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幕後故事!中國第一款專用武裝直升機的誕生

幕後故事!中國第一款專用武裝直升機的誕生

近日,新一季央視紀錄頻道《軍工記憶》開播,第2集講述的正是中國第一款專用武裝直升機的研製幕後故事。

中國的直升機事業始於上世紀50年代中期,採用木質槳葉和活塞發動機的直5,直到上世紀80年代仍在部隊中服役。雖然在之後的歲月里曾經引進一些直升機,但中國的直升機研製一直限於仿製。

預研的三大難點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的陸軍航空兵剛剛組建,武裝直升機是最重要的裝備,但我們卻根本沒有專用武裝直升機。

直升機的關鍵技術一般包括3個部分,發動機,頭頂和尾部的旋翼,還有連接發動機和旋翼的傳動系統,它們被稱為三大動部件,這是預研的難點。

旋翼試飛圓滿成功

直升機裡邊的很大一個關鍵是它的升力系統。直升機與飛機的不一樣就是它有旋翼,它只能通過旋翼來實現前進、倒退、側飛與懸停。

旋翼製造正是衡量直升機是第幾代產品的一個關鍵內容。作為第三代武裝直升機,槳葉材質的改進是直升機技術換代的重要標誌。中國第一款專用武裝直升機的預研,也瞄準了世界最高水準的旋翼材料和工藝,但當時這項技術卻是中國的空白。

今天,在航空工業昌飛的工廠里,高性能纖維織物被一層層鋪在槳葉模具中。這種新型複合材料製造的槳葉重量輕、壽命長、氣動性能好,可以大大提高專用武裝直升機的作戰性能。這是航空工業第一次獨立研製的旋翼。

正式立項,直10

專用武裝直升機的預研是中國航空工業對國際先進水平發起的一輪衝擊,它的目標是打破關鍵技術壁壘,為專用武裝直升機的正式立項研製開闢前進道路。

1998年,專用武裝直升機正式立項,型號名稱:直10。項目上馬,軍方對直10抱有極高的期待,其機動力、武器裝載量、航程、隱身能力等主要參數,均瞄準世界經典武裝直升機的技術戰術指標。

低空格鬥高手

直10的機身外形,與一般直升機迥然不同,縱列階梯式的機身布置。收窄的機身可以讓直升機正面被彈面積最小,面對雷達的成像面積也盡量縮小。階梯式布置則讓前座的駕駛員和后座的武器操作員都獲得良好的視野。

直10的機身大量使用折線與平面,可以減小雷達波的散射,提高隱身性能。為了減小噪音、讓直升機的隱蔽性更強,直10尾槳的四片槳葉採用的是剪刀式設計。直10尾槳的四片槳葉沒有以直角十字交叉,而是採用了剪刀式的設計,就是為了減小噪音讓直升機的隱蔽性更強。

中國第一型專用武裝直升機首飛成功

2003年4月29日,在人群的注目下直10的2號樣機緩緩飛離地面,穩穩完成了盤旋和通場等動作,中國第一型專用武裝直升機首飛成功。

2010年深秋,直10完成定型立即投入批量生產,中國陸軍航空兵終於有了主戰裝備。直10成為名副其實的陸軍航空兵樹梢殺手。如今直10已經服役多年,還在不斷地改進,已成為中國陸軍不可或缺的突擊利器。

我這一輩子無怨無悔

直10是中國直升機工業和中國陸軍航空兵,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一個轉折點。從這裡開始中國成為世界直升機工業的一支新生力量。

回首當年的直10研製之路,一位老航空人說出了我們的共同心聲:

我們國家,我們這一代直升機人,如果能親自把我們國家自己的武裝直升機搞出來,讓我們國家的陸軍能真正用上自己的直升機,用上自己的專用武裝直升機。我這一輩子就無怨無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航空 的精彩文章:

美軍戰鬥機在加州墜毀 7名遊客受傷飛行員生死未卜
火箭研發滯後項目人手不足 NASA探索木衛二任務

TAG:看航空 |