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王路:有如兒戲

王路:有如兒戲

看到一條消息,有個五歲的女孩,鄰居告訴她,媽媽生了弟弟就不愛她了,以後就不要她了,她當時就哭了,後來趁大人不注意,把弟弟從樓上扔下去,摔死了。

報道中沒有說,鄰居有沒有受到處罰,受到怎樣的處罰。我小時候,碰到的鄰居這種人,相當不少。大概一兩年前,我在老家的公園散步,一個媽媽對三四歲的小朋友說,她是垃圾堆里撿的,小朋友哭得特別傷心,媽媽笑得前仰後合。過了會兒,對小朋友說,你不是垃圾堆里撿的,是我生的,好了吧?哈哈哈。

還想到另一件事。寫出來也許會讓某些師兄不高興,但權衡之下,還是想寫幾句。善導書屋編輯部養了一隻貓,叫佛黃。後來書屋一位朋友撿了只很小的流浪貓,巴掌大,非常可愛,就帶回宿舍養了,取名小兜兜。小兜兜晚上在宿舍,白天被帶去編輯部。小兜兜的到來讓佛黃很不高興——以前它是編輯部唯一的貓,現在小兜兜來了,編輯部的人一下對它冷落了,連之前不喜歡貓的人也圍著小兜兜轉,拍照撫弄。佛黃氣得不願進屋,之前喜歡吃的貓罐頭也不吃了,喂它吃下一點,後來全吐了。我聽說後,告訴朋友千萬不要再把小兜兜帶去編輯部,因為聽說有些動物會因為這種事情被氣死。

朋友從此沒有再帶。很快,我看到一位師兄發了篇文章,以人的視角批評佛黃,說它度量太小,引為笑談。編輯部很多朋友點贊轉發。

我是不太敢認同的。我想,這明明是人的過失,人做錯了事,讓動物傷心,人是該感到慚愧歉疚的。不僅沒有這種感受,卻反過來笑話動物不大度。這種事情別說放在動物身上,就算放在我身上,我都大度不起來。人還要爭風吃醋,羨慕嫉妒,更何況是動物,更何況是貓。

一個做媽的,騙女兒說她是垃圾堆揀來的,自己覺得好笑,卻不能體會這樣的話給孩子帶來的陰影和傷害。人的愚昧無知,大概就在於不能設身處地體會其他人、其他眾生的感受與心情吧。

這種隔膜冷淡,儒家叫「不仁」。「麻木不仁」,不仁,簡單說,就是麻木,就是對別人的痛癢毫無感覺。如果隔膜到一定程度,就會像千島湖騙走並加害女童的那對男女一樣——完全意識不到所做的事情會給別人造成怎樣的傷害。

說這樣的事情,不是要批評誰。因為類似的事情,所在多有。我從小成長的環境中,每一個人身上,包括親戚、朋友、家人,乃至我自己身上,都有。

有不少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唆使不太省事的孩子說對方的不好。無非是希望孩子跟自己更親近,卻用這種愚蠢的辦法。還有親戚長輩對著孩子,開孩子父母的玩笑,並引以為樂——這種親戚你怎麼辦?

說斷絕關係?那是把事情想簡單了。因為你會發現很多親戚都這樣。

這不是一個兩個人的問題,是環境問題。比如我從小成長的環境中,有逼酒的風氣。如果親戚朋友到家裡,不灌醉他,就是招待不周——哪怕他剛喝了頭孢。什麼意思?有時候真是要把人往死里灌。現在多少好一些了。

逼女人喝酒,逗小孩喝酒,灌病人喝酒,這種事情發生在我們那裡絕大多數的家庭,也包括我的家庭。哪怕一個人得了嚴重的肺病、哮喘,見面還是會敬給他一支煙。

不要以為小地方才有這種事情。哪裡都有,只是表現形式不一樣。

前天晚上,我去附近咖啡館吃飯。前桌躺著一對男女,男的算半躺吧,女的是全躺,你戳我一下,我揪你一下,一會兒拉扯耳朵,一會兒撩撥頭髮,隔一會兒女的就嗷嗷大叫幾聲。兩人好像把咖啡廳的沙發當成了賓館的床。

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能夠這麼淡定。有人很介意朋友圈的照片上有一點死角沒P到,怕影響形象。卻在這種事情上,絲毫想不到自己在別人眼裡是什麼形象。

還有那些看電影時嘰嘰喳喳的人;上了洗手間不顧周圍有人就使勁兒甩手的人;擠進地鐵已經坐了位置還要屁股平移把旁邊正要坐下的人擠走,招呼自己人坐過來的……

我周圍就有這樣的朋友。我恐怕也沒有勇氣跟所有這樣的朋友都絕交——那樣可能就沒朋友了。有時候跟朋友一起去某個地方,我心急如焚怕遲到,朋友卻毫不在意,慢慢悠悠——但我也不好苛責,因為我自己有時候也遲到。

有人不覺得影響別人是一件大事,有人雖然覺得,但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會對別人有哪些影響。有人不太在意別人的感受,有人想在意卻在意不到,或者在意到了,卻沒有辦法。從事相上看,很多時候,它們產生的結果是類似的。如果用嚴苛的標準去要求周圍人,實際上自己也做不到。

我有時候在不該說話的場合,自顧自說得眉飛色舞,別人早厭倦了,自己還不知道。有時候別人說得眉飛色舞,我和其他人聽得厭倦,自己卻不好意思打斷,也不知道該不該打斷。如果打斷,自己也有這樣的時候……

之前以為,可以和這樣的行為劃清界限。後來看,劃清界限是不可能的,甚至連界限在哪裡都看不清晰。真要劃清界限,恐怕首先要和自己劃清界限——畢竟自己做的很多事情不那麼好。而且,恐怕今後仍然會因為無知、脾氣,延續類似的行為。

比如不了解自己的能力,去承擔難以勝任的工作,既已承擔,自己和別人都要付出心血,到最後,做不下來,對自己和別人的時間精力,都不夠尊重。但確實又沒有辦法做成。或是由於能力不足,或是由於意見分歧。

有時候是因為不了解彼此的能力,有時候是因為不了解彼此的性格。因為這些愚昧無知,不能對各自的困境和心情感同身受,由此造成誤解、辜負,甚至傷害。再看很多自己的行為,世間的行為,感覺有如兒戲。希望以後可以少些兒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路 的精彩文章:

王路:不閑不忙
王路:五逆罪與一闡提——對一篇譯介的討論

TAG: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