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聲為五臟之鏡!聲音忽然沙啞,說明五臟已病

聲為五臟之鏡!聲音忽然沙啞,說明五臟已病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引用!)

本文理論依據:《黃帝內經靈樞譯釋》、《中醫針灸學》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各位讀者。

今天這篇文說,咱們繼續來探尋《黃帝內經》當中,殊為寶貴的診斷經驗。

看官,你您記住,無論您年紀多大,抑或是男還是女,只要您最近一段時間,嗓子忽然莫名沙啞,久久不能恢復,這往往是五臟生病的寫照。

為什麼這麼說啊?

現在,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黃帝內經·靈樞》當中的「九針論」篇。我們會看到這樣一段經文:「邪入於陽,則為狂;邪入於陰,則為血痹;邪入於陽,則轉為癲疾;邪入於陰,轉則為喑;陽入之於陰,病靜;陰出之於陽,病喜怒」。

這段話的大概意思是,陽邪如果進入到人體陽分,就會陽盛熱極,人就會發狂。陰邪如果入了人體的陰分,那麼就會使得血脈凝滯,發生痹症。如果邪入於陽,邪氣輾轉搏結於上,就會成為頭部的疾患。如果邪氣進入到五髒的陰經,輾轉不去,就會導致聲音啞。如果陽氣斂降,入於陰分,那麼人就會變得比較安靜。如果陽氣上逆,由陰分出於陽分,那麼就會激動好怒。

這裡面,請您務必注意「邪入於陰,轉則為喑」這句話。它向我們提示了一個重要信息。

這裡的陰指什麼啊?指的是五臟經脈。五臟,即心、肺、脾、肝、腎。這五臟,是人體藏象系統的五個中心點。中醫理論將五臟視為陰,將六腑視為陽。原因在於,五臟主藏精。人體之精,藏在五臟之中。五髒的主要使命之一,就是藏精不泄。故而,說邪入於陰,指的就是病邪入五臟經脈,即五臟生病了。

那麼,五臟生病,為什麼會讓聲音沙啞呢?這裡面的道理很淺顯。手少陰心經上走喉嚨,手太陰肺經循喉嚨,足太陰脾經行於咽,連舌本而系舌下,足厥陰肝經又循喉嚨,足少陰腎經循喉嚨、系舌本。你看,五臟經脈,全都和咽喉、口腔有緊密聯繫。所以,它們其中任何一個或者幾個,發生病變了,都會導致我們聲音嘶啞 、不正常。

這方面,現實生活中有沒有例子呢?有,而且太多了。

別的不說,煙民說話聲音嘶啞、總犯咽炎的,這就要考慮肺陰不足、虛火灼傷咽喉的問題了。又比如說,很多肺癌的患者,就特別有可能最早出現聲音嘶啞的現象。肝火上炎的人,咽喉也往往跟著腫痛,聲音變得粗啞。另外,像脾虛氣弱的人,說話的聲音也會變得暗沉、沙啞,語音特別低微。這些都是經常可以見到的。

不僅僅是疾病狀態。有些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會發現說話的聲音在變化,變得越來越粗。這個是怎麼回事?從中醫的視角來看,和五臟精氣衰微,不能上濡於咽喉有關係。

當然了,也並非所有的聲音沙啞,都說明問題。偶爾出現的,原因較為明確的,可以在修養一段時間後恢復的聲音嘶啞,並不一定是病態表現。具備診斷意義的,是長時間的聲音嘶啞且不見改善,以及不知道什麼原因、莫名其妙地聲音嘶啞。這樣的狀態,才有提示意義。

總之,對於我們的聲音,我們要留意了。用咱們老百姓的話來說,如果五官面龐是第一張臉,那麼說話的聲音就是第二張臉了。這張臉,可以透露我們身體的內環境。所以,當它出現異常的時候,我們要提高警惕。這是《黃帝內經》給我們的古老啟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體毛濃密,和陽氣充足沒關係!真實意義比陽氣足更重要
臨終的老人,身體兩處會「鼓起來」!那是元氣耗盡了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