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思科大敗退背後

思科大敗退背後


近日,關於思科中國裁員的消息鋪天蓋地,對於此次裁員的原因,有爆料者稱是由於生產美國戶外光纖盒子的產品線淘汰所致,思科中國的工作人員回應,「此次調整是思科全球業務調整的一部分,不是中國區的單獨行動,除中國區外,海外也會有部分地區進行裁員」。會涉及部分人員,但並沒有網上所傳的「整個部門」被裁這麼誇張。

思科被譽為「互聯網的金門大橋」,但隨著華為等設備提供商的崛起,思科的市場正在被華為吞噬!這個曾經叱吒風雲的設備商巨頭已然進入了垂暮之年。

思科發展每況愈下

思科作為電信行業的老大哥,2000年代,思科在全球電信設備市場佔據主導地位,尤其是在路由器和交換設備市場,引領著中國市場。前騰訊公司副總裁、投資人吳軍在《浪潮之巔》第四版中說:「思科對中國早期互聯網的貢獻功不可沒」,「如果告訴大家,倘若沒有思科等公司生產的路由器,就沒有今天的互聯網,大家或許會對這家曾經的世界最大網路設備公司產生一絲敬意」。

思科和華為都是相對年輕的企業,均成立於上世紀80年代。

思科大敗退背後

思科和華為基本信息(來源Fiber Optic Solutions)

曾經的思科輝煌的時候,路由器佔據了全球將近80%的份額,由於技術壁壘頗高,其他企業很難挺進。但2000年前後,受互聯網泡沫破裂的影響,思科的股價一跌再跌。2001年思科開始裁員,清庫存,削減產品線,減少了60%的供應商。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網路結構愈發複雜,思科還試圖進入以個人用戶為導向的網路技術領域,機頂盒、Linksys系列家用WiFi路由器和Flip攝像機都曾涉獵過,2005年,錢伯斯還以69億美元收購了機頂盒製造商亞特蘭大科技公司(ScientificAtlanta),思科原本計劃把該公司與之前收購的Linksys家用路由器業務部門相結合,為付費電視服務供應商提供語音與視頻的優質產品。但思科卻忽視了市場的變化。一方面,美國家庭路由器市場很快就飽和了,另一方面,互聯網電視迅速添加了機頂盒功能,不再需要單獨的同類產品。

2015年7月Chuck Robbin出任新CEO,上任一年中,思科進行了15次收購,主要集中在雲、安全、物聯網和數據分析等領域,以布局未來。不過根據Sanford Bernstein提供的數據,截至2015年,思科在中國路由器市場的營收比2014年初幾乎減少了一半,而華為的營收則躍升逾50%。

據2016年IHS的研究中,運營商調查受訪者對他們對服務提供商邊緣/核心路由器和/或CES製造商的熟悉程度進行評級。思科此時穩居第一,其次是Juniper、諾基亞(包括ALU),華為排在第4位。

思科大敗退背後

但此時的華為已經展露頭角,此後的一年,華為更是在核心路由器市場上超越了思科。到2018年,華為又在整體運營商IP路由器領域年度市場份額上實現了超越(後文會有詳細介紹)。

據Gartner的一份在數據中心網路中比較思科和華為供應商比較中,思科評級4.5,華為評級4.6。

思科大敗退背後

用戶評價思科產品「巨大的性能,糟糕的本地特性」:「思科品牌意味著前衛、創新的解決方案。但在Nexus上,我的體驗並不像我預期的那麼好。我被雇來安裝和配置Nexus 5548,並對7000進行故障排除。5500是作為一個邊界開關運行的,另一個開關使用L3設置,7000是核心開關。這是我的第一個壞印象:NXOS幾乎所有東西都需要許可證!大多數玩家提供的服務,Nexus都是作為附加許可收費的。思科已經這樣做了幾十年,但即使是創建一個簡單的VLAN介面也需要許可證。儘管多年來一直是思科的粉絲,但這有點令人失望。」

在集成和部署以及服務支持方面,華為均領先于思科。

思科大敗退背後

為什麼大家轉而「投奔」華為設備了,主要得益於其強大的本土支持能力。我們都知道,高端設備存在缺陷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派兩名思科工程師來解決問題,華為可以派20名工程師來解決。另外,如果CT這樣的大客戶有定製需求,華為可以儘快讓產品工程師到CT辦公室工作,這點思科也做不到。這種快速反應的能力,顯然是華為在本土超越思科的有利因素。

據《財經十一人》周源的《思科中國裁員不實,中國業務發展不順為真》文章中報道,思科目前中國主要存在四大困境,一是思科向雲計算轉型尚在途中,挑戰巨大;二是思科產品在中國與華為存在嚴重的同質化競爭,價格又沒有任何優勢;三是,中美貿易戰以及公眾對網路安全的誤解,令思科在中國的發展非常受影響;四是近兩年思科中國的管理確實有點混亂。

華為此消彼長

華為與思科的業務並非完全重疊,思科牢牢佔據利潤最豐厚的大型企業和市場,思科的主要產品線在企業網和核心路由器等數通設備,華為能提供端到端的網路產品族,從數通到無線,從核心網到終端,從傳輸到伺服器,從運營商到企業網到DC到園區到家庭到手機全方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設備製造商。

1992年華為投入C&C08機的研發,並於1994年研製出了C&C08交換機,這一年在思科設立北京辦事處的同時,華為也成立了北京研究所,專門從事數據通信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

