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才高八斗的曹植寫下一詩,很少有人讀過,卻道出了你我常有的苦

才高八斗的曹植寫下一詩,很少有人讀過,卻道出了你我常有的苦

相信很多人知道曹植之名,都是從小學課本上那首《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或者是謝靈運對他的評價「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也就是才高八斗開始。而對於曹植的其他詩作,可能就很少有人讀過了。

清代詩人王士禎曾說漢魏以來二千年所出現的詩人中,能夠堪稱仙才的人,只有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諸如此類,對曹植詩歌造詣之高的評價不勝枚舉。那麼,本文便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曹植的另一首經典詩作《門有萬里客行》。它是曹植創作的一首五言歌行體,主要記敘了古代戰亂所導致的人們四處漂泊之苦。

《門有萬里客行》

門有萬里客,問君何鄉人,

褰裳起從之,果得心所親。

挽裳對我泣,太息前自陳。

本是朔方士,今為吳越民。

行行將復行,去去適西秦。

詩的開篇兩句「門有萬里客,問君何鄉人」,意思是說,在門前我遇到了一位遠道而來的客人,於是我問他:「你是什麼地方的人?」這兩句詩的意思很淺顯明白,主要是為了點題和引出這個四處漂泊「萬里客」的形象。按傳統詩歌思維來說,曹植在這裡既然問了對方是什麼地方的人,對方應該有所表明身份,但是明顯沒有,不得不說別具一格。

緊接著兩句「褰裳起從之,果得心所親」,意思是說,我提起衣服去尋訪,果然見到了內心所親近的友人。由此可見,曹植之所以沒有直接表露「萬里客」的身份,是為了遵從內心的感受,從我的角度來點出對方的身份。這樣的表現手法可以使人感受到雙方在心靈上的一個相處融洽,遠比簡單的說明是好友要巧妙深遠的多。

從「挽裳對我泣」開始,一直到結尾的「去去適西秦」,都是這位萬里客對曹植的陳述。大概意思是說:我的這位好友見到我後很激動,於是挽著衣衫對我哭訴了起來。一聲嘆息之後,他開始對我講述起這段時間以來對經歷。原來他本是來自北方,但因為戰亂又從北方遷徙到了南方,但是他還在不斷遷徙,這次要去西方的秦國了。

從萬里客對曹植的陳述來看,險惡的環境,讓他以及許許多多同他一樣的人,不得不四處漂泊,尋找可以安居的地方。一句「行行將復行」,可以說是將「萬里客」行蹤匆匆、四處漂泊的苦楚表現的淋漓盡致。而據《三國志·陳思王曹植傳》記載,曹植的封地時常改換,且一舉一動都有人監視。故曹植是能夠體會到萬里客這種漂泊之苦的。

綜觀曹植的這首詩,語言淺顯易懂,通篇就像大白話,但是它卻有著真摯深遠的情感。即便是到了現在,詩中的這種四處漂泊之苦,以及不安定的情愫,也是能夠感同身受的。可以說是這首詩道出了你我常有的苦,也觸動了你我的心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詩歌 的精彩文章:

他26歲不幸溺水身亡,寫下的這首詩,卻驚艷了千年
他終身未娶,卻寫出宋代最動人的一首愛情詞,千年來打動了無數人

TAG:今日詩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