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中醫在海外的生存現狀

中醫在海外的生存現狀

大家好,我是小柴。

放眼整個中文互聯網,如果說在每年端午節冒頭的「甜黨」「咸黨」之間的黨爭,其鬥爭的激烈程度能有A級的話;

那麼圍繞著「到底要推廣中醫還是廢除中醫」這個話題,「中醫黑」「中醫粉」兩大陣營之間產生的火花,恐怕在一年的365天里天天都是SSS級。

前不久,口號是「真正的世界,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專註於(特立獨行)(和大眾唱反調)揭露「真相」的大象公會,找到了一個堪稱刁鑽的角度向中醫開炮。

「中醫粉」們不是老愛說日本人多麼喜愛中醫、推崇中醫,並以此來作為中醫有效的重要論據嘛~

那咱們這次就給他們來個釜底抽薪,告訴他們日本人其實早就對中醫不感冒了,以此來好好(博一波眼球)給大夥講講道理,就這樣,一篇名為《日本是怎樣廢止中醫》的文章就此問世!

這篇取名就非常殺氣騰騰的文章,洋洋洒洒從明治維新一路講到2018年,從日本的漢方醫培養制度、日本每年的漢方藥劑產值等數據入手,以一種看起來很「理客中」的態度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結果這一下子當然是捅了馬蜂窩,青鹿中醫方面直接在B站上放出來一個「闢謠」視頻,試圖打臉大象公會,雙方的粉絲群體自然也是聞風而動迅速的加入了戰場。

兩撥中國人就這樣圍繞著「日本人到底愛不愛看中醫」這一點,吵了個不可開交。

(大象公會的支持者)

(青鹿中醫的支持者)

不過就像是雙方粉絲的爭論方式,是在各自老大的文章/視頻下方,以一種近乎「抱團取暖」的方式圈地自嗨類似;

其實兩邊的意見領袖們,在這場論戰里也充滿了一股「自說自話、雞同鴨講」的滑稽感。

青鹿中醫拿出一個2018年7月,日本漢方生葯製劑協會發布的報告中提到的:「89%的日本醫生願意在診療中會使用漢方葯」來試圖駁倒大象公會,卻對大象公會指出的:「日本漢方葯僅佔國內藥品產值的2%」閉口不談。

89%的日本醫生都會給病人開漢方葯(中藥的別稱),但日本全國生產的漢方葯卻只佔2%……嗯,看來日本醫生都是給患者開張處方,然後讓他們來中國抓藥順便旅個游?

大象公會的文章也好不到哪去,全文充斥著一股明顯的「先預設結論,再由結論去找論據」的氣息。

為了證明自己的結論「日本已經廢止了中醫」,而不惜對依然好端端存在的日本「東洋醫學會」視而不見;把日本全國各地如今依然奔波在一線為患者治病的1.5萬名「漢方醫師」、3萬名漢方醫藥研究人員、10餘萬針灸推拿醫療從業者們統統當做不存在。

說來說去,總歸只是門流量生意,兩邊都是為了討好某個特定人群,選擇用情緒替代事實,從而量身打造了一篇文章/視頻來當自己的「粉絲收割器」罷了。

中醫,作為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一直以來陪伴著國人在這片土地上走過了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自然也被視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與中華民族密切的捆綁到了一起。

但自打100年前的五四運動以及後續的新文化運動,為了提倡科學理念而把中醫和八股文、裹小腳等「愚昧落後」的象徵混為一談,打算一併廢除之後。

一場曠日持久、圍繞著中醫「興廢」一事的拉鋸戰就再也沒有停息過。

雖然第一聲向中醫吹響的進攻號角,是來自於那些新文化運動中試圖救亡圖存的學生們,可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裡,顯然有無數事情要比「廢除中醫」更加刻不容緩。

也正是因此,直到十年之後,草創的民國政府才終於騰出手來開始繼續「料理」中醫——在那一年召開的第一屆中央衛生委員會上,余雲岫、褚民誼等人最終提出並通過了一項被後世稱為「中醫廢止法案」《規定舊醫登記案原則》

(圖源 百度百科)

余雲岫一句「舊醫一日不除,民眾思想一日不變,新醫事業一日不向上,衛生行政一日不能進展。,基本上道出了當時民國政府內部主權的「留洋派」們的共同心聲。

在這個階段里,後來被中醫粉們不齒的「廢醫驗葯」派(廢除中醫的陰陽五行君臣佐使等理論,保留並化驗中藥材中的有效成分),甚至已經算是對待中醫較為溫和的一個主張了。

全盤西化,或者說完全摒棄中醫才是當時社會的主流「政治正確」。

但隨著1949年新中國的建立,出於當時全國上下一窮二白的現實考慮,為了讓廣大農村地區也能得到基本的醫療保障,隨著偉大領袖一句「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

