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九大謀主:呂布有陳宮,劉備有龐統和法正,其餘各路諸侯呢?

三國九大謀主:呂布有陳宮,劉備有龐統和法正,其餘各路諸侯呢?

三國時期各方諸侯麾下都有為其出謀劃策之人,從廣義上說這些人都可以稱之為謀士,其中出類拔萃和出謀劃策的主要人物則可被稱之為謀主,簡單點說一個諸侯麾下謀士可以有很多,謀主則可被視為首席謀士,數量要少得多,今天就來說一說三國天下諸侯九大謀主或首席謀士:袁紹有沮授,曹操有荀攸,呂布有陳宮,劉備有龐統和法正,其他諸侯呢?我們一一來看一下。

沮授和田豐是袁紹麾下最重要的兩位謀臣,但是堪稱袁紹首席謀士和謀主的當屬沮授無疑:兩人原先都是冀州牧韓馥手下謀士,雖然能力出眾但卻未能真正得到重用,直到袁紹入主冀州後才受到袁紹重用。

相對而言袁紹更為重用沮授:首先,沮授一來就高屋建瓴的提出了平定河北的策略,這個相當於諸葛亮的隆中對和魯肅的榻上策,袁紹日後平定河北基本上都是按沮授提出的策略一步步進行;其次,第一個提出類似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也是沮授;最後,袁紹封沮授為監軍、奮威將軍監統內外,封田豐為別駕,從地位上看,田豐也不如沮授。

曹操麾下名氣最大的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和賈詡五大謀士,但是荀彧偏於內政,程昱在正史上的角色更像一位統兵大將,賈詡入伙較晚而且明哲保身,所以曹操身邊參贊軍略最多的是荀攸和郭嘉兩人,那麼他們誰才是第一謀主?

曹操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他曾毫不諱言的說過:「軍師荀攸,自初佐臣,無征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所以曹操的第一謀主應該是荀攸而非郭嘉。

劉備一生謀士雖然不少,但是真正算得上謀主的卻只有龐統和法正兩人:劉備前期的麋竺、孫乾、簡雍等人只能算得上是謀士,徐庶如果不是離開劉備也算是一位謀主,諸葛亮在劉備生前更多的是負責內政和後勤、外交等方面,也算不上謀主。

赤壁之戰後劉備攻取西川的謀主是龐統,奪取漢中的謀主是法正,可惜這兩人死得有點早,對劉備的大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龐統若在,諸葛亮會留守荊州可保荊州不失;法正若在,夷陵之戰劉備或許不會遭遇如此大敗。

呂布襲取兗州和縱橫徐州,麾下的謀主是陳宮無疑,陳宮原本是曹操入主兗州的主要功臣之一,可惜不知為何陳宮卻在曹操東征徐州陶謙的時候,引呂布入兗州抄了曹操的老巢;曹操在陳宮手下吃過不少虧,可惜呂布雖勇卻非明主,陳宮生不逢時,呂布兵敗徐州後陳宮不願再降曹操自願赴死。

張魯割據漢中,雖然麾下猛將和謀士不多,但是有一個人卻不得不提,此人就是張魯的首席謀士閻圃,曹操對閻圃極為賞識,張魯投降後被封為鎮南將軍和閬中侯,同時閻圃也被封為平樂鄉侯,這個就比較罕見了,不僅如此,曹操還把馬超留在漢中,來不及帶走的庶妻也一併賞賜給了閻圃。

孫權的謀主是魯肅:東吳四大都督中唯獨魯肅更多偏向於出謀劃策,領兵打仗魯肅不如周瑜、呂蒙和陸遜,魯肅的榻上策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成名更早,周瑜死後魯肅力主孫權將南郡借給劉備,從當時複雜的局勢來看,魯肅此舉比周瑜的強硬更為符合江東的利益,孫權不僅得到了夏口,還把一部分來自曹操的壓力轉給了劉備,使得東吳不必從多個方向獨自抗衡曹操。

董卓的首席謀士是李儒無疑,此人狠辣不在賈詡之下,董卓進京短期內能很快掌控東漢朝局均是出自李儒之謀。

袁術曾一度佔據江南半壁江山,實力不在其兄袁紹之下,其麾下雖無出色的大將和謀士,不過也有兩個人值得一說,一個是袁術的長史楊弘,另外一個是袁術的主薄閻象,雖然楊弘職位級別高過閻象,但是從袁術稱帝時只有閻象一人勸諫來看,閻象的能力和眼光要比楊弘強,所以以能力來衡量的話袁術的謀主應該是閻象。

(原創文章,謝絕轉載!請勿抄襲!抄襲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丈之溪 的精彩文章:

宛城之戰後青州軍不知去向,二十多年後的一場大戰終於重出江湖
董卓和馬超的西涼鐵騎,一樣的驍勇善戰,他們有何不同之處?

TAG:百丈之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