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是誰殺「死」了流浪大師?

是誰殺「死」了流浪大師?

你所關注的 -不只是一 個公眾號

2019.8.4 ▏77

在流浪大師沈巍爆紅後的第三個月,上海正式開始實施垃圾分類。

因為倡導垃圾分類,被認為腦子有問題,不得不流浪26年的沈巍終於得償所願。

可在當初嫌棄他撿垃圾分類的鄰居正在苦惱「你到底是什麼垃圾」時,沈巍離開了上海。

他洗了澡、剪了頭髮、換上了乾淨的衣服,每天準時的打開手機直播,月打賞收入超10萬。

他被助理、乾兒子安排著開始了「流浪」全國的講學之旅,五星級酒店、車接車送,每到一處就被蜂擁而至舉著手機的粉絲圍觀。

酒店老闆送果籃感謝入住,各種老闆、同學邀他入局「講學」。

流浪大師不再流浪,垃圾分類也即將全國推廣。

可沈巍的書房,到底在哪裡?

都說網路時代,從不缺一夜爆紅的人。

在自媒體興起的今天,一段段短視頻,將上海街頭的一位流浪者捧火了。

如果說「犀利哥」靠的是顏值和時尚,那沈巍靠的是才華和學識。

你很難相信,一個流浪漢,隨身攜帶的除了廢品之外,還有大量的書。

「善始者眾,善終者寡。」「廣交朋友,博覽群書,誠信待人,寬厚處世。」

他讀《戰國策》《左傳》《了凡四訓》《聊齋》《詩經》......他和周圍人暢談古今歷史、各地典故,思維清晰深刻。

他拒絕路人的資金幫助,說「我不是乞丐」,而在還原他的前半生後才知道,他確實不是。

他是上海本地人,從小喜歡畫畫、歷史、寫字、看書,可父親對此深惡痛絕。

他夢想是能進中文系或者做國際政治研究,可父親卻逼他學了審計。

小時候他就開始撿垃圾去賣,然後買自己想看的書,可在同學眼中,撿垃圾是會被笑話的行為。

畢業後,他進了上海某區的審計局,可因為他總愛在公司撿垃圾,被同事覺得是「神經病」,所以就被病休回家了。

因為撿垃圾,他被家人趕了出來,因為撿垃圾,他被鄰居投訴,最終流落街頭。

他確實也不需要捐助。

原單位一直給他發工資,每月2000多元,卡里還有父親的遺產,拆遷還被分到十多萬。

當地救助站曾向他提供救助但被拒絕,他說他喜歡這樣的生活:

每天撿完垃圾後就分類,再去附近地鐵站看書,看不懂就用買來的二手手機連著商家WiFi查資料,沒事寫寫字畫會兒畫。

他說他崇拜甘地,願意主動過苦行僧般的生活。

有理想有堅持,不被世俗所羈絆,簡單而又純粹。

可就在那麼一天,他被包圍了。

3月份的上海,充斥著大量舉著手機、攝像機,滿上海「抓」沈巍的人。

嘴上說著要大師為自己指點迷津,可卻基本沒聽進一個字,只顧著將鏡頭對準,多拍視頻,多拍合照。

甚至有部分女人來找他相親,要嫁給他:

自稱身價百億的男人,要給他當兒子。

西裝革履的男人,帶著攝影團隊來直播「認爸爸」:

包裝成沈巍的老婆,自詡為「流浪師娘」,短短時間攬下58萬粉絲,然後開始賣書。

那時,沈巍是慌亂的。

他被人群逼進了牆角,大喊:「我已經三天沒好好睡覺了,你們放過我吧!」

而他也早已看透了現實:「我知道你們是為了錢,現在我就當是一隻猴子,被你們耍。」

那時的沈巍,或許還沒意識到:網紅、流量、直播到底是什麼?又會給他帶來些什麼。

他也像看猴子一樣看著圍著他的這群人,他不想紅,也不覺得這會改變自己的生活,那時的他還帶著屬於讀書人的傲氣:

「這不能改變我的命運,我一輩子沒想過成名,讀書人一輩子有個理想,最好的像諸葛亮一樣,出將入相。如果做不到,就學杜甫,憂國憂民。」

可好像誰也無法逃脫真香定律。

流浪大師,就如之前千千萬萬個突然爆火的人一樣,也沒能逃過網紅包裝命運。

他洗了澡、剪了頭髮、換了衣服,可還留著標誌性的鬍子,因為乾兒子說:要讓別人一眼能認出是流浪大師。

他有了助理,有了乾兒子,有了團隊,被安排著離開了上海,住高級酒店,輾轉去新疆、成都、杭州、南京等地一路遊玩,走到哪都是「粉絲見面會」,在博物館對著粉絲的鏡頭耐心地講典故。