無數赤腳醫生帶著一些簡單的中草藥走向了基層,他們為人民群眾看病治療的同時,也讓接近枯萎的中醫學之花得以重新綻放。

但這場傳統醫學的復甦卻也埋下了一些隱患……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大陸上暫時被行政力量壓制住的「東醫、西醫」之爭在今天開始重新冒頭,並且藉助互聯網這個載體開始愈演愈烈……

(雙方的爭論早已從有理有據的辯論

逐步蛻變成了上綱上線的互相扣帽子)

小柴畢竟也不是一個專業的醫學號,對於這場雙方引經據典(民族主義/低學歷帽子亂飛)的辯論也不敢妄言。

但幸運的是,有賴於當年天朝上國的餘蔭,中醫在整個東亞範圍都有存在;

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你對大陸上「中醫粉」「中醫黑」這兩大陣營沒完沒了的互相攻訐感到了有點厭倦,那不妨一起先來看看我們周邊的那些國家和地區,都是如何對待這份傳承的。

東亞自古以來就有三個國家喜歡自稱為「小中華」,痴迷於對我國的文字、文化、制度、醫學等領域進行像素級複製的工作。

除去前文提到過的日本以外,朝鮮和越南也是此項工作的熱衷者之一。

1

中醫在朝鮮

現今有據可查的、中醫第一次進入朝鮮半島的記錄,是在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也就是公元6世紀,梁武帝派遣宮廷醫師前往朝鮮半島的百濟國傳授醫術。

百濟人在這批醫師的教授下,通過自主學習和雜糅了一些本土特色後,編著了一本屬於他們自己的醫書——《百濟新集方》。

雖然後來百濟被新羅滅國,但百濟人手頭的中醫醫術卻並未滅亡,反倒是借著新羅人統一朝鮮半島的東風,徹底融入進了朝鮮人的傳統文化當中,並被他們改了個名字「韓醫」,用以與自己宗主國的「東醫」區分。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鬧得沸沸揚揚的「韓國向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搶注中醫」一事實為誤傳,真相其實是人家把一本類似於我們的《本草綱目》形式的醫書:《東醫寶鑒》申遺成功了而已。

二戰之後,朝鮮半島分裂成了南北兩個國家,並且都掀起了不同程度的「去中華化」熱潮……但有趣的是,對於中醫(東醫)這個寶貝,兩兄弟倒是很默契的都選擇了繼續保存。

南方的韓國把中醫(東醫)改了個名字,變成了「韓醫」,並用他們那著名的「身土不二」民族自豪感瘋狂的向全世界進行了安利。

從當年現象級的熱劇《大長今》,再到2017年熱播的《名不虛傳》,韓醫(中醫)一直都是韓國人身上最為自豪、也最願意拿來做文化輸出的不二選擇。

(《大長今》劇照)

(《名不虛傳》劇照)

韓國不單在宣傳上對韓醫非常不遺餘力,在實際執行層面上也堪稱硬核。

作為全世界除了中國以外,唯一一個靠立法把中醫(韓醫)和西醫(現代醫學)並列的國家,韓國實行了嚴格的韓醫和西醫的分離制度:

絕大多數韓醫被限制只能靠韓醫本身的手段去進行診療,他們無權開具西醫處方、不能通過注射等手段行醫,甚至都沒有現代儀器的化驗結果診斷權;

他們怎麼治病?全靠望聞問切,加上開中藥處方,這其實就意味著讓韓醫和現代醫學在市場經濟下進行自由競爭,雙方全憑實力來說話。

結果倒也還算不賴,以韓國慶熙醫療院為例,該院分為韓醫、西醫、齒科三大板塊,全院1400張病床,有400張病床是韓醫專屬……這顯然都是他們拿自己的療效爭取過來的成果。

至於他們的北方兄弟,這個情況有些特殊,想必大家也都懂;但可以確定的是,朝鮮的東醫傳承顯然也並未沒落……

朝鮮的醫藥代表團最常來的地方,就是我國的各大中醫藥大學或研究機構,這顯然不完全是出於政治作秀的考量。

2

中醫在越南

越南當下的醫學格局非常有趣,他不單像東亞其他國家一樣,將醫學分為了「東醫」和「西醫」,還進一步的將「東醫」(傳統醫學)分成了「北醫」(中國傳來的中醫)和「南醫」(越南的本土醫學)。

嘖嘖,東西南北湊了個齊全……不過不是越南自己人,估計很難分得清他們的「南醫」和「北醫」,畢竟都是中草藥加上陰陽五行那一套理論,乍一看幾乎就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玩意。

