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承靈穴:通利官竅,散風清熱

承靈穴:通利官竅,散風清熱

承靈為經穴名(Chénglíng)。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少陽膽經。承靈是足少陽膽經、陽維脈的交會穴。承即下受上,靈即神靈,腦主神靈,故腦上頂骨又稱天靈骨,此穴在其外下方,故名承靈。

【腧穴釋義】

承靈。承,承受也。靈,神靈也,天部之氣也。該穴名意指頭之天部的寒濕水氣由此匯入膽經。本穴物質為正營穴傳來的天部陽氣,至本穴後,此氣散熱並吸濕冷降,頭之天部的寒濕之氣亦隨之匯入穴內,本穴如有承受天部寒濕水氣的作用,故名。

足少陽陽維之會。本穴的氣血變化為吸濕冷降,陽維脈滿溢之氣隨之匯入穴內,故本穴為足少陽陽維之會。

附註:足少陽、陽維之會。

【取穴位置】

前髮際上4寸,頭正中線旁開2.25寸。

【穴位解剖】

在帽狀腱膜中;布有枕大神經和枕動、靜脈的分支。

【功能主治】

功能:吸濕降濁,承靈穴有瀉膽清熱,宣通鼻竅,通利官竅,散風清熱的作用。

主治

1. 頭目痛,眩暈;

2. 鼻淵、鼻衄。

【穴位配伍】

承靈穴配百會穴、太沖穴,有疏肝通絡,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巔頂頭痛。

承靈穴配迎香穴,印堂穴,有通竅活絡的作用,主治鼻淵。

【刺灸法】

治法:寒則先瀉後補或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針刺方法

平刺0.5~0.8寸,局部酸脹。

艾灸方法

艾條灸5~10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血管(神經)性頭痛、鼻炎等。

⊙版權聲明:內容來源於網路,由國聯商務網分享,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療健康生活常識 的精彩文章:

常按這個穴位,幫您安神益腦
陰都穴:和脾胃,調氣機

TAG:醫療健康生活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