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修行為何無法生起任何修法境界?

修行為何無法生起任何修法境界?

只有琴弦鬆緊適度時,才能發出美妙動聽的聲音。修心也與之相同。

二十億耳(首樓那),在嘎達亞那(迦旃延)尊者座下剃度出家。一年以後,他請求去見佛陀,因嘎達亞那尊者要三年才能召集十位比丘來授具足戒,因此托他帶口信給佛,請求佛陀應允五位比丘即可傳授圓滿戒。

二十億耳到了佛陀那裡以後,在佛陀身邊有時間就作經行。但他腳底有毛(《大智度論》云:「沙門二十億耳,鞞婆屍佛時作一房舍,以物覆地,供養眾生,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福樂果,足不踏地,生時足下毛長二寸,柔軟凈好,父兄歡喜,與二十億兩金,見佛聞法,得阿羅漢,於諸弟子中精進第一。」)皮膚細薄,經行時常腳底流血,於是佛陀特別允許他穿一層底的鞋子。但他沒有穿,他說自己舍了八十車的金錠和七象隨從,從在家到出家,如今怎能貪著一層底的鞋子!

他很精進地隨佛修行了一段日子,但還是不能證果。他就開始有點動搖:「我是一個富家子,大可捨去比丘戒,還俗回家做居士,享受自己原有的財富。常行布施供養僧團,也是修行。」

佛陀知道他求證心切,用功過度,就在他動念後,便讓一沙門去呼二十億耳來。佛陀問他:「你在家時,善於彈琴嗎?」他回答:「善於彈琴。」又問他:「彈琴時,若是琴弦太緊,能得到和雅琴聲嗎?」他說:「不能。」佛又問:「若把琴弦轉緩,能得到和雅琴聲嗎?」他說:「不能。」佛又問:「若把琴弦調得不緩不緊,能得到和雅琴聲嗎?」他說:「能。」佛於是告訴他:「同樣的道理,修行太精進,會增加掉悔;修行太放鬆,則令人懈怠。因此,應當不松不緊地修行,不要耽著也不要放逸。」他聽了佛的教誨,歡喜頂禮而去。後以正確的態度修行,不久證得了阿羅漢果。

《前行》中晝辛吉的公案,跟這個公案比較相似:從前,阿難尊者教誡晝辛吉修法時,晝辛吉有時緊張過度,有時異常鬆懈,而未能生起任何修法境界。於是他便前去請教世尊。世尊問:「晝辛吉,你在家時擅長彈琵琶嗎?」他回答:「極為擅長。」世尊又接著問:「那你彈奏時所出的妙音,是在琴弦極度繃緊時發出,還是在琴弦十分鬆弛時發出呢?」晝辛吉呈白道:「這兩種情況都不是。只有琴弦鬆緊適度時,才能發出美妙動聽的聲音。(晝辛吉這方面確實有經驗,因為琴弦綳得太緊的話,發出的聲音特別尖銳刺耳——雖然我不會彈琴,但我們這裡很多道友比較精通。)

世尊教誨說:「那麼,你修心也與之相同。」

/索達吉堪布

摘自/《前行廣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瑪妙林 的精彩文章:

心中的香格里拉(下)
今世的死亡是通往後世的一扇門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