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慈悲梁皇寶懺》的傳承

《慈悲梁皇寶懺》的傳承

冥冥大夜中,三寶為燈燭。

滔滔苦海內,三寶為舟航。

《慈悲梁皇懺》,共十卷。又作梁武懺、梁皇寶懺。梁武帝、寶志禪師超度郗氏所制之慈悲道場懺法。

據《釋氏稽古略》卷二載,梁武帝初為雍州刺史時,夫人郗氏性酷妒,既亡,化為巨蟒,入後宮通夢於帝,帝制《慈悲道場懺法》十卷,請僧行懺禮,夫人遂化為天人,在空中謝帝而去。其懺法行世,稱梁皇懺。

或說:南朝齊竟陵王蕭子良,曾撰凈柱子凈行法門二十卷,梁時諸名僧刪編為十卷,內分四十品,後因傳誤日多,元代妙覺智等,重加校訂審核,即今之流通本。

內述歸命過去六佛、釋迦佛及未來佛彌勒菩薩,示悔罪意,發願信奉,致禮諸佛,以除罪生福,濟度亡靈。

最常見的說法為,南朝梁武帝(507—519)初為雍州刺史,其妻郗氏性酷妒,亡後轉為巨蟒,託夢武帝,泣求拯救。

梁武帝為此請僧間諸經,集諸佛菩薩功德願力,制《慈悲道場懺法》10卷,梁釋寶志、寶唱等撰,現行本經元代審訂改正後注通。

懺儀前為六根三業,皈依斷疑,懺悔解冤;後及六道四恩,禮佛報德,迴向發願。

其中正以露纏結罪,洗滌過去之惡因,復憑發菩提心,培植當來之種智。後世多依此儀延僧修懺,以求滅罪消災,濟度亡靈。《慈悲道場懺法》為教內流傳最久、經常舉行的一種懺法。

弘揚佛教孝親文化,倡導大眾知恩報恩。本寺廣開集福之門,將於2019年8月8日至8月14日(農曆七月初八日至十四日)啟建禮拜《慈悲梁皇寶懺》;並於2019年8月15日(農曆七月十五)僧自恣日誦《盂蘭盆經》、作盂蘭盆供、施放冥陽兩利《瑜伽焰口》功德法會一堂。以此功德,迴向法界,願與眾生,共成佛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珠海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文明敬香工作現場會」即將召開 珠海普陀寺做好相關準備
茼蒿梗炒杏鮑菇

TAG:珠海普陀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