他開始每天做直播,提前準備好提綱,講歷史、文化、故事、藝術.....慢慢的,他在直播場里越來越自然,學會了怎麼用語言藝術,挑起氣氛逗大家笑。

短短時間,他坐擁90萬粉絲,月入過10萬。

沈巍現在的生活,和以前大不相同。

撿垃圾沒人罵,說歷史有人聽,走到哪都有人叫他大師,豎起大拇指,不缺錢,更不缺尊重。

可網友們卻很失望:流浪大師也逃脫不了直播網紅的命運,他已經「背離初心」,完全沒了之前的與世無爭。

而在這背後,成名後的沈巍也陷入了糾結兩難之中。

他並不覺得自己是大師,卻被包裝成了大師。

他懷念以前的日子,因為那時每天還有固定的時間可以用來看書、寫字、畫畫,沒有「任務」要去做,沒有人會打擾他。

而現在,他不再流浪,可看書卻成了奢望。

他需要被安排著去周遊各地、和粉絲交流、供他人拍視頻、參加各種各樣的飯局,和各種各樣的人周旋、每天花很長時間,對著手機直播......

而就連直播,本著初心是為了傳播文化,類似於「大師講堂」,可沈巍卻坦言:每天對著屏幕說幾個小時,像是高級乞討。

他興緻勃勃地在直播里談論詩詞歌賦,歷史雜談,可評論里的粉絲,高呼著「大師好牛」「大師好學識」,卻鮮少有人真正關心他在說什麼。

他們更關注的是粉絲數、點贊和禮物量,而更多的人,不過是湊個熱鬧罷了。

剛火之時,他像是網紅成名的工具,而現在他依然像個錢、財、名的工具。他不再流浪,可他卻好像仍還再流浪,只是換了個更「高級」點的方式罷了。

他渴望著能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書房,讓自己能自由自在的看書、寫字、畫畫。

或許連他也沒想到,現在更像是擁有了一間「會客廳」,被強行推入人情世故之中,每天要應付前來拜訪的眾多「客人」。

他曾奢望快手直播室是那間「書房」,又或者他渴望能利用快手賺來的錢為自己搭建一間書房,可卻不知自己其實已經被「直播」「網紅」綁架了。

而在浮華名利過後,賺夠了那間書房的錢,未來大師又是否還能找回曾經純粹的自己,回歸精神自由呢?

在流浪大師火了之後,他同學的採訪視頻也火了。

在被圍觀者要求「你們同學幫幫他」時,這位中年男子回答:「不是我們幫幫他,是他幫幫我們。」

「你們覺得他可憐,其實他更可憐你們!你看我們,每天都在苦惱,為沒錢苦惱,為穿的差苦惱,為換大房子豪車苦惱,其實到底誰更可憐?」

為了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沈巍選擇做了26年的流浪漢。他是當之無愧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

而現今他也成為了直播時代的一名「網紅」,和其他網紅最大的差距,或許就是至少他肚子里還有貨。

有人說網友對他的苛責是「見不得他好」,可其實網友的苛責或許是因為:大家害怕,連沈巍也迷失在網紅世界。

曾經一夜爆紅的洗頭小哥,火了之後立刻辭掉了工作,簽了經紀公司,開始拍視頻,學著做網紅,準備包裝出道,可殊不知大眾早已遺忘。

曾經一夜爆紅的「髮際線男孩小吳」,說著不會進演藝圈,會繼續好好工作,可後來卻也開始參加節目,甚至膨脹到真把自己當明星「約炮女粉絲」,而被曝光陷入眾嘲。

太多太多的例子告訴我們,在網路時代,名利追捧之下,好像沒有人能逃脫真香定律,迷失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早前,犀利哥出名時,周立波曾評價過犀利哥爆火事件:犀利哥之所以出名,之所以美,因為他是野生的,而不是圈養的。

這句話其實放在現在來看,也非常的現實。

每個能一夜爆火的人,都一定有著他的「特別」之處,獨一無二,無可替代。讓眾人追捧的其實就是你身上的這點「特別」,和別人都不一樣。

沈巍用26年,活出了大多數人一輩子也不敢活出的精神自由。

即使最終他也不能免俗的落入平凡人的世界,我們還仍希望,他的身體不再流浪,可至少還能保持著精神上的「自由」。

不是不讓你爭名奪利,而怕的是,在感受過名利之後,慢慢的,聖人也變成了俗人,身上那點「特別」慢慢的不見了。

那時,丟了「特別」的你,在網路時代已經沒了價值,更可怕的是,回頭看發現自己活成了連自己也不喜歡的樣子。

習慣了充滿鮮花和掌聲的會客廳,還有多少人還願走進空無一人的書房?特別了26年的沈巍,他會和其他人不一樣嗎?

THE END

作者簡介

77

保持神秘,小聲比比,轉載請聯繫:聽讀館(tingduguan)

好物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針見 的精彩文章:

丈夫推孕妻下34米懸崖:在金錢面前,人性一碰就碎
海清姚晨當眾賣慘背後:女到中年,十有九難!

TAG:針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