唯一能讓人一目了然的差距,其實倒是出在藥材身上——中國那邊進口過來的藥材屬於「北葯」,越南自產的植物藥材就是「南葯」。

在越南,普通家庭尤其是位於農村地區的家庭和醫生,往往都在治療時偏愛使用南葯。在當地很多傳統醫院裡,每年開出的藥品中南葯和北葯能佔到80%至90%,西藥僅佔10%至20%,還搭配了很多如針灸、按摩等輔助療法。

(越南專賣中藥的河內三十六行街)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於韓國的韓醫是在市場經濟下進行的自由競爭,越南的南醫盛行是有一定經濟因素在裡面助推的……

地處熱帶、亞熱帶的越南本土盛產質優價廉的草藥,而越南去年的人均GDP只有2563.82美元,幾乎是中國人的四分之一。

不管怎麼說,脫胎於中醫的南醫在越南民間非常盛行,且其用法很容易讓中國人倍感親切——越南的婦女慣用生吃蓮子心治癒失眠,給兒童吃鴨蛋與艾製成的食品可以增強體質,還有吃用薑黃與豬蹄燉煮後的食物提高抵抗力等等。

3

中醫在其他地區和國家

不過認真說起來,倒也並不是說中醫在每個國家和地區都經受住了市場的檢驗。

比方說與大陸隔海相望的我國寶島——台灣省,這兒的中醫有大陸的中醫粉視角來看,就是典型的「把路走窄」了。

自從在2011年正式廢止了「中醫師特種考試」之後,位於台灣省的中醫師其唯一的產生途徑,就是先在高考後研讀中醫專業,並在之後再通過中醫師專技高考才能獲得行醫資格。

嚴格規定準入門檻,只讓那些科班出身者邁入中醫行列,自然為台灣省的中醫行業催生出了一條非常「理工男」的發展道路——「科學中醫」,或者說「中醫科學化」

通過1995年將中醫藥納入台灣省的《全民健康保險門診給付範圍》,且只給付科學中藥,一切傳統中藥必須自費的方式。

台灣在很大程度上幾乎徹底「消滅」了中醫里傳統的「開方、抓藥、患者回家自行煎煮」的現象,剩下的都是通過廠家直接經過高溫、萃取有效成分後製成的錠劑、散劑、丸劑、液劑等。

這也就意味著台灣省的中醫醫師對於不同病人的具體病症,幾乎沒法做到在藥物上的細微調整,喪失了很大一部分的「自主裁量權」。

最為重要的是,台灣省的中醫已經幾乎徹底退出了傳染病、腫瘤、心血管病等疾病的治療領域,轉而一門心思搞起了調理身體和保健品的事業。

在台灣,如果你說你要抵制中醫,那麼民眾很可能會認為非常難以理解……因為他們只是把中醫當成和人蔘湯、雞湯之類的補充營養,而不再是一門正兒八經的醫療手段。

新加坡方面雖然不至於像台灣那邊做的這麼「絕」,但他們那邊的中醫發展同樣並不樂觀。

作為一個以華人華裔為主的國家,於1953年創辦的「新加坡中醫學院」歷經了54年的時光,卻總共才畢業了1952名學生……平均每年畢業36名學生,還不如中國隨便一家中醫藥大學一個班人多。

最後再回到一開始提到的日本,如今他們的漢方醫師雖然離絕跡還非常之遠,但在與現代醫學(西醫)的較量中已經落入了全面下風。

更何況,日本的漢方醫整體上具備著一個讓大陸「中醫粉」極為不齒的傾向:「廢醫驗葯」。

即放棄或部分放棄陰陽五行、經絡穴位、君臣佐使等中醫理念,只保留明確有效的藥方,實在是難入大陸中醫粉們的法眼。

看了一圈周邊國家和地區在現代對於中醫的看法,其中有發揚光大者,也有限制、摒棄者,每條路都有人走,也每條路都被人走通過。

無論是相信中醫(傳統醫學)的國家,還是那些限制、拋棄中醫的國家,他們的民眾都依然好端端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平安喜樂的繼續過著自己的生活。

無論大陸的中醫藥行業未來到底要走向何方,希望「中醫粉」和「中醫黑」兩大陣營的信徒們都能夠盡量少一些戾氣,多一分心平氣和的討論。

主筆 | 阿虛

編輯 | 四少

本文首發公眾號 | 柴狗夫斯基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MA格鬥 的精彩文章:

上什麼大學很重要,它決定了你人生的難易程度!
網站搭在阿里雲上的第四年,我的網站打不開了

TAG:MMA格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