1995年,華為開始自主研發路由器,於97年推出了第一款型號為Quidway R2501的路由器。

2000年,具備了系列化路由產品能力的華為,藉由中國首款高端路由器NetEngine的推出,開始在數據通信市場上展露頭角。

據經濟觀察網之前報道,2002年,信心大增的華為準備大舉進軍美國市場,6月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的電信設備展,是華為全系列數據通信產品在美國市場的首次正式亮相。華為的產品打出價格的「牌」,其展示的數據產品性能與思科產品相當,但價格卻比對手低20%到50%。到2002年底,華為的美國市場銷售比上年度增長了將近70%,雖然思科在全球網路設備市場的霸主地位仍未動搖,但其銷售額和市場佔有率卻出現了首次下滑。

隨著華為在美國市場越來越突進,思科開始質疑華為的產品,華為的Quidway路由器產品與思科的型號及技術特徵都有類似,且在華為的軟體中發現了自己的軟體中存在的缺陷。2003年1月在德克薩斯州聯邦法院提起的訴訟中,思科聲稱華為及其子公司竊取了思科網路軟體的源代碼 - 被稱為IOS複製的文件和受版權保護的材料,並侵犯了思科專利。

思科和華為於2004年7月達成和解。華為承諾停止生產和銷售Quidway路由器和交換機,並更改其用戶手冊,源代碼和其他有爭議的內容。但儘管達成了和解協議,但華為仍繼續通過提供低價競爭來爭奪市場主導地位。

2005年4月28日,英國電信宣布其21世紀網路供應商名單,華為作為唯一一家中國廠商,與國際跨國公司入圍「八家企業短名單」。

2007年,思科CEO錢伯斯來華訪問,被問及對手時,他直言不諱,其中之一就是華為。曾有人警告錢伯斯說:「華為將是思科的全球性的噩夢。」思科的競爭對手包括Juniper、HP、華為、戴爾等的競爭。但是其最大的競爭對手無疑是華為。

2009年之後,華為加速向企業市場拓展,2011年,華為進一步明確了未來發展思路,從電信市場向企業級、消費者市場拓展。同時,華為招兵買馬,擴軍企業業務BG。此時,思科仍位居企業市場第一,但在某些主要產品領域的份額已經從60%下滑到50%以下。

2012年9月,華為領先業界半年發布了480G路由線卡,點燃了新一輪吞吐量競賽、引領IP骨幹網進入400G時代——也正是從那時起,華為實現了技術上的反超。

華為研發的腳步從未停止,在SRv6( Segment Routing IPv6)、FlexE( Flexible Ethernet )、單埠400GE、雲化BNG(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等關鍵技術領域均實現了產業和商業進程的引領。

2016年9月,Dell"Oro Group表示,在服務供應商邊緣路由器和電信級乙太網交換機市場上,華為也超越諾基亞,成為第二大供應商。

2016年全年,思科比2015年下降了3.7%,同時獲得57.0%的市場份額(2015年為60.6%)。而華為繼續在乙太網交換機和路由器市場上表現良好。2016年全年,華為乙太網交換機收入增長61.8%,市場份額為7.0%,而2015年為4.4%,Fiber Optic Solutions報道指出。

根據Dell"Oro Group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服務供應商路由器和電信級乙太網交換機市場發生了變化,華為首次在核心路由器市場上超越思科成為老大不過雖然華為的核心路由器的市場份額超越了思科成為第一,但是核心路由器的質量和穩定性跟思科還是有一些差距。只不過華為價格明顯比思科低,所以把思科擠下了第一的位置。華為在第一季度的不凡表現,代表著華為正逐漸掌握這個市場的話語權,也在走向打通世界通信網路數據之路。

在2018年的前九個月,前五大設備製造商分別是華為,諾基亞,愛立信,思科和中興通訊。這五家公司合計佔全球服務提供商設備市場收入的75%左右。華為的收入份額在2018年持續改善 - 從2015年到2018年的前九個月增長約4個百分點,Dell"Oro Group報告指出。

思科大敗退背後

全球服務提供商設備市場營收佔比(Source:Dell』sOro Group)

據IHS Markit年度市場報告指出,2018年華為路由器在運營商市場年度收入增長8.6%,以30%的市場份額位居排行榜首位。這也是繼2017年華為IP核心路由器在全球運營商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後,其首次在整體運營商IP路由器領域年度市場份額上實現了超越。

思科公司2018財年凈營收為493億美元,比2017財年的480億美元增長3%;2018財年凈利潤為127億美元,與2017財年的121億美元相比增長5%。華為公司2018年的營收為7212億人民幣,營收超過1000億美元,相當於是思科營收的2倍以上。

今年4月27日,思科公布2019財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總銷售額為130億美元,增長6%。產品銷售額增長7%,服務銷售額增長3%。其中,美洲地區增長9%,EMEA(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增長5%,APJC(亞太、日本和大中華區)下降4%。從第三季度的財報中也可以看出,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區由於華為等競爭對手的外部因素和思科自身的因素,確實在降。

很多人認為,在不久的將來,華為將取代思科成為世界領導者。

結語

從華為宣布進軍全球市場的那一刻,就宣告了華為不甘平凡的精神,如果不是華為,通訊設備運營商第一的位置可能永遠屬於愛立信;如果不是華為,高通仍在壟斷無線通訊技術。一個時代結束了,華為的崛起或許是思科逐漸成為「過去式」的受害者。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繫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2025期內容,歡迎關注

半導體行業觀察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實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華為|台積電|江北新區|AI|晶圓|RISC-V|AMD|MEMS

回復 投稿,看《如何成為「半導體行業觀察」的一員 》

回復 搜索,還能輕鬆找到其他你感興趣的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導體行業觀察 的精彩文章:

數字IC工程師必須關注的開發潮流
北大、復旦入選服務國家集成電路領域的重中之重項目

TAG:半導體